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i,肖邦先生】今天的肖邦不是钢琴家是导游

 笛韵悠然 2019-09-03

03.

完全肖邦系列文章

橄榄古典音乐

最新杂志书发售

跟着肖邦游波兰

 抢购戳这儿>> 

波兰好像并非欧洲旅游首选目的地

但她却能满足你对欧洲的各种期待

无论是中世纪的哥特风老城

??

托伦老城

还是现代建筑

??

波兰犹太人历史博物馆

无论是阳光沙滩海滨

??

索波特海滨

崇山峻岭

??

塔特拉山脉

还是历史的痕迹

??

奥斯维辛集中营

除此之外

波兰也是一个很便宜的地方

连续两年登上《孤独星球》

最物有所值目的地TOP10

No. 2/2019

罗兹 ?ód?

No. 5/2018

波兰 Polska

花着去瑞士英国一半的钱

看着一样的风景

听起来怎么样

如果再找一个名人做导游呢

比如说肖邦

今天

肖邦就带你们领略

十大波兰私房景点

不妨先看个视频?

 

肖邦主题波兰游全程vlog

01

照片使用APP“Selfie with Chopin”拍摄

肖邦受洗的水盆在这里!

热拉佐瓦·沃拉是位于波兰中部偏东的一处小乡村。1810年,弗雷德里克·肖邦降生在此地。肖邦一家的祖先是法国山区的农民,早在1787年,弗雷德里克·肖邦的父亲尼古拉·肖邦就来到了波兰。他受斯卡尔贝克伯爵聘请搬到了热拉佐瓦·沃拉,在那里他不仅是斯卡贝克孩子的家庭教师,还被当作家族中的一员对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从热拉佐瓦·沃拉往西北方大约走15分钟车程,就来到另一处乡村布罗霍夫(Brochów)。1810年4月23日复活节这天,刚出生没多久的肖邦,在这座村庄里的圣罗奇教堂接受了洗礼,他的教父和教母都是斯卡尔贝克家的人。

圣罗奇教堂

圣罗奇教堂是一座波兰常见的红砖建成的哥特式小教堂,坐落在幽静的乡间,至今仍正常使用,若不是因为肖邦一家,它与其他村落的教堂并无差别。这处教堂还是肖邦父母和大姐路德维卡举行婚礼的场所。肖邦的生活痕迹被细心保存,当年肖邦受洗用过的水盆,依然摆放在教堂内

肖邦一家居住过的小楼房和圣罗奇教堂是旅游必经之地。现在故居修葺如新,两个乡村保持着当年的平静祥和,偶有仍在使用中的蒸汽火车驶过。尤其是下雨后,到处弥漫着波兰乡间特有的青草香。

第三张为肖邦受洗的铁盆

g小调波罗乃兹

现存最早的肖邦创作,约写于7岁时,题献给斯卡尔贝克伯爵夫人。

02

照片使用APP“Selfie with Chopin”拍摄

肖邦的心在这里!

从降落华沙“肖邦国际机场”、看到遍地的肖邦主题旅游指南起,一切都在提醒游客,华沙是一座真正的“肖邦之城”。与印象中传统的肖邦形象不同,当拿起手机打开“Selfie with Chopin”APP,一个二十岁公子哥模样的肖邦就出现在这座城市,不禁拉近了游客和肖邦的距离。

肖邦在华沙生活了20年,度过了他的前半生。在这座城市,到处都是肖邦的痕迹

f小调钢琴协奏曲

“这半年来,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梦见她,但是还未跟她交谈过半句,我就是在思念她之中写下了我的协奏曲慢板乐章。”

03

施法尼亚

Szafarnia

肖邦的童年在这里!

施法尼亚位于波兰中北部,今天依然维持着小乡村的风貌。200多年前杰万诺夫斯基家的庄园已成为博物馆,记录着肖邦在这里的生活片段,收藏了他的不少书信手稿。夏天的时候前来,附近的农田刚结束收割,田间堆着一个个干草垛,有点像莫奈的油画。这处曾经的贵族庄园虽未见奢华之处,但胜在幽静别致,风清水暖。在庭院中散步,经过肖邦玩耍的池塘和他亲手栽下的树,再回头听听他早期的《玛祖卡》,仿佛能透过树叶缝隙看见地上的阳光,还有被微风吹动的白色窗帘。

如果肖邦没当成音乐家,那么他很大概率会成为一名作家。在施法尼亚的日子里,他不仅每天给家人写信,还把这项工作变得非常有仪式感,充分发挥创意——这就是著名的《施法尼亚日报》。在给家人的信中,肖邦模仿《华沙日报》的格式来记录这里的每一天,不但亲自担任这份报纸的“主编”,还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皮雄先生”(把“Chopin”重新组合拼写成“Pichon”)。

