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第四十一集 炀帝功过(2) 杨广曾经在南方生活很长时间,他深刻认识到江南陈朝故地与北方在文化上还没有真正融合,山东地区也不安定,国家的统一局面并不牢固。此外,作为都城的长安人口众多,关中物资供应不足,他决心改变这种状况,杨广需要重新选择一座居于华夏中心地势险要,具有良好交通和经贸条件的城市作为都城,以便加强对东方和南方的统治,维护国家的统一。最终,他将目光集中到自古以来号称天下之中的洛阳。 杨素等人没有让杨广失望,仅仅用了14个月,一座巍峨的都城拔地而起,东都洛阳城周长27.5公里,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在如此短的工期内,建成这样规模的城市,也是难以实现的,人们不禁好奇,这样的奇迹在当时的施工条件下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在东都洛阳刚刚建成的时候,河北地区的三千多工匠被官府迁入洛阳定居下来,同时杨广又将天下各州几万户富商迁入洛阳,为洛阳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营建东都的工程开工没多久,杨广又有了新的决定,开挖大运河,在动用数百万人修东都的同时,还要动用大量人力开挖大运河。江南的经济发达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北方的人口和北方土地可以产出的财富,却不足以供养一个庞大的人口和朝廷,这使得加强整个北南之间的水路运输,应该水陆运输的便利、水路运输的低成本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沟通黄河与淮河,开挖邗沟,以沟通长江与淮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约2000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近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到今天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连接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明,将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南方的经济中心连为一体,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至今仍在造福炎黄子孙,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迎来了唐宋统一的灿烂文明,大运河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 隋炀帝本人他有那种要和汉武帝秦始皇来比绩的,就是相比的这种雄心,那么汉代帝国的那种,隋朝建立的帝国,帝国的概念是要有世界存在感的,是要在这个更大范围内发挥影响的,要和人交往的,他有一种努力,要打通中国和中亚,甚至和欧洲之间的这种交往的通道。 大业五年,吐谷浑的军队屡屡侵扰张掖等边关重镇,杨广总领六军亲征吐谷浑,取得全胜,丝绸之路重新打通,大隋在吐谷浑故地置州、县、镇、戍,实行郡县制管理,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 隋炀帝在位14年,曾经二下扬州,北巡突厥,西巡河右,经略西南,招抚琉球,他真正住在长安不足两年,住在东都洛阳不足四年,其它时间都在各地巡游。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为了建立一个幅员广阔的帝国,成就他的大国之梦,建立一番足以与秦皇汉武比肩的大业,隋炀帝始终在不停的奔走,但这也给他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隋的速亡埋下了祸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