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欣赏 | 亢凡写意龙门造像(下)

 攒菁堂 2019-09-03

昨天跟大家分享了龙门二十品的基本常识:

点击复习

作为魏碑艺术的代表,龙门二十品也一直是书法圈和学术界的高频研究课题之一。


▲中国知网部分论文截图

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仲威曾专门研究过它的颠沛流离史,提到这一造像宝库,在过去的几千年,其实一直不受关注。直到清乾嘉年间,个别精品《始平公》《孙秋生》《魏灵藏》《杨大眼》《安定王燮造像》才开始进入极少数金石研究者的视野。

▲龙门二十品局部

乾隆年间,龙门造像传拓与研究的基本状况是不重视、尠传拓、少收藏。

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黄易携带拓工来龙门石窟架高台拓碑,正式拉开了《龙门造像精品拓片》的传播序幕。

  ▲比丘法生造像记

然而,因为受制于当时的重“汉唐碑刻”、轻“北魏造像”的传统观念影响,龙门造像精品拓片只在极少数高端金石学者圈内流传。

直到道光年间,古阳洞迎来了两位超级“金石癖”,一位是方履籛, 著有《伊阙石刻录》,搜拓造像八百余种;一位是刘喜海,著有《嘉荫簃龙门造像辑目》,拓存造像九百余件,他们促成了《龙门造像》的时来运转,龙门造像拓片开始零星进行。

 ▲魏灵藏造像记(朱色拓片)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前河南太守募工传拓《龙门造像》,当时地方官员与僧俗一同参与了此项传拓工程,堪称壮举。与此同时还出现“龙门十品”之名目,《龙门造像》传拓终于迎来了“雄起”的转折点。

▲惠感造像记 局部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后,在《龙门四品》《龙门十品》的基础上,增补了《比丘法生》《比丘惠感》《一弗》《司马解伯达》《元佑》《优填王》六品,始成“龙门二十品”之目。

这个选目是以书法鉴赏为标准,将成百上千的龙门石窟造像题记,筛选浓缩到北魏精品20件,并成为碑刻史上的最经典选目案例。自此,《龙门造像题记》无人问津的局面得以扭转,《二十品》最终成为《龙门造像》的经典代表。

▲一弗为张元祖造像记 局部

另外,不得不提一个重要推手——康有为。

康有为将《龙门二十品》的书法提升到“龙门体”的高度。“魏碑十美”“尊魏卑唐”开始深入人心,北魏书法得以登堂入室,并直接导致了《龙门二十品》传拓数量的激增,拓片走进寻常人家,成为时至今日碑帖收藏界炙手可热的大名品。

亢凡写意龙门造像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