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亲懂陪伴,母亲会用心

 剑客阿良 2019-09-03

01

前段时间看电影《哪吒》,里面有段情节,让我瞬间飙泪。

那是哪吒在承受天劫之前,和父亲李靖的最后一句告别: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和您踢毽子。”

再怎么年少轻狂,再怎么无法无天,哪吒最渴望的,仍然是一份来自父亲的爱。

其实李靖哪里不爱他?

为了拯救哪吒的生命,他甚至甘愿以身代死,可经年累月的不着家,却让他错失了陪伴孩子的最佳时机,在哪吒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你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

很多父母都是如此,他们未必不爱孩子,只是为各种原因所迫,很少将时间分给孩子:

总是朝九晚五奔波在外,回到家的时间寥寥可数;

好不容易有了休息时间,还是忙不迭地处理着工作事务;

就连答应陪孩子去游乐场的约定,也因为太累而作罢;

……

就像有句话所说的:我拿着工作没办法抱你,放下工作没办法保护你。

为人父母的总是用心良苦,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可常年缺乏陪伴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补得回来的。

02

以前看过一个话题,叫:“缺失父母陪伴的孩子,长大之后都会怎么样?”

有人谈起自己的童年经历,说从那以后的自己,就像一片树叶,在时间中寂寞地漂流,害怕孤独,也恐惧陪伴。

那些看似不重要的事,都潜藏在某个角落里,伤害着孩子的一生。

认识一对非常忙碌的夫妇。

丈夫是某家公司的高管,拿着不错的薪水,工作却异常繁忙,日常加班到半夜,妻子则是国际导游,常年在空中飞来飞去。

他们总是夸自家孩子听话懂事,小小年纪就会洗衣做饭,一个人待在家中也不用操心。

可有次,我去他们家中做客,却发现孩子只顾着躲在角落里打游戏,三个人做着各自的事情,几乎一点儿交流都没有。

虽然看起来很乖巧,可长期的孤独却让孩子变得阴沉自闭,连句“爸爸”“妈妈”都懒得叫。

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

“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于父母很重要。在陪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被足够的爱滋养,生活会更从容淡定。”

的确如此。

从小缺乏陪伴的孩子,往往对亲密关系患得患失,需要花上很多时间来治愈自我。

而在爱和陪伴中长大的孩子,才有着更加充足的底气,他们温柔强大,敢于从容淡定地面对整个世界。

03

其实,很多父母未必不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不过,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花在工作上的多了,陪伴孩子的时候,就会觉得太难、太累。

可,陪伴孩子真的需要消耗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吗?

答案不然。

有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提出过一个陪伴孩子的黄金法则。

他将之命名为“123法则”——说的是父母只需要每天1次,每次20分钟,陪着孩子做3件事,这样就已经足够了,孩子会感受到自己被爱着。

想起网上广为流传的一个热帖:

有位老师问班里的同学,他们想成为哪位超级英雄。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有位孩子给出的答案,是爸爸妈妈。

他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爸爸妈妈不管平时工作多忙,都不会忽视给他的陪伴。

他们会在加班回家的时候,溜进卧室吻他的额头;也会在出差在外的时候,打电话问他想要什么礼物;更会陪着他一起看书、玩游戏……

他说:

“他们陪伴我的时间很少,但却又让我感到无处不在,只要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出现,这不正是和超级英雄一样吗?”

你看,孩子其实是很容易满足的,他想要的东西真的不多。

他不需要你随时随地陪在身边,只需要短时间、高质量的“有料”陪伴。

04

那么,到底什么才叫“有料”的陪伴?

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一是专心。放下从不离身的手机,全神贯注地陪在孩子身边;

二是用心。找到父母孩子都喜欢的事,大家一起去做,而不仅仅是干坐着;

三是有心。想方设法增添一些小乐趣,创造无所不在的惊喜。

若是能够真正做到这三点的话,时间和地点都不会再是限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