《施法尼亚日报》分成“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两个板块。“国内新闻”讲的是庄园里发生的事,比如“湖里的蚊子太多了,它们天天都咬我!还好它们不咬我的鼻子,不然我的鼻子就会更大了……”“国际新闻”则是说周边的镇上和村上发生的事情:“一个农民为了讨好喜欢的女孩子,就爬到树上为她摘李子,结果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

滑动查看施法尼亚肖邦中心美照

a小调玛祖卡

肖邦在施法尼亚浸淫在民族音乐的养分中,这首玛祖卡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与他在施法尼亚期间听到的犹太人音乐。

04

戈卢布-多布热尼

Golub-Dobrzyń

“皮雄先生本月26日到访”

现今叫作戈卢布-多布热尼的城市位于波兰中部。在肖邦的时代,这座城被德尔文察河一分为二,南岸是俄罗斯占领的多布热尼,北岸是普鲁士占领的戈卢布。

肖邦无疑造访过这里,他在1824年8月《施法尼亚日报》的“国外新闻”栏目中写道:“皮雄先生(肖邦的自称)本月26日造访戈卢布。”

戈卢布城堡高地上俯瞰城市全景

进入戈卢布著名的城堡前,遵照中世纪的习俗,要先饮用蜂蜜酒,味道微甜不涩,很顺口。戈卢布城堡是重要的防御要塞,今日作为小博物馆使用,展出了大量武器以及史前文化遗迹。除此之外,城堡里还有餐厅和酒店,如果能在这里过夜,在高地上欣赏这座中世纪古城的日出与日落,想必是一番不错的体验。餐厅内部枪支炮弹随处可见。各式的波兰菜肴摆盘精致、量很大,基本吃完前菜后,主食吃到一半就会有明显饱腹感。

滑动查看戈卢布城堡美照

e小调夜曲

创作于1827年,却直到肖邦去世后才被发现的作品。

05

托伦

Toruń

肖邦最爱吃的在这里!

在蜿蜒流淌的维斯瓦河上游,有这样一座有近800年历史的城市——托伦,她不仅孕育了哥白尼,也让肖邦流连忘返。

1825年仲夏,肖邦在施法尼亚的第二个暑假期间造访了这座诞生了哥白尼的城市。在给朋友扬·马图斯辛斯基的信中,肖邦无法掩饰自己的喜悦:“你在普瓦维(波兰东部城市)都看到了什么?希比利庙中一块来自哥白尼出生地的砖头?但我可看到了整个房子!尽管它现在有点污秽。亲爱的扬,设想一下,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就降临在这屋中一角,然而现在这里却摆放着一张德国人的床(当时托伦被普鲁士人占领)。”

哥白尼故居与博物馆

然而这座中世纪城市的一切都比不上一块姜饼,肖邦这样写道:“一切都宏伟非凡,但是一切都不能与姜饼相比,我已经寄了一块到华沙了。”

姜饼

1997年,托伦的中世纪老城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这座有着接近800年历史的古城依然生机勃勃,普鲁士时期逾万人的小城现已成为超20万人口的都市。无论是老城里络绎不绝的人流、琳琅满目的世界料理店,还是市政厅广场上时而飞翔时而觅食的鸽子,托伦带来的就是一种美的体验。

滑动查看托伦美照

d小调波罗乃兹

创作于约1825-1827年间,却直到肖邦去世后才被发现的作品。

06

弗罗茨瓦夫

Wroc?aw

在肖邦永远离开波兰之前……

肖邦曾多次来到弗罗茨瓦夫,都是在去其他地方时路过的。1826年,肖邦从华沙去往杜什尼基及返程时都曾在这里过夜,肖邦和妹妹及母亲一起住在奥瓦夫斯卡大街上的一家名叫劳邓克朗兹的小旅店。1830年11月,肖邦即将永远离开波兰之前最后一次来到这里。肖邦虽然一开始并不觉得弗罗茨瓦夫是个令人感到亲切的地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肖邦逐渐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弗罗茨瓦夫有两座饱经沧桑的教堂——圣约翰浸礼教大教堂和生伊丽莎白教堂,数百年风吹雨打后至今仍巍峨耸立,吸引着八方的游客。

滑动查看弗罗茨瓦夫美照

F大调玛祖卡风格回旋曲

创作于约1826年,1828年出版,舒曼描述这首曲子为“可爱优雅又富于热情的。”

07

杜什尼基-兹德鲁伊

Duszniki-Zdrój

一个多喝热水的肖邦

1826年,肖邦和妹妹艾美利亚前往雷内兹(今日的杜什尼基-兹德鲁伊)进行疗养。肖邦对这里的生活深感厌倦,在信中写道:“这样的游行沿着市政府美丽的大道进行,一直到八点钟,这要取决于每个人早晨应喝多少杯水……”。

