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病攻略 | 只需6步,帮你找到合适的医生

 xxjjsdt 2019-09-03

躲过了第一期《看病攻略系列——怎么防被骗》里的骗局(点击阅读原文,1分钟测一测你容易被骗吗),怎么在全中国360万注册医生中定位到适合自己的医生呢?

今天就来讲讲《怎么找到适合你的医生》,其中这些行话和含义可要懂。

医生职称

1

医生职称评级是“中国现象”,只有在中国才有,分为初级职称(医师/住院医师)、中级职称(主治医师)、副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正高级职称(主任医师)。

√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五年,硕士毕业三年,才有资格考主治医师;

√ 主治医师证考取后五年,才有资格考副主任医师;

√ 获得副主任医师五年,才有资格考主任医师;

也就是说一个5年本科毕业的医生,要顺风顺水至少15年才能当上主任医生。

因此,用职称来判断一个医生的水平,一般是可信的。但是也有人认为,职称不能代表一个医生在临床上的能力,所以也要综合医生其他的维度来考量。

擅长疾病

2

国家是不允许跨行行医的,医生资格证上会标明执业范围。比如执业范围是“外科专业”,那这个医生则不能在内科门诊出诊,他本身对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也未必清楚。

定位到自己的疾病后,重点关注医生擅长领域和疾病,找到对症的医生,少走弯路哦~

学术职务

3

“xx主委,委员会,理事”是大部分人对学术职务的印象了,内容枯燥晦涩难懂。打个比方,比如球星姚明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篮协的主席,与其在篮球上的实力和影响力密不可分。

同样,以张学军主任为例,“复旦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所长”、“银屑病专家委员会主席”,可见其在皮肤病和银屑病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


荣誉

4

某医生获得了xx科技奖第一名、xx科研成果奖、xx贡献奖,xx进步奖,这些,都不重要。找对医生,要看xx是什么,什么课题获得了科研成果奖才是重点。

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徐金华主任为例,他的项目“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治疗新策略”获得2015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国家发明专利二项。如果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又需要免疫治疗的患者,徐主任就是不错的选择。

年龄

5

年资固然很重要,但也不是越老越好,医生们看诊的精力,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都会受到年龄的影响。

医生的黄金年龄分布在45岁前后,这批少壮派接收新事物能力更强,医疗知识更新及时,同时有经验,有精力,有想法。

门诊

6

普通门诊:一般由主治医生坐诊,但也有副主任/主任出诊普通门诊的,首次就诊建议先挂普通门诊。

专病门诊:由专门研究诊治某种疾病的医生出诊,医生相对固定,既有利于诊治疾病、科研,也可以避免看一次病换一个医生的现象。一些慢性病或者治疗周期比较长的疾病就可以去挂专病门诊,上海瑞金医院就有开放各式专病门诊。

专家门诊:一般是副主任/主任医生坐诊的门诊。

特需门诊:出诊医生跟专家门诊的医生资历相当,但在这收费、就医环境上高于专家门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