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竞需要「饭圈文化」吗? | 电竞101

 朱大放 2019-09-03

电竞需要「饭圈文化」吗?快来讲讲你的观点。缅甸a货翡翠价格翡翠鉴定

「ECO氪体」旗下ECO电竞派,最近特别推出一档特别节目《电竞101》,跟大家一起畅聊电竞圈的热门话题,欢迎大家在评论中留言,告诉我们您对于这个话题的看法,参与到本期互动中来——电竞101,派派等你聊!

主持人 / 圈 妹

TI9刚刚落下帷幕,作为四强中的最后一支中国队伍,「全村的希望」PSG·LGD没能捧起象征胜利的不朽盾,倒在了与liquid的半决赛中。

鉴于在至关重要的赛点局表现不佳,PSG·LGD的选手Ame在比赛结束后,个人微博评论里全是诸如「Ame退役吧」「演员」「滚吧」之类的字眼。「Ame小狗出BKB」也登上了微博热搜榜,而讽刺的是,在几天前刚开赛时,「Ame 颜值」同样也出现在了微博热搜的界面上。

有质疑的声音,自然也有支持的评论。Ame的粉丝在微博里表示喷子总是无限放大失误,不去考虑Ame又Carry过多少次。

这样的言论又激化了粉丝间的争论,一方认为「职业选手打得不好一味指责并不能改变输了的事实,应该鼓励选手为他加油」;另一方觉得「打得不好该喷就喷,少拿饭圈言论套在电竞圈。」

节选微博评论

那么什么是「饭圈」呢?

饭圈,是因喜欢某个明星自发形成的粉丝群体,「饭圈文化」就是由该群体衍生出的亚文化,包括但不限于:拍照出图、打榜控评、制作应援物、转发微博或者做数据等,群体里女性数量居多。

电竞圈则是围绕「电子竞技」比赛所集结而成的群体。

大量的青年男性活跃在虎扑、NGA等论坛,还有著名的「抗吧」等贴吧,通常会就游戏或是比赛、选手等进行评论,言辞时而会过于激进,整体表现为「菜是原罪,输了没有呼吸权」。

随着电子竞技的迅速发展,它的受众圈层不断被打破,吸引了更多关注的同时,其言论发表平台从开始时爱好者聚集的论坛、贴吧扩展到了用户流量更大的微博,从前被忽视的女性粉丝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电竞人口增加,势必会有不同群体的人在此汇聚,「饭圈」的部分人群加入到「电竞圈」中,「饭圈文化」也慢慢渗透进来。对此,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

一方面觉得「饭圈文化」进入电竞圈,给电竞圈带了新鲜血液,增加了流量,带动了整个圈子的活跃度,并且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

另一种声音则是来自部分电竞圈的「原住民」,他们认为「饭圈文化」入侵,娱乐至死,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竞技色彩逐渐消失。

电竞究竟需不需要「饭圈文化」呢?对此,让我们看看部分网友是怎么说的?

「电子竞技,菜是原罪」

@我能不能匿名:

现在微博上的「电竞小改改」真是太吓人了,一句不好都听不得,不敢惹不敢惹!本来我对某队挺有好感的,硬是被一些女粉给恶心到了。每次她支持的战队赢了,朋友圈立刻安排:xx队今天又赢了!xx选手好棒啊!他真可爱!不打游戏也就算了,连比赛都不看,问她什么英雄打什么位置,她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喜欢他的颜。想追星去看娱乐圈啊,不看比赛不打游戏来电竞圈凑什么热闹。

@扶我起来,我还能喷:

我上次在微博吐槽了某队打的不好,立刻收到来自粉丝的「问候」,上来就是「素质十连」,吓得我立刻关了评论和私信。更惨的是,我其实是该队粉丝。我个人被喷倒也没什么,最让我无语的是居然有人举报说选手不好的微博,还说这叫什么「控评反黑」。整得一套一套的,咱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饭不饭圈的和我也没关系,就是想劝一句「电子竞技菜是原罪」,只要不影响战绩,爱是什么圈是什么圈。打得差,还拦着不让骂,我看这个队迟早要废!反正我队下次打得烂,我还是要喷!

