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景照明设计的文化内涵探讨

 GXF360 2019-09-03
     摘要:城市夜景照明已经由前一段“不得不做”的状态发展为如何做好——建设高质量、有品位、绿色的灯光文化”的新的轨道上来。一般来说,通过人眼的主观视觉或者说光如何使人感知来说,光具有三个因素。一、被照物体及其环境,称为被照对象。二、光线本身,具体为光的光色,照度等光物理量。三灯具或光源方式——本身的形状,外形,式样。本文通过光文化表达的载体进行文化方面的探索,旨在研究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中如何组织和体现有文化特色的设计内容和手段。

关键词:光文化照明设计载体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夜景照明已经从前一段的“不得不做”的状态发展为“如何做好——建设高质量、有品位、绿色的灯光文化”的新的轨道上来。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客观上要求许多城市把城市夜景照明的表现放到重要位置,在夜晚展示自己独有的景观和魅力,进而更多的招商引资,增加游客,扩大消费,建设富有本地特色的城市夜晚景观效果。由此引出本文的主题——光文化。

在我国大范围城市亮化工程伊始,城市夜景亮化成为一种风尚,一种潮流。亮与不亮几乎就成了城市亮化好坏的判断标准,而后进一步发展为各色灯光争奇斗艳,灯光颜色的多与不多也成为亮化好坏的一种潜意识标准,虽然人们并不承认。在这个过程中,光文化也就不成为文化,城市夜景虽然花样繁复却丧失了各自的特色。由此引发的光污染,能源浪费也就与日俱增。按照文化学上的定义,文化就是传统。光文化也必须是尊重传统的“如何由‘亮一美’,由‘美一雅’由‘感官刺激一文化、艺术欣赏’,由‘物质文明一精神文明’,就是光文化的内涵和发展过程。”

一、光文化的渊源与载体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这种差异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具体而言主要有历史原因、地理原因、气候原因、人文风情原因等等。比如同为北方城市,北京和天津的城市特色就是巨大的:北京自明清以来,主导的文化特征就是宫式文化,臣宦文化,所追求的城市特征也是宽敞宏大,秩序严正,以至于新中国北京的城市建筑依旧是受到老城的强烈影响,以及作为首都的特殊政治经济地位所呈现的依旧是整齐严整的老城风貌;相比而言天津从建卫开始,真正对后世有影响的城市文化还是市民文化,轻工业和手工业作坊的市井文化,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城市的形象也是有机交错的。进入新时代后天津的城市形象经历改建,可城市布局依然是有机和多变的。那么由此引发,不容的城市结构是否也意味着不同的城市光文化呢?答案是必然的。

一般来说,通过人眼的主观视觉或者说光如何使人感知来说,光具有三个因素:被照物及其环境,成为被照对象;光线本身,具体为光的光色,光强度等光物理亮;灯具或光源方式——本体的形状,外形,式样。

(一)我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传统建筑本身就有极为强大的文化脉络。我们都知道,光本身是不可见的,人们对光的感知必须依靠载体。那么从这个意义来讲,创建城市的光文化特点,就不得不抓住这个城市独有的建筑特色,作为光的载体。这可以是宏观的从城市夜景规划的角度,也可是微观的具体到某一景观节点,重点照明建筑。不管怎么说光文化的特色与城市建筑文化的特色是分不开的。

(二)光线本身的物理特性也反应了光文化的特征。光是人类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据国外某机构的研究正常人类收获信息65%来自于视觉。总所周知,不同国家不同名族对光色、光强度、照度的喜好程度是不一样的,这与各个名族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比如,日本人和欧洲人就某些光色的偏好程度就不相同,即便是在日本,大板和东京的人们的偏好又有的变化。发达国家就不同人群光的偏好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而我国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起步较晚,这从本质上制约了我们队我国的文化背景下光色文化的认识。当然这需要大面积而又有重点的调研、问卷,既艰苦又难控制调研结果,总的来说任重而道远。

(三)中国的传统灯具主要以火为光源,这些灯具在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中国最早的灯具始于战国,而在两汉时期得到迅速发展,而为人们熟知最具有国味的灯具为灯笼莫属。我国自古就重视灯具的形象和设计,以及他们在夜晚为宫殿园林,甚至街头酒肆带来的照明效果。在明清故宫中,随处可见设计优良,雕工精美的石器灯具。日本的枯山水园林也十分重视灯具的点缀作用;在欧洲的传统城区,夜晚依然可以看到仿制传统铸铁汽灯的现代灯具,给人浓厚的异国情调。由此可见,灯具本身是否也传达了光文化的特征了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夜景案例中也不乏仿古的灯具选型,有仿中式的、也有仿西式的,然而却没有得到应有效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目前的仿古式灯具几乎都是完全模仿,只不过模仿细节的繁简有所不同罢了,在传承古代灯具基础上以现代的手法在进行设计在能在现代化社会中更为人亲睐。其次,灯具的选型很大程度上是当地领导喜好的结果,就很容易造成灯具的选型与地区光文化的不协调。

