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攒到第一个10万块钱

 jianan777 2019-09-03


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聊天,她说了一句话,我想攒10万块钱,攒了好几年都攒不够,怎么办呢?




其实攒到第一个10万块钱,我也花了很长的时间,在北京生活的那几年,挣钱的速度跟不上欲望的速度,尤其是喜欢互联网下的精致生活和小红书里各种安利的化妆品。




并且也认为钱是挣出来的不是攒出来的,可随着自己工资的增长,发现自己的攒钱速度并没有增加,我才意识到,即便是会挣钱,如果不会储蓄,钱也会向流水一样从自己的钱包里流出去。




10w块钱不是什么大数,分享这个话题,仅仅是想跟一些曾经跟我一样栽过坑的理财小白一个提示:比起赚钱的能力,存钱的能力也同样重要。




在《财务自由之路》中,作者就分享过:是储蓄而非收入,使你变得富有。




很多人会说:等我挣到足够的钱,我的一切都会好转起来。但是实际上,随着你收入的增加,你的生活水平也是会随着收入提高的。也就是说:不储蓄,你就会负债。



今天我想分享下我在储蓄过程中栽过的坑和一些心得。




我刚开始在图书公司,工资到手大概7~8k的样子,其实图书行业的工资真的不高,在北京的时候房租是2.5k,差不多是工资的三分之一,是支出的大头。




一日三餐加上日常出去社交的费用在2k左右,再加上买衣服和化妆品,日常的支出,每个月靠工资真的所剩无几。




旅行和电子设备是另外两个大头支出,刚毕业的那几年,差不多每年都会出去旅行一次,花销在3~4k,而换一次手机,也差不多要花掉两三个月的储蓄。




刚毕业的那几年我也过了一段时间及时行乐的日子,无论是兼职收入还是工资,到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某宝,开始刷自己的购物车。




真正决定攒钱是因为我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小姐妹买了房,然后听她们分享买房子之后自己动手装修,自己选择风格,把自己的小屋收拾得温馨美好的故事。




在《财务自由之路》中作者说过,你之所以总是被眼前的诱惑阻扰了真正的目标,是因为你的目标还不够大,还不足以让你无视眼前的荷尔蒙驱使和大脑的及时反馈系统的欺骗。




但当你的目标足够大的时候,任何诱惑都不能阻挡到你。




也是从想要拥有自己的小房子那个时刻开始,我决定开始认真攒钱。




戒掉了每月都会买护肤品的习惯,戒掉了喜欢在网上凑单捡便宜的恶习,每月都会记录自己的支出,并且算一下自己离10w存款还差多少。




这种有目标的攒钱比漫无目的的攒钱更有动力,也让自己每次打开二维码扫码前都会想想这笔钱是不是必须的。




18年初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稿费加上年终奖,还有公积金里的钱,刚刚超过10w了。




 2 




储蓄主要是两个来源,开源节流。




从开源来讲,也就是增加自己收入的多个渠道。




1.增加自己的副业收入




在我一开始的观念里开源更重要,但其实也没有太多的途径。一开始主要是接一些稿子和公号运营接到的广告。




从一开始每月1k左右,但后来越写越多后,变成了一个月2k,3k,4k。




虽然不是特别多,但至少能够cover一部分月固定支出。




但这里有个建议是一定要先顾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差不多公司年底都是13薪+年终奖或者是项目奖金,这个也是储蓄的大头。




我认为储蓄的第一原则就是要把自己的主要收入维持好的前提下再开始探索副业收入。




2. 增加自己的媒介效益




讲道理,我在朋友圈看到真的靠兼职赚到钱的,除了靠才华,就是靠渠道。也就是尽可能组建自己的资源网。




在自己所处的领域和关联的领域多听多看,多帮其他人对接资源。




其实刚开始对接的时候是挣不到钱的,但是时间久了别人出于感谢或者互利的权衡,也开始会给我一些挣钱的机会。比如一些行业软文稿,这类稿件比起平时的撰稿费用要高很多,一篇就有2k以上。




除此之外在运营公号的同时,也因为跟其他自媒体作者分享资源,获得了很多新的广告渠道。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主要做社群,一开始仅仅是做纯分享快乐的好笑群,顺便帮大家拉拉资源。但是积少成多后他的社群竟然有了2w人,开始逐渐有了广告投放,差不多一条广告就到了5位数。




做一个乐于分享的人,相当于拥有了多枚流通的社交货币,总会在一些契合的场合下兑换。




3.通过理财来增加收益




我目前的理财主要是货币基金和定投一些混合基金以及黄金。




但目前的收益率也只在平均5%左右,勉强能跑赢通胀,但要说这么增加收益,也只能是有方法论,没有实操了。




具体推荐大家看看《解读基金》,《指数基金投资指南》以及简七,豆瓣三公子的帖子。




我是去年开始买基金的,但进去之后就一直在跌,到了年底之后就忍痛割肉了。




但是今年买了几分基金后,我选择了定投,在其中一支收益率14%后选择了落袋为安。因为基金定投我也还是个小白,在这里我就不多做分享了。




简七曾经分享过:理财的第一步不是存多少钱,投什么股票或者基金,而是先明确自己理想的生活,再考虑财务如何支配我们的这些目标。和金钱做朋友,而不是被数字奴役。




第二个关键点,也就是节流。




1.减少拿铁因子的支出




所谓的拿铁因子,就是指不必要的开销。有些人的拿铁因子是每天一杯星巴克咖啡,有的人则是香烟,还有一些人喜欢买一些零碎的装饰物,又或者今天下班,路过某个地方,看那件物品很有趣,就会停下来买……




