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明天》第三卷之“新世纪十年诗歌档案”首发式暨“明天·芙蓉镇”第三届华语诗歌双年展启动仪式,在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湘西神秘小镇芙蓉镇举行。这个不事张扬的、独特的仪式,主办方没有惊动媒体,是由李少君、谭克修、张执浩、小引等几位诗人,采取和永顺民族中学的同学们安静交流的形式完成的。 《明天》于2003年冬天创刊,以其内行的办刊思想、严肃的选稿要求、高迈的艺术品位,出版后迅速引起了诗坛普遍重视。《明天》此前只出了两卷,却起到了国内一流诗人展示平台的作用。而《明天》第一卷也成了盘峰论争之后当时仍势不两立的民间和知识分子两大阵营代表性诗人的首次集中交流阵地。 由于各种原因,作为汉语诗歌前言读本的《明天》已经停刊数年。为记录新世纪前十年的优秀诗歌作品,《明天》复出编印的第三卷主题是“新世纪诗歌十年档案”,由谭克修、李少君主编,李少君、谭五昌、霍俊明、小引、邵风华、余毒、易彬、谭克修等诗人和批评家组成编委。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本卷遴选了54位1960年后出生诗人的代表作品。54是一副扑克牌的张数,这54人能否凑成一副像样的扑克牌?各新华书店和网上即将出卖答案。 《明天》创办人、主编谭克修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明天》的复刊可能有点不合时宜,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这么做的动力主要是来自于诗人们对《明天》的重视,正如他在本卷的前言中所说:“我更把它视为诗人们对同一时代诗歌同道的重视。这让我想到没有出席美国艺术文学学院颁发的霍维尔斯小说奖颁奖仪式的福克纳,在致谢函中说道:‘同辈同事们的称赞是至高无上的荣誉,那就像一个士兵得到并非来自普通人而是来自别的士兵的表扬,这些士兵本身也是勇士。’……时间过去了若干年,在不同场合,在不同诗人那里,我依然能感受到,《明天》得到了大家的厚爱。”
《明天》首创的华语诗歌双年展,以及评选的华语诗歌双年奖,在诗坛内外产生过广泛影响。首届获奖诗人西川看重它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几乎没有独立的文学奖项。《明天》双年奖接近于独立。”“明天·芙蓉镇” 第三届华语诗歌双年展,将延续前两届“明天·额尔古纳”华语诗歌双年展的独立性、严肃性、纯民间性、评选过程的公众参与性,打造最为重要的中国诗歌专业奖项。意图对21世纪中国诗歌的发展进程起到部分的见证、推动和引导作用。大展将编辑出版《明天》之双年展专号,评选2011-2012年度华语诗歌双年奖,给获奖诗人、批评家颁发他们应该得到的荣誉,和让他们意外的奖品。同时,将在金秋时节邀请部分诗人来芙蓉镇参加双年展现场活动。本届华语诗歌双年展的主题是“边缘化的诗歌与诗人”。谭克修在首发式上的发言指出:“我们要做的,是把日渐边缘化的好诗人和好作品呈现给这个时代。我们来到芙蓉镇,就是想借这个天堂般的安静的小镇,展示我们这个时代里贫穷的、籍籍无名的诗人和诗歌,展示这个时代的盛大的寂寞。” 《明天》华语诗歌双年展,在以大众文化为时代主流文化的背景下,为展示严肃艺术领域的诗歌创作实绩,汇聚省思汉诗创作得失提供平台。并先后成功举办两届“明天·额尔古纳”华语诗歌双年展,颁发双年奖,国内外百余家媒体报导评论。事实证明,双年展让诗歌本身备受关注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建设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华文化复兴贡献力量。 本次中国诗歌双年展在中国湘西旅游胜地、蜚声中外的“芙蓉镇”举办,是中国诗歌与旅游产业发展联姻的又一典范,也是湘西地方经济建设与旅游品牌提升的又一契机。湖南省旅游局、湘西自治州领导高度重视,湘西旅游局予以全力支持,本次华语诗歌双年展拟于9月底在芙蓉镇举行现场活动和颁奖典礼。 《明天》主编、著名诗人谭克修先生在启动仪式上做的精彩主旨发言——《我们展示的是这繁华时代的盛大寂寞》,出席启动仪式的著名诗人李少君、张执浩、小引的即兴发言,令与会的嘉宾们频频报以热烈的掌声。与会诗人们还为民族中学捐赠了50册精美的《明天》 “新世纪十年诗歌档案”,以及各自的诗歌、评论著作,让诗歌在芙蓉镇播撒爱下的种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