那年夏天,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16岁的肖邦第一次在国外举行公开音乐会(雷内兹当时为普鲁士领土),肖邦在水疗剧院内举行了演出,虽然这里并没有一架像样的钢琴。如今剧院叫做肖邦庄园,1963年后开始举办“夜曲”音乐节,由一系列晚间音乐会组成,演出在烛光中进行。

杜什尼基肖邦庄园

杜什尼基一切和肖邦有关的景观都标有牌匾。多数地方保留了肖邦时代的风貌,历史悠久的造纸厂也没有什么变化。

杜什尼基造纸厂

升c小调夜曲

创作于约1830年,1870年出版。肖邦将这首作品献给姐姐路德维卡,并作为创作第二首协奏曲的提前演练。

08

格但斯克

Gdańsk

二战打响第一枪的城市

在肖邦的年代,格但斯克是属于普鲁士的一座城市,被称作“Danzig(但泽)”。这是一座自古以来就非常热闹的港口城市,虽然没有任何文献直接证明肖邦曾造访这里,但这个带有工业色彩的城市,想必是对青年肖邦充满吸引力的。他在1827年写给家人的一封信中曾提及自己的旅游行程,其中就包括了去格但斯克的计划。

格但斯克全景

波兰母亲河维斯瓦蜿蜒上千公里,于格但斯克注入波罗的海。因其优良的地理位置,日耳曼与斯拉夫民族反复争夺它。1939年9月1日,德军炮击格但斯克,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80年,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非政府工会——团结工会在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成立,它最终引发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与波兰大部分城市的命运相似,格但斯克也在二战中遭受了重创,这座城市的重建至今依然在进行。但这里的重建工作并不致力于还原战前风貌,而是保留原来建筑轮廓的基础上,做出现代的风格。这样创新的改造,为格但斯克赋予了一种既有历史感又带点前卫色彩的风格。

滑动查看格但斯克美照

莫扎特《唐璜》主题变奏曲

创作于1827年,根据《唐璜》中二重唱“请伸出你的玉手”改编。舒曼在听过这首曲子后评价——诸位请脱帽,天才已出现!

09

克拉科夫

Kraków

一个让肖邦不思故乡的地方

即使你曾漫步布拉格的查尔斯桥,在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上泛舟,克拉科夫老城一样会给你惊喜。它巨大的中央集市广场(Rynek G?ówny)是老城的中心,也是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城市广场,文艺复兴风格的纺织会馆(Sukiennice)位居广场中央,用砖石建造的圣玛丽大教堂俯瞰着整个广场,在这里每小时还会有军号表演。

纺织会馆

肖邦也深深地被她吸引,乃至在信中写道:“它深深地吸引着我,以至于我没有时间想念家人。”肖邦2019年造访克拉科夫,并在雅盖隆大学图书馆的留言簿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雅盖隆大学的绿色大厅里摆放着肖邦在苏格兰短暂逗留期间弹奏过的普莱耶钢琴,它的共鸣箱里有肖邦签名并注上了日期:1848年11月15日。

圣玛丽教堂

克拉科夫的老城面积并不大,但是历史建筑的密度却相当高。圣玛丽教堂的一高一矮双塔使之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地标。钟楼顶部每小时都会响起号角声,哀怨的曲调在中途戛然而止,以纪念13世纪的一位著名哨兵,他在蒙古人袭击时被弓箭射中喉咙而死。由于游客数量的增加,之前每天一次的吹号改为了每小时一次。小号声被叫做Hejna? Mariacki,这句来自匈牙利语的表述意为“圣玛丽的黎明”,也被称为“克拉科夫国歌”。

滑动查看克拉科夫美照

勇士舞回旋曲

创作于1828年,1829年8月18日在维也纳由肖邦自己首演。勇士舞(Krakowiak)是小波兰地区的民俗舞蹈。

10

安托宁

Antonin

肖邦的天堂

“我必须迫使自己离开。就我自己而言,我愿意一直待在那里,但我的协奏曲,正在焦急地等我完成,冲我招手,要我把这座天堂抛在脑后”,肖邦在对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

安托宁宫是符号安托宁·拉齐维乌的房产,他是艺术赞助商,也是天赋极高的作曲家和器乐高手,安托宁被肖邦的才俊深深迷恋,邀请其两次来此度假。肖邦也将其唯一一首三重奏献给了这位好客的主人

安托宁宫内部

安托宁宫也躲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斩获,至今仍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如今,这里成为一家咖啡店兼参观,其中一间偏房成为音乐沙龙,展示着和肖邦有关的东西。

安托宁宫内的肖邦头像

g小调钢琴三重奏

创作于1828或1829年,1829年出版,题献给安托宁·拉齐维乌。

以上内容大部分来自MOOK

《肖邦简史·跟着肖邦游波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