我去年的打车费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五位数,发现后我也会特意减少打车出行,尽可能坐交通工具。




金融专家大卫·巴赫认为,人们每天浪费的小开支,要是聚集起来,也能成为百万富翁。




2.增加自己的单品利用率,把钱花在刀刃上




刚毕业的时候第一次拥有自己可支配的收入,在买买买上我特别喜欢凑单买减,喜欢在购物节的时候买一堆衣服,结果拿回来之后没有几件能搭配出来的。




我朋友分享给我,衣服不是看到一个单品好看就收入囊下,而是仔细想想它能不能跟你衣橱里现有的衣服进行搭配。




不然很容易因为一件新的裙子,再去买适合这条裙子的上衣,外套和鞋子,甚至是包包。




除了增加自己衣服的单品利用率,也要试着多买几件撑得住场面的衣服。




哪怕当下来看比较贵,但是你把它均摊到每年的平均价格上,其实跟买一件廉价的只能穿一年的衣服还是有差别的。




有一条毕业那年买的小黑裙,对当时的工资来说是不菲的,但到今年我还在穿它。




不过我在这方面做得也不算太好,总体来说就是在买东西上,要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增加自己衣服和其他生活用品的单品利用率。




3.合理利用自己的五险一金




公积金是最划算的企业福利了,公司和自己各缴纳工资的12%,而这份钱都会进入自己的公积金账户,比如工资10k,公积金账户里就有2400元。




你可以选择等买房的时候取出来,也可以在缴纳半年以上后进行租房提取,可以按照季度提取4500元。




对于暂时不考虑买房的小伙伴,可以稍微减缓下租房的压力。但现在公积金贷款是跟余额挂钩的,所以考虑买房的人还是要谨慎提取。




除此之外,如果生病去医院的话,一定要问清楚社保怎么用。在北京应该超过1800就可以用社保报销了。




4.重视自己的健康,减少熬夜




查理·芒格曾经分享过让人变穷的四个因素之一就是疾病。




我17年的时候就因为肠胃不舒服做胃镜等前前后后花了不少钱。普通人减少支出的最好方式,真的是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啊!




不过其中北京的社保卡里的钱有部分是定期打到北京银行的卡里,可以取出来的,这个到时候可以直接去取或者绑定银行卡后直接转到卡里。




除了健康问题外,护肤和睡眠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刚开始即便收入增加之后,我发现储蓄还是没什么增长。




我算了一下后发现,我在护肤上面花了很多钱,因为熬夜长痘,我在楼下的美容院办了卡,做一次要200多,但是美容院这个就是只要坚持做就一定有改善,一旦不做,一起都回到解放前。美容院真的不是我等小白领随随便便能享受的地方。




美容院的办卡结束后,我又开始尝试了各种畅销的护肤品牌,从神仙水到健康水,紫苏水和菌菇水都试了一遍。




每月的护肤品直逼2000+,而且大牌迷恋也越来越严重。




每一个护肤品都是刚开始的时候效果很好,但用久了又恢复原样。




慢慢地,我逐渐发现,早睡才是最好的护肤品。




也许它不能解决你全部的皮肤问题,但护肤品也不能解决你全部的皮肤问题。




有的小伙伴会去做医美或者其他,我不是很建议。如果皮肤真的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那一定要先去看看医生,而不是自己乱投医。




5.强制储蓄




如果真的想存下来钱,首先要给自己的资金做好一个体检,也就是算好自己每月的固定支出以及偶然支出的比例。然后把工资的20%进行强制储蓄。




推荐一个消费支出表。




房租支出:35%以内。在能力范围之内可以住一个尽可能舒服的房间,可一旦房租超过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哪怕是享受舒适的同时,也会微微感觉到压力吧。毕竟押一付三,再加上自如等平台的服务费,一下子拿出5个月的房租,还是让想靠储蓄攒钱的你亚历山大的。




吃饭及其他日常销售:25%以内,其实仔细算算可以发现,日常上班的吃饭花钱是固定的,不固定的主要是拿铁因子的支出,比如一杯奶茶,一杯咖啡,一次打车。




强制储蓄:20%以上。推荐一发工资后就把固定20%的费用存到一个没有跟平台绑定的新卡上,哪怕因为会丧失一些收益,但重要的是取出的艰难性可以让你强制的有余存了。




自我投资:10%左右。自我投资是一个持续时间久而且收益慢的事情。日常可用于自我投资的,可以是买一个用起来效率更高的电脑等等,还有每月的书籍采买。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就是业余时间学习了手绘后,现在已经开始开线上的手绘课程了,一个课程299,总体来说,年轻时候对自己的投资,都是复利最大的投资。




理财支出:10%左右,在理财上可以做好一个框架分配,如果你刚开始理财,建议可以采用稳健型的收益,我会把50%配置到货币基金或余额宝,30%配置到定投基金上,主要是混合基金和指数基金,另外20%投资一点黄金和比货基收益更高点的支付宝其他理财中。




旅行:我建议旅行的费用可以用年终奖或者项目奖金来cover。如果所在的公司不存在年终奖这样的薪资结构的话,可以在每月的储蓄中拿出一部分来分摊。




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把财富积累比做“滚雪球”,第一桶金的积累,就像我们用双手,在地上捧起一搓雪,再用双手把它攥成一个小雪球的过程。




有钱谁都会过好日子,但最重要的,还是在没那么多钱的时候,靠自己的经营和对欲望的合理控制,让自己尽可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节奏。




总得来说,好好挣钱,合理花钱,努力攒钱。




让自己的生活,配得上自己的梦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