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绕大概念创造有意义的艺术学习(上)

 王大根 2019-09-03

当前的学校改革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参与到有意义的艺术创作建构主义教学认为教学的目标是学生的理解,学生建构知识,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记忆、回忆或模式化的应用来再现。

艺术创作视为作为一个探索和表达“大概念”的机会,反映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

这意味着学生不会从死记硬背的公式中产生艺术作品,也不会创作出除了媒介的训练或技巧的学习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作品。

围绕大概念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来探索和表达;而且,是基于真实世界的建构实践,学生像成人艺术家一样创作,学习他们是如何创造艺术的。

然而,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让学生成为专业艺术家,而是将教室中的艺术创作变为一个有意义的活动,学生在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探索真实的世界。

本文主要围绕上述问题,讨论什么是大概念?大概念与知识技能是什么关系?在美术教育中如何寻找大概念?

摘要

大概念(Big ideas)不同于一般的学科基础概念,它可以揭示学科本质和知识之间的关联,具有统整学科知识的功能。在艺术教育中围绕大概念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具有启发性的基本问题和核心任务,将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作为探究的工具。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对大概念进行持续探索与理解,从而创建有意义的艺术学习。

关键词

大概念;基本问题;高阶思维

21世纪以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变革,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学习内容与方法向跨学科和综合性迈进,学习的效益与价值如何放大并具有持续性,成为全世界“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人才的重要指向。

而在这场全球的学习方式变革中,寻找大概念并围绕大概念进行教学成为我们重塑“教与学”的重要入口。正如美国艺术教育专家迈克·帕克斯(Michael E. Parks)在《美术教学指南》Navigating the Teaching of Art中指出:

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找到美术中的“大概念”,并将之与基础知识和形式特征、作画技巧等技术性知识区分开来。

可见大概念在艺术教育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关于如何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围绕大概念的课程设计,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没有平行跟进,致使艺术课堂中注重死记硬背和技法训练而忽视对大概念的深层理解的现象并非少见。因此,强调大概念在艺术教育中的教学价值,构建有意义的艺术学习已经变得非常必要。

一、大概念与艺术教育

(一)什么是大概念?

关于大概念,出现在英文文献中的描述词汇主要有:

“key concept”(核心概念)、“core concept”(关键概念)、“major generalization”(主要概括)、“major concept”(主要概念)、“fundamental idea”(基本观念)、“principle generalization”(一般原则)“fundamental concept”(基本概念)、“unifying concept” (同一概念)、“aggregating concept” (聚合概念)、代表性概念(Representative ideas)等。

这些说法意义大体相近。有许多教育家用各种术语、阐释、标准和策略来界定教学中的大概念。

大卫·铂金斯(1999)称之为生成性话题

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2001)称之为核心问题(基本问题)。

悉尼·沃克(2001)则称之为主题思想与核心问题

本文统一采用术语大概念(big idea)。

美国教育家艾里克森 (Erickson,2001)提出的知识结构图中,位于结构体系最高级就是大概念,它不仅统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也是上层综合性概念,但却超越基础概念与知识和技能。因此,大概念也不是基础概念,基础概念只是学科术语的暗含意义,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侧重于技能的培养。例如,一些定义、基础技能、经验规则等等。然而,大概念居于核心,它需要我们去主动发现,不是显而易见的概念,它们是属于专家领域的思考方式。

知识结构体系图

艾里克森将大概念总结为以下特征:

广泛而抽象;由一个或两个字词组成;适用范围广;永恒性存在;可以用相同特性的不同案例来证明。

于是,大概念可以被概括为:

  1. 提供一个可以领会(lens)所有学习的聚焦概念。

  2. 透过联结及组织许多事实信息、技能、经验,来提供意义的广度,并作为理解的关键。

  3. 概念指向学科专家理解的核心。

  4. 需要“跨内容”(Uncoverage)意义与价值对于学习者而言不明确,也违背直觉或造成误解。

  5. 具有强大的迁移价值,随着时间的发展,可以应用到许多其他探究主题与问题上。

(二)大概念与艺术教育

如何找到大概念?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交流、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大概念源于人类共同的经验,这些经验就是教学中伟大而永恒的主题,它们也是艺术存在的根本意义。

换言之,在人类的知识和概念之间必定会存在一些“共通”概念,它们跨越学科界限,连接更多的科目并具有普适性。

从这些“共通”概念中,可以提炼出能统领艺术教育各个分支学科的大概念。

卡耐基教学进步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的主席欧内斯特·波伊尔(Ernest Boyer)博士认为人类生活存在八种共同经验,包括:

生命循环的经验;工作;使用符号;时间与地点;追求更大的目标;美的体验;寻求社会联系;自然联系。

上述的每一个共同的人类经验都为学习、探究和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大概念,譬如可以引申出自然、身份、生存、冲突、精神、幻想、权力、仪式、变化、习惯、庆典、英雄和祖先等等。

下面以大概念“人与自然”为例对大概念、主题、基础概念以及知识和技能的关系做具体阐释。

知识结构体系图-以大概念“人与自然”为例

大概念:所有人都会欣赏自然的美丽

基本问题:自然中哪里能够找到美?

可以是观察一朵花、一片叶或是一只昆虫身上的对称图形。基本问题可以引发我们不断思考,提出更多的问题。

主题是大概念更具体的表现。人与自然就可以衍生出很多主题,如自然的美,自然的馈赠、艺术与自然等等。当艺术家表达我们与自然的联系时,他们会使用不同的方式。

例如,古代的艺术家会使用美丽的图片,强调自然的力量和美,如马远的《洞天論道圖》。而当代艺术家使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他们与自然的关系,运用废弃物时刻提醒我们的生活方式可能对自然有害,如美国艺术家卡卡娅·布克尔用橡胶轮胎和木材制作的艺术作品《酸雨》。

洞天論道圖團扇  马远

酸雨   卡卡娅·布克尔

有关“自然的美”这个主题的艺术家、艺术作品以及艺术知识与技能很多,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使用各种各样的技法。这些知识与技能有两个特点:

  • 能够通过网络直接搜索获得

  • 都被限定在时间、地点或情境中,它们太过具体,不具备生成性,以至于无法让学生将他们的学习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去。

可以看到,大概念比知识技能更具概括性,需要学生用相关的事实加以综合分析,并持续理解

事实上,在艺术课程中要想实现对大概念的充分理解,只能通过一系列的主题、艺术作品和文化背景来反复教授。

迈克·帕克斯就倡导“少少益善”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会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一个观念,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杜绝肤浅理解。只有获得了对一个又一个概念的深刻理解,学生才能构建自己的意义王国。

本文已刊载于《中国中小学美术》2018年第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