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洪哲明用控涎丹——祛痰之4作者: 2012rongbang 洪哲明用控涎丹——祛痰之4
洪哲明用控涎丹 洪哲明(1903~1990,吉林省名老中医):水湿不除,泻终难止,先予控涎丹,再议运中州。以控涎丹一丸(五克)后,再以理中丸善后。本方由十枣汤演化而来,用其治阳萎理亦如此。药用甘遂、大戟、白芥子。本方治久泻的指征,只要是温补不效,有痰饮见症,苔滑腻,正气可支者,均可用之。若久泻兼见痞满或血瘀征象者,可以附子泻心汤治之,效好:大黄10,黄连10,附子15。大黄、黄连沸水渍过,浸一夜取汁,附子煎汁,合而服之。 剧烈肩背痈 病员:李某某男54岁,致和白祥7组,2002年3月9日就诊主诉:当日晨起外出查看自己承包田,约半小时,7点钟左右返家洗脸全,将水泼到院外时,突然感到右肩背剧疼痛难忍,以至不能端脸盆,难以伸臂穿衣。立即来本院诊治,检查颈椎X片及右肩关节正斜位摄片,均未见异常,亦无软组织损伤之体征。察舌稍胖苔黄厚,脉弦。患者自诉可能昨晚睡觉受凉,但晨起时并无任何不适。根据发病情况考虑,不似风寒外袭,亦非扭伤瘀血作痛,患者有高血压史,慢性支气管炎,旧疾知其证属痰湿郁火之体,故分析此痛属于“三因方所谓:人忽患胸背……筋骨作痛”的控诞丹证。于是处方以甘遂、大戟、白芥子各5克研末装胶囊每服3克另以指迷茯苓丸改汤剂:姜半夏15克、芸硝8克、可乐壳18克、云苓20克、生姜12克,二剂水煎同上药胶囊共服。3月11日复诊述当日服两次,下午6点钟左右疼痛即减轻,晚上7点半服第三次,次日清晨疼痛完全消失。 子龙丸作散治疗一慢性结肠炎 去年接诊一位三十五岁的妇女。初诊九月二日,患结肠炎仅三月。初诊用痢奇散加减,四付。病人服后症状已无,遂不遵医嘱,不再来吃药巩固。二个月后因饮食不慎发作,又用前方出入四付,好转后又于二十天后发作。后连续服药三十余付竟不能根除。观论坛上用子龙丸的贴子,遂以白芥子6克,大戟6克,制甘遂6为末,分成三份,每天清晨空腹时用十枣煎汤送服三分之一,再清粥自养。第一天,服后水泻四次,第二天服后水泻三次,嘱停服药粉。诸症皆清。后以柴桂姜汤五付善后。今年至今安然。
此方脾胃虚寒不能用!一般达到剂量后90分钟左右出现或呕或泻的反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