【原文】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译文】 孔子说:“见到善良的,要努力追求,唯恐赶不上;见到邪恶的,要尽力避开,就像怕将手伸到开水里。”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是说有敬畏之心的人,都会战战兢兢,日日精进;无敬畏之心的人,都会无所谓,无所不为,变得肆无忌惮、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无法无天。 比如像《人民的名义》里的高育良、祁同伟,对法律法规完全失去了敬畏之心,成为了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落得了可悲的下场; 像北京野生动物园在猛兽区任性下车,导致母丧虎口的惨剧; 这些都是缺少了敬畏之心,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人没有信仰就难有敬畏之心,没有敬畏就无事不敢,“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胆儿太大,又不知进退,小焉者误人生,大焉者要人命。 “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只有心怀敬畏才会牢记慎独二字,才会对事物抱有恭敬的态度,就会时常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是否符合事物所要求的标准,使自己不能逾越。 常怀敬畏心具有自省的作用,有助于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大政治家曾国藩,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人只有心存敬畏,方能谨慎行事;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卑平和,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如果我们也能常怀敬畏之心,行事能多些谦逊平和,在工作中多些约束,就能更好的展现自我价值;在生活中多些自省,就会没那么多埋怨,从容地感知点滴幸福。 时刻存有敬畏之心,无忧无惧。胆子太小,就激发自己的勇气。胆子太大,就培养自己尊重别人的敬畏之心。 只有当我们有勇气,心存敬畏时,才会恰到好处的判断分析事物规律,才能够于人性的艰涩中,缓步前行,人生才有可能取得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