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交媒体和新闻上看到太多全球结婚率不高、生娃率低下、明星离婚的报道,我禁不住地想,现如今我们想要的性和爱,到底长什么样呢?是“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还是“互相亏欠,藕断丝连”?性和爱没有谁的模式是绝对的正确或错误,那我们该如何拥有一段真挚的亲密关系?如何在一段关系中不弄丢自己?以及,如何拥有更好的性和爱呢? 目前,我国的离婚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估计,在2012年,我国就有287万对男女离婚。而离了再结,结了再离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好像人们始终找不到那个对的人。也许其中的症结不在“找”,而在于自身的恋爱模式出了问题。美国《家庭心理学杂志》的研究发现,尽管我们和伴侣分手了,也很可能会和下一个伴侣重现许多相同的模式和问题,其原因就是我们自身没有改进。换言之,你做好自己,爱情会如期而至。 很多离婚后的女人会突然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的感觉,那是因为她们在婚姻中丧失了自己。美国作家贝弗利·恩格尔说过,无论一些女性多么成功、自信或强大,一旦与一个男人交往,她们就开始放弃自己的一部分——她们的社交生活、独处的时间、她们的精神实践、她们的信仰和价值观。而且,当女人们对自己放弃得越多,就越不可能成为伴侣最初喜欢的那个女人。然而,更可怕的是,女人们会认为她们放弃一些东西,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回报,而当这一回报迟迟不出现的时候,女人们会感到沮丧和怨恨,然后认为问题出在了对方的身上,而非自己。 如何拥有更好的性和爱? 在美国有一种说法,如果夫妻每个月有一次“好莱坞式”的性生活,他们就打败了95%的美国夫妇,看来,大多数夫妻都有一些性方面的问题。但是即使不少医疗机构看准了这一商机,为前来咨询的夫妇们准备了详细的广告说明,但是在面对男人们渴望回到20多岁的精力,女性则等待着年轻时的激情时,似乎效果都并不理想。据统计,在任何关系中,5-15%的性接触是平庸的、令人不满意的,而85%的性接触是不同步的。 01《性学观止》 “一对情侣需要分享智力和艺术方面的兴趣、体力活动和运动、社会和政治成就,特别是如果打算将亲密关系维持到最后并发展成为一生的伙伴关系的话。” “因为她无所事事,她便贪婪地在自己拥有的东西中寻找自我。” “为了孩子有完整的家,他们不能离婚。“完整家庭”内部的紧张和不幸气氛较之公开破裂的家庭对孩子们更有害。后者至少告诉孩子们,人们能够通过果断的决定结束不堪忍受的境况。” 04《性审判史:一部人类文明史》 “古代社会互相影响,一个部落的法律通常会被其敌人采用,并得以发展和细化。” 05《女人的起源》 “问题是性离开了爱,就成了单纯的消道,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和各种各样的生理满足一样,它也遵循报酬递减的规律。” “你开始感到忧虑:担心自己无法摆脱对独立生活的迷恋,摆脱在独立生活中养成的怪癖。但是回想起来,我这么努力地保护我的私人空间、作息时间和独处的自由,也是一种防御手段,为了不让自己发展不是真心想要的关系。” |
|
来自: 阿里山图书馆 > 《性幻想与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