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半导体之争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对于率先实行出口限制的日本来说,其限制措施算是卓有成效。7月日本对韩出口的主要半导体产品——电子级氟化氢同比上月大降了83.7%,只有479吨,因此韩国半导体企业不得不纷纷奔赴海外寻找替代材料来源,但是在这个节点上,日本却是开始后悔了。 据媒体8月30日报道称,日本又重新批准了对韩出口用于清洗半导体的氟化氢材料,而这已经是日本自7月开启限制以来第二次松口恢复供货了。就在一个月前,日本曾宣布批准对韩恢复出口半导体制造中的核心材料——光刻胶,这意味着短短两个月内,日本一开始对韩限制出口中的三种半导体材料,已经有两种恢复了供应。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韩国的半导体企业需要寻找替代,但这也同时意味着,日本将彻底失去韩国半导体原材料市场。截至2018年,日本向韩出口的氟化氢数量已连续7年占到该国出口总量的7成以上,日本的半导体原材料生产其实也严重依赖于对韩出口。有分析人士称,此次日韩半导体之争,对日本自身来说也是一种损失,最终推翻限制或是迟早的事。 但韩企却已经意识到不能再把自己的半导体产业依赖于日本了,中国成为韩企寻找替代原材料的第一选择。据悉,韩国半导体巨头三星电子已经在与中国半导体原材料生产商进行接触并对这些公司的产品进行调研,三星则是联系了中国滨化集团,将对其生产的氟化氢进行测试,一旦测试通过,将与滨化集团合作替代日本的氟化氢供应。 甚至连俄罗斯也伸出了橄榄枝,希望能够对韩国出口半导体原材料。上月,俄罗斯向韩示意称有意对其企业供应本国生产的氟化氢,并表示自己在生产氟化氢方面的技术优于日本。但无论韩企选择了哪一方,从目前形势来看,先''出手''的日本恐怕才是损失最大的。 而对于韩国来说,中国企业的半导体原材料供应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据悉,中国2018年电子级氟化氢产能多达24万吨,产能利用率在60%左右,是完全有能力对韩供应的。 而且韩国最近半导体受到日本限制,韩国8月出口已经连续第九个月出现下滑,韩国8月出口较上年同期下跌13.6%,对华出口更是减少21.3%,韩国经济支柱产业半导体的出口也是大降30.7%。此次采用中国半导体原材料,韩国刚好可以刷一波''好感度'',韩国半导体或许会更受中国买家的欢迎,从而成为韩国对华出口的一剂强心针。 毕竟中国半导体市场还是相当庞大的,2018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已增长至1.89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在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占比居首位,达到33.8%,预计2019年可达到2.1万亿。 由于经济高度依赖出口,今年韩国出口疲软已经拖累了其经济,韩国财政部9月1日表示,韩国可能无法达成今年的增长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国舍弃日本转向中国市场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