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育男孩,6岁后,妈妈要学会给爸爸“让位”

 愫说育儿 2019-09-03

1.

一天晚上,我刚折叠好白天晒干的衣服。

宸哥儿在抽泣,爸爸坐在旁边看着他,不语。

“怎么了?”我问,但他俩都没有回应我。经验和直觉告诉我,一定又是被爸爸凶了。

“发生了什么事?你想跟我说说吗?”我拉起他的小手,蹲下来,微仰起头,望着坐在沙发上眼泪汪汪的男孩。

“没事没事,你忙你的。”宸爸打断我,拉起儿子,宸哥儿顺从地跟他一起进了卧室。

2.

“这次真不怨我。刚才我们一起在院子里听着歌,他还非常高兴地跟我说了好多话。后来听到一首关于父亲的歌,他突然就哭了。”宸爸说。

“是筷子兄弟的《父亲》吗?”。

“可能吧,那歌词确实挺感人。”宸爸找出歌曲又听了一遍。

“他都对你说什么了?感恩?感谢?”

“他说觉得很难过,然后跟我说:‘爸爸,我爱你!’。这小子——嘿嘿,然后还抱着我哭了一会儿。”说这话时,我看到宸爸眼里闪闪发光,我想那是幸福的光,还有一丝感动的泪光。

3.

我想起前不久的一天,我和宸哥儿一起散步。

“妈妈,爸爸出差什么时候回来?”

“周末前一定会回来,他说了。”

“太好了!我现在喜欢和爸爸多待在一起了。书上说男孩子小时候跟妈妈亲近,长大后就跟爸爸亲近了。可能是因为爸爸可以陪我一起运动,一起探险,我开始对军事、化学、历史等感兴趣,这些话题他都能跟我一起讨论。”

“这真是太好了!从前你俩老是冲突吵架,可愁死我了呢!”我哈哈大笑。

“现在他暴躁发脾气的时候,我还是会很愤怒。”

由于社会分工、家庭分工等因素,很多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上是缺位的。理由无非就是:“我忙啊!”,“婆婆妈妈的事儿我没耐心”,“我不懂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布兰肯霍恩在《得不到父爱的美国》一书中认为,“父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得不到父爱的男孩以后更易产生暴力倾向、受到伤害、陷入困境、在校成绩不佳,而且在青春期时更有可能加入不良团伙。”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和妈妈应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

身为女性,妈妈往往更注重细节,更沉静、更精细,更能处理日常生活中琐细的事情。加上小肌肉群发展得比男性好,女性做起精细的动作,比如照料宝宝的生活起居等,相对得心应手。

同时,妈妈们喜欢和宝宝有亲密感,能更多地拥抱宝宝,用肢体接触来表达自己的爱意,增强宝宝的感受力。

所以,在婴幼儿时期,更多是由妈妈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给宝宝讲故事,唱儿歌……被妈妈温柔地呵护的宝宝,内在被母爱滋养,会更有安全感,通常在长大后也会更加自信。

女人感性,更偏向情感和感受方面的交流。长期被妈妈影响的孩子,通常感情细腻丰富,感受能力强,更懂得体贴,更擅长表达爱。

作为男性,爸爸往往更有大局观、男子汉气概。男性的运动能力常比女性强,所以,当孩子稍成大些,具有一定运动能力时,爸爸们就应该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陪伴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和外出探险游玩等。

男人理性,男性注重思想交流,爸爸更多地和孩子谈理想、谈未来,给孩子理性地分析生活,引导孩子面对困难,适应社会。他们在意和孩子思想上的碰撞,而却常常忽略和孩子肢体的接触。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爸爸们则应该更多的与孩子进行沟通,给孩子讲一些生活化的故事,暗藏人生智慧的故事,让孩子能从爸爸的为人处事中得到启发和学习。

通常,0-6岁孩子的养育,以母亲为主。6岁以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由于是男孩子的妈妈,要学会“优雅的退出”,爸爸则言当仁不让地更多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义务。

男孩最喜欢跟父亲一起做这些事:

1.随着孩子运动能力的增强,运动需求量变大,孩子会更倾向和父亲一起玩。他们喜欢拥抱父亲,在和父亲打闹玩乐中,他们能体会到父亲深沉的爱,这让他们欢喜不已。

2、孩子喜欢和父亲一起探险,一起探索更大、更广阔的世界。如果说,母亲以其温柔包容的爱,让孩子感受到被无条件接纳的内在安全感。父亲则以其高大魁梧、无所不能的形象,给孩子以外在的安全感(即使有些父亲身材较瘦,但在孩子眼中,他仍然高大威武)。

3、孩子喜欢听父亲讲他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对父亲的成长环境、工作环境、朋友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甚至想知道父亲是怎样挣钱养家的。

4、孩子喜欢父亲教他一些实实在在的技能和知识。所以身为父亲,自我修练与提高也是很重要的课题。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其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父母就越成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