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中国男篮,不,如果大家都会下棋的话……

 香光庄 2019-09-03
逆着光行走,任风吹雨打。
              ——《起风了》
9月2日北京五棵松篮球馆,2019年国际篮球世界杯小组赛A组的中国队在第二场比赛,经过加时以三分之差负于波兰队。

纵观整场比赛,中国队开场气势如虹,第一节结束后以25-15领先对手10分。第二节,受困于犯规次数过多,中国男篮的两大主力易建联和郭艾伦长时间在场下观战。中国队进攻缺少主攻点,被波兰队反打了一个24-10,半场结束时以35-39落后四分。下半场开始,易建联重新回到场上,展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单节独取10分,帮助中国男篮紧追不舍,但痛苦的是外线核心郭艾伦五犯离场,无法回到场上继续比赛。第三节结束,中国队54-57落后波兰。第四节,翟晓川拼到抽筋、赵睿投进关键三分。在极为关键的最后一分钟里,当比赛还剩四十多秒时,中国队领先2分并手握球权,先手在握,可是周琦篮下要位时被吹进攻犯规。在最后的最后,比赛还剩不到10秒钟,赵继伟两罚全中,中国队领先三分,波兰队球权。或许是忌惮波兰队的三分球,主教练李楠指导此时示意中国队队员提前犯规,送对手上罚球线,波兰队两罚全中后中国队领先一分,叫了暂停。

暂停结束,中国队出人意外地发边线球失误,被对手9号波尼卡抢断后造成犯规罚球两次,比赛局势瞬间倾斜,波兰队反扑成功,中国队的先手优势荡然无存。又一次暂停过后,波尼卡两罚中一,常规时间双方打平,比赛被拖入加时,中国队有了一线生机。由于双方在常规时间苦战40分钟后都已经筋疲力尽,于是加时赛双方命中率都不高,经过了加时赛的跌宕起伏后,在全场比赛的最末端,中国队的领袖,队长易建联最后一投仍有扳平比分的机会,可是拼了一整场比赛,全场砍下24分的阿联没有能投中这一至关重要的三分球,比赛就此结束。中国队最终76-79憾负波兰。

比赛如坐过山车般大起大落。最后,看着转播镜头中姚明不甘的神情以及眼眶中泪水打转的画面,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的NBA季后赛姚明和麦迪所率领的火箭队与爵士队鏖战的场景。火箭队比赛风格如火焰般让人热血沸腾,而看爵士队就好像远远地望着一座冰山让人不寒而栗,今天的中国队的火热如十几年前的火箭队,而波兰队的平静更尤胜过往的爵士,而让人遗憾的是结果也如出一辙,火箭队连续两年季后赛憾负爵士队,今天中国队和波兰队比赛的结果也是如此。


尘埃落定,我在想,如果中国男篮的将士会下象棋的话会是怎样呢?

如果在开局领先10分的情况下便能稳持先手,不给对方机会,会不会化优势为胜势?如果在最后一分钟关键时刻的残局阶段,在对处理细节的处理和把控上能更细致一点,比如最后的几秒钟领先三分时能正面去防守,不至于走出“提前犯规”的软手,此时最想让时间停住并得分的波兰会否就一定会投中扳平比分的三分球呢?毕竟象棋比赛中高手过招时习惯“先看杀后看防”,因为一个不经意的软手缓招便会使自己陷入被动。

再比如,最后阶段第一次险些失误,所幸对手犯规的边线球,这时此球过后如果能让有自己所警觉,再次发边线球时能增加掩护、主动迎上接球甚至采取“星爆战术”,后面的一次发球直接让对手抢断,一次5秒违例的两次失误是否就可以避免了呢?“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毕竟象棋比赛中一个棋子位置的偏差就能让比赛陷入死局。

我用象棋的视角来思考中国男篮最后处理球的方式,可打篮球终归不是下棋,激烈的身体对抗过后热血沸腾,在临场电光石火的紧要关头,球员四肢做出的动作,大脑做出的选择更多的是下意识反应,血脉喷张的状况下很难让人气定神闲地做出从容正确的选择。

这时候考验的往往是场下千锤百炼的训练过程中肌肉的记忆和长久以来坚持的习惯性动作反应。打好基本功,不仅需要球员如此,球队亦要如此。

比赛过后,很多网友把失利的遗憾化为了愤怒来埋怨男篮的将士,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应该学会下棋的还有我们,因为下棋不仅需要重视细节,更需要冷静、理智还有平和的心态。

世界杯还未结束,请为中国男篮继续加油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