「电竞不值得」

@对不起别骂了:

我们有的爆肝画图,有的自费制作应援,从天南海北跑到现场,到最后落得一句「饭圈恶臭」,我们做错了什么?别家粉丝骂我们也不介意,但最让我们心寒的还是自家粉丝的不理解。

我们只是想支持俱乐部和选手,希望他们能赢能拿冠军,才尽自己一份力,让他们能看到有很多人在为他们加油打气。结果到一些人嘴里就是「丢人」,甚至认为我们是另有所图。我们去比赛现场,在门口免费发放应援,甚至耽误了自己进场,换回的却是骂声,有时候觉得自己这样费心费力很不值得。

@远离杠精:

看到一些嘴臭直男粉就想问他们现实生活是有多不顺,需要跑到网上骂人泄愤。帮小姐姐说话就是粉丝抱团,帮选手、战队说话就是「电竞名媛」,呵,你们这么厉害怎么不去比赛现场当面AOE呢?天天鄙视饭圈,至少人家花钱去现场支持,你们除了隔着屏幕敲键盘指点江山,还能做什么?

「不想被代表」

@我累了:

作为电竞圈里的追星狗,我真的不想被代表。有时候看到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或语言,我也感到很生气。

《乌合之众》里面提到,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饭圈就是这样遇到问题,大粉或者一些有意带节奏的人随便说点什么,当大家的立场一样时,就容易被感染或煽动。

很多人不经过理智思考,也不判断这么做对不对,就一窝蜂地冲上去,追随他人的观点,强行洗脑。

靠骂别人或者不停洗白这种极端行为,不仅维护不了选手和俱乐部,还更让人反感了。天天在网上和人争论,甚至辱骂对方,充满戾气,这就是看比赛打游戏追星想要的?喜欢一个人难道不是看到美好的一面,收获快乐,激励自己也能不断前进吗?

还有「电竞喷子」,也别天天一口一个「饭圈滚出」,一边看不上饭圈,一边自己分阵营互怼。夸就是饭圈,骂才是电竞粉,这什么扭曲思维。怎么都是混圈子,混着混着还高人一等了?喷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与其在这里装正义之士,不如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从看比赛弹幕不说脏话做起。

「商业化本质的前提下,需要饭圈文化的助力」

@十年老粉,不请自来:

就饭圈文化入侵电竞圈吧,这个问题可真是深入灵魂了。

这种做法一方面促进了俱乐部资金运转,另一方面导致舆论大环境变质。饭圈和电竞圈的恩恩怨怨,其本质还是电竞产业商业化运营带来的。

虽然很多电竞老哥看不上饭圈那些东西,但不得不说,它们确实对电竞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整个行业的形态开始变得多样化。

而且饭圈进入电竞圈,其消费水平和用户粘性高的特点,让买票去现场、购买周边商品的人越来越多,拉动了电竞产业经济的增长。

同时也使更多资本看到了电竞产业的发展前景,入驻电竞领域。我想,没有人会对流量和关注说「不」。

现如今的大趋势让俱乐部们不得不注意起粉丝运营,凡是保持热度的战队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和旗帜,战队成绩虽然关键,但不会经营战队文化的战队势必会在商业价值上略逊一筹。

安迪·沃霍尔曾提出过著名的是15分钟定律,即「在明天,每个人都有15分钟出名的机会」,电竞产业链上的每一个参与者能做的就是在这15分钟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变现或者拼命地延长这15分钟

打造明星选手,给电竞选手按上人设,进行一波「CP营销」,吸引粉丝,最终变成战队或俱乐部死忠,这样一条「选手—俱乐部—粉丝—消费行为」的完美闭环成了现在容易达成且颇具成效的方式。

足球、篮球也有类似的球迷,「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始终支持球队,只是两者表现形式还有群体性别构成存在区别,若是能好好引导,电竞圈中的饭圈文化也能有良性发展。

「破圈」作为今年夏天的一个流行词,电竞产业也一直走在破圈的路上,饭圈文化进入电竞圈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现实。小龙虾作为入侵物种,现在变成了大家餐桌上的挚爱,做法各式各样,饭圈文化进入电竞圈说不定也可以变成小龙虾,给电竞带来不一样的风味。

其实饭圈文化与电竞圈的碰撞,是两种不同群体的交流。若是大家都能相互了解,取长补短,战队、俱乐部能好好引导,两方未必不能和谐相处。毕竟大家都是希望这个行业能保持活力发展长久。

看了这么多的观点,你又有什么看法?心动不如行动,快来加入我们的讨论。

那么,今日这一期《电竞101》,期待听到你关于这个话题的声音,说出你的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