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段话 人生就像厦门大桥,总找不到对应出口 生活就像翔安隧道,开进去就不能调头 心情就像嘉禾路,堵得慌且从没舒畅过 爱情就像成功大道,顺时激情堵时心碎 事业就像台湾街,总有公交挡在你前面 婚姻就像仙岳路,总在施工进出都挺难 薪水就像演武大桥,水准老接近地平面 淡定要像厦门大学,正门黯然后门广阔 一辈子就像思明南路,从妇幼到大生里 是不是恍然大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不过最后一句,为什么“人的一辈子就像思明南路,从妇幼到大生里”呢? 因为妇幼是医院,很多厦门人在此出生,而厦门的殡仪馆以前则在大生里。想必只有老厦门才知道(2013年6月23号移到了集美福泽园)...... 厦门是一个外来人口繁多的城市,很多冷门的知识老厦门都不一定了解,新厦门人更别说了。接下来代志君就给大家汇总下关于厦门的各种冷门小知识。 厦门历史这扇“门”现在打开~ / 01厦门的由来 / 厦门以前是一座孤岛,古时交通不便,所以到唐朝以前厦门一直是一座无名岛屿。唐朝开元至天宝年间,大陆陈、薛两大姓氏汉人先后渡海入岛。陈氏族人住南边,薛氏住北边。 1100年前,厦门的先民们给厦门岛取名“新城”。公元1279年,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嘉禾屿设置军事机构。嘉禾屿地处九龙江入海口“海门岛”的下方,是漳、泉两地门户,民间按地理方位称此为“下门”。明·万历年间也称厦门为“夏门”过,后来雅化成“厦门”。 / 02 思明区的名字怎么来的? / 根据民间传统的说法,是“先有思明,后有厦门”,厦门原称“嘉禾里”,后建“厦门城”。明末清初(1650年),郑成功为了抗清复明,驻军厦门时,把厦门改为思明州(蕴含“思念明朝”之意),民国初年,建制设“思明县”;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市划分行政区域时,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把本区命名为思明区。 / 03 湖里区的名字怎么来的? / 1980年在禾山乡湖里大队划出2.5平方千米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87年,厦门市增设湖里区,区名取自原“湖里大队”。 / 04 集美区的名字怎么来的? / 集美原先属于同安县的一个小村庄,地处东溪至石浔入海处,其海湾称浔江, 浔江西岸延续到这个村庄已是末尾,村庄因此得名浔尾,后雅化成集美。 / 05 海沧区的名字怎么来的?/ 古时,有条小溪,自北而南流经当地汇入号称“圭海”(海面有岛名圭屿,今称鸡屿)的九龙口,此溪名沧江,“海沧”即以海口和沧江各取一字为名。在明代称海沧镇。 / 06 同安区的名字怎么来的?/ 1996年11月20日,同安县改名为区,以 境内有个同安寨,取“百姓求同安共乐”之意,故名。 / 07 翔安区的名字怎么来的?/ 晋太康三年,翔安属同安县的翔风里和民安里,两地名各取一字而得名。 / 08 将军祠是怎么来的?/ 将军祠以前都是小丘陵,路也都是小山路。不知何年修有两座祠堂,均为纪念清代两位英勇善战的福建水师提督而建,这两位将军一位是施琅,另一位是吴英。后来,人们就把祠堂这片地叫将军祠。 /09 大生里曾是红灯区?/ “大生里”得名于鸿山下的一种大柽柳。据了解,清末厦门的轻微案犯都被罚到鸿山下的镇南关外种树,久而久之,这里树木繁茂,其中有一种大柽柳谐音“大生”,于是这一带就叫“大生里”。 民国时期,思明县政府下令把所有妓寮迁往大生里,这里就成了厦门最热闹的红灯区,出现了“畸形繁荣”。 / 10 文曾路不是一条路 / “文曾路”不是一条路,而是是由文灶到曾厝垵的公路,实际上是由文屏路、龙虎山路两条路组成。 容易造成这样误会的还有:市政府大道、疏港路、莲前大道。 “市府大道”是通往市政府的公路,实际上由镇海路、同安路、公园东路、白鹭洲路四条路组成。“疏港路”毗邻东渡港区,是指通往港口或者码头的交通要道,实际上由东渡路、长岸路两条路组成。“莲前大道”是当时从莲坂到前埔的道路工程的名称,实际上由莲前西路、莲前东路两条路组成。 / 11 大小嶝以前是金门的 / 厦门翔安区的大小嶝岛以前是属于金门县的。1914年大、小金门与大、小嶝等岛从思明县独立出来设置金门县。在金门岛沦陷期间,金门县政府还一度迁往大嶝。 1949年10月,大小嶝岛解放,由南安县代管,1971年归同安县。金门县其余主体部分则仍由台湾当局控制并持续至今。金门县一分为二,1955-1970年一度出现了国共双方两个”金门县政府“,两个金门县县长对峙并存的局面。 / 12 曾厝垵怎么念?/ 日常生活中,几乎听到每个人说曾厝垵时,垵(ān)都是读第一声,其实这个读法是错的。 坐公交车时,公交的报站广播念的是上声的ǎn,不是机器念错了,公交车的念法才是正确的。 / 13 中国第一所幼儿园在鼓浪屿/ 中国最早创办幼儿园(幼稚园)的地方是鼓浪屿。 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1898年2月),英国人韦爱莉在鼓浪屿创建怀德幼稚园。创办以来一直没有间断,即今鼓浪屿日光幼儿园。 / 14 思北小学在大同,大同小学在思北 / 很多小学会以地方命名,比如在集美就叫集美小学,但是厦门有两所小学却不这样叫。思北小学和大同小学两所都是很有历史的小学。 思北小学校址在大同路上。而大同小学在思明北路之北的小学路上,这个地方大家又喜欢称之为“思北”。正好颠倒了。 / 15 厦门曾经有属于自己的钞票/ 民国时期多家银行可以发行货币,而且不同地区也会有不同的版本。其中,中国、交通、中南、中国实业等银行发行过厦门地名版的纸币。日据时期,厦门劝业银行也发行过一批印有厦门风景的辅币(1分至5角)。 / 16 筼筜湖原来只是个港湾/ 筼筜湖是填起来的,这是很多厦门人会告诉自己孩子的一件事。以前筼筜湖是个港湾,长十余里,最宽近五里:南到现在的厦禾路,北到狐尾山、仙岳山脚,筼筜湾的海水沿着凤屿、莲坂,一直流到江头,其面积比五缘湾要大得多。 1970年代开始围垦,西堤建成后港湾不再。随后在填海的土地上建成了滨北、滨南、松柏、槟榔等新区。 这些关于厦门的冷知识你知道几个呢? |
|
来自: 山水自闲7nv1g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