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避难” 传奇故事 ![]() 梅湾街日晖桥17号的一座清末宅院,这里是“韩国临时政府要员住址”。1932年5月至1936年2月,韩国临时议政院的要员及部分家属就居住在这里。宅院由二层四开间及院子组成,一楼辟为“临时政府要员住址陈列室”,用图片、文字介绍了韩国临时政府的迁徙过程。二楼有按原样恢复的临时政府部分要员卧室。金九的母亲和儿子金信也在这里居住过。另外,一楼还有会客间、厨房和餐厅等配套设施。 ![]() ![]() ![]() 南湖红船大家耳熟能详。同样也是在南湖一艘船上,发生过韩国历史上一个划时代事件:1935年10月,韩国临时议政院16名议员在南湖游船上举行特别会议,组成韩国第十三届临时政府,会议确立了“韩国国父”金九在韩国独立运动中的领导地位,是韩国独立运动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金九像 离此不远的梅湾街76号,就是“金九避难处”旧址。金九(1876-1949)为韩国独立之父,1905年日本发动朝鲜战争,侵占朝鲜半岛,大批朝鲜反日志士纷纷流亡到中国,金九在中国加入韩国抗日组织,1932年因策划震惊中外的虹口公园爆炸案被日军悬赏60万大洋追杀。嘉兴民主人士褚辅成接他到梅湾避难,后又转移到海盐的“载青别墅”,时间四年多,脱险后在中国政府帮助下组建临时政府及军队,决心抵抗日本侵略,实现祖国统一。 ![]() ![]() 金九避难期间曾一度躲在船上漂移不定,与南湖船娘朱爱宝朝夕相处而日久生情,但金九漂泊的斗争生涯未能将这段感情发展下去。金九曾在回忆文章中对这段感情透露出遗憾。传说朱爱宝可能是盛泽人(又一说朱后来嫁给了盛泽人)。1945年11月“临时政府”要员离开中国返回韩国,金九继续领导统一国家的独立远动,1949年6月不幸被亲日的极右势力暗杀。 从1989年之后金九的儿孙几乎每年来此瞻仰,韩国政府高官也多次专程前来拜谒。1996年韩国政府追授褚辅成“大韩民国建国勋章”,并将授勋证书和建国勋章授予褚辅成家属代表、原任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褚启元。 ![]() 金九的儿子金信1922年生于上海,1943年昆明西南联大肄业,1944年中国空军士官学校毕业,此后加入中国空军,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1946年金信从中国军队退役,回到自己的祖国。曾担任过韩国空军参谋总长、交通部长官等要职。后来成为韩中两国建交的民间大使,为韩中两国正式建交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信曾多次来嘉兴凭吊其父,于2016年5月19日辞世。 写于2019年8月31日 |
|
来自: 吴越尽说 > 《原创:走,去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