(四)设计是一种有创造力的艺术形式,光文化不是一个单纯从技术或物理层面可以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单凭上述三项就能决定的。光文化是一个社会精神文化发展层面的东西,是一个错综复杂经历发展演变的范畴。夜景光环境设计说到底看中是气氛,然而气氛不是能简单评价的,更不能简单地从几个技术指标来判断。“讨论光文化问题就不能就事论事(在哪儿装灯,技术上解决装什么灯、多少灯……),而要从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均衡发展的角度认真思索的大事。”照明设计队伍只有对传统文化细致的研究,对美学艺术应用得炉火纯青核对照明技术胸有成竹才能做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二、建设光文化的手段

城市景观照明是城市照明最突出的组成部分,因为景观照明是城市夜景、构建城市光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因此夜景照明也就成为彰显城市光文化的头牌军。通过前面对光的表达手段的分析,光文化所表达的夜景照明一定要和这个城市本身的特色相结合,可以继续升华城市设计的主题和思想,还可以引入其他的因素来丰富城市的丰富节点,而这些因素往往是太阳光源下难以实现的,这也是人工光的优势。

(一)夜景照明虽然已经在大江南北如火如荼的开展了,但时而至今我国仍然没有成熟和有我国文化特色的照明设计理念,当然这个问题不是就能解决得了的。现在笔者认为建筑学艺术学角度借鉴了一些想法,抛砖引玉。

1.图底关系

在夜景照明中,灯光的作用不仅是照亮的被照物体,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产生了亮部和暗部,产生了明暗对比。一般认为明亮的部分在构图上是“图”,暗的部分是“底”。这是表现雕塑,景观的主要手法。图和底的关系给人一副完整的构图和图画层次。甚至有时图和底可以互换,暗的部分也可以是“图”,往往凸显的是物体的轮廓,产生意境深远的效果。我国自古就很讲究强烈的图底关系,水墨画就极为重视大面积的留白,由此产生强烈的对比关系进而引发人们观看时的兴奋感。

2.空间和领域

空间和领域这两个词主要产生于现代建筑运动之后,是现代建筑的精髓。房子围合了空间,街道在城市尺度上也围合了空间。白天这些很容易为人们所感受,但是在夜晚,无论什么样的城市街道广场场景小品都需要光才能让人正确的感受到。那么我们的照明设计中,塑造空间,反映空间才是我们所要做的,进而言之,从空间到领域,通过合理的照明给人们自己所处的范围,让人们认为这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一块安全的区域。比方说,在比较幽静的园路里的座椅底下安设灯具(这一般是用于商业步行街的座椅下的),就会让人们无法感受到自己所处的领域,甚至感到不安。

3.时间作为第四轴

空间是第三个方向维度来搭建的,然而人们在游览的过程中景随布移、景随布易就是通过实践这一第四维度来完成的。我国古代建筑与西方件数的重大区别就是不强调单体而强调多个单体组成的群体的有机组织。景随布移是我国传统园林的重要手法,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夜景照明的设计完全可以继承吸收这一优秀的并被发达国家极为看重的元素。让夜晚的景观按照设计者的意图在一个时间轴线上有序的展开,设计者甚至可以在这里安排一场有开头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尾的视觉盛宴。

(二)广泛的调研建立互动机制。前面已经提过,不同的名族和文化有不同的光色和亮度的需求,我们就这个问题的调研还不够广泛和深入,归纳分析的结论还不能够准确反映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人们的光色偏好,亮度偏好。并且照明设计本身甚至也是学术圈和各级规划部门的意志,即便是十分重大的项目也至今没见到有任何民众参与的痕迹。而这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是十分成熟的运用机制了,我们是否也可以实验性的进行一些项目。这样不仅能让结果更用以为民众接受,也能从民众中得到人民喜好的一手资料。

(三)建立成熟的照明设计市场机制,出台相应的规范标准。作为近些年的一项“新兴产业”,不论在室内还是室外,照明设计在全国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设计市场一片大好。照明设计师们应接不暇,削夺项目都是以“私活的”的方式产生出来的,因为时间的仓促和局限,各式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归根结底,笔者认为还是因为照明设计市场的不成熟以及相应部门对照明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产生的。对此笔者有两点意见:首先,出台照明设计的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这是任何一项照明工程都应该参照的范本和案例;其次,规范照明设计资质,进行资质认证与分级制度。虽然这两点与建设现代化的照明设计市场秩序任然有相当的差距,但是这是当务之急,必须迈出的两步。

三、光文化的内涵

建设优秀的光文化需要全社会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科研精力,以及设计师对完美的不懈奋斗和追求。然而光文化不仅能美化城市景观,对社会精神文化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光文化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体现,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具有的产物。良好和成熟的光文化必然会促进社会物质基础能够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光文化的发展能引导人们向更深邃精神层面的追求,提升人们的审美档次,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水准。光文化必然是尊重传统,继承文化脉络的,一个民族想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依靠先进的文化。所以说光文化具有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的重大社会精神作用。最后光文化的前提就是绿色环保,铺张浪费,浪费能源本身就是和文化两字相冲突的行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财富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在爆炸式的增长。多元文化的时代正在来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既与时俱进抓住时代脉搏,又能保持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是科技和设计人员必须为之拼搏和探索的大事!

 

 

参考文献

1]《建筑照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华文化史》冯天瑜 上海人民出版社

3]《21世纪城市灯光环境规划设计》 MINKAVE 城市灯光环境规划研究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光文化与社会发展》天津大学照明技术研究所 范世福

5]《论城市特色》 马武定

6]《从光文化视角看中国古代灯具》 王莉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