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有人因为彩礼谈不拢分了的,也听过因为办酒席闹翻了的。But!为了孩子跟谁姓闹离婚的,就…… 01 孩子跟谁姓,原本并不算是个问题,现在却成了问题。 扬州市邗江区的一对夫妻因为在“孩子跟谁姓”这件事上起了争执,最终闹上法庭要离婚。 这对夫妻的孩子在2015年9月出生,孩子出生后没几天要办理出生证明时两人发生了矛盾。孩子的母亲执意让孩子跟她姓,孩子的父亲则坚决反对,于是孩子的出生证明一直没能办下来。此后矛盾升级,孩子父亲经常不归家,孩子母亲遂向法院递交了申请离婚。 近年来,因子女姓氏问题而导致家庭关系破裂的案例并不少见。尤其二胎政策开放以后,二胎的姓氏成了许多家庭纠结的一件大事,孩子的姓氏成为了争夺的对象。 ▼ 近日,常熟法院审理了一起离婚纠纷,其中就涉及子女姓氏争议。 庭审中,胡先生称离婚后自己抚养儿子小伍(随母姓)可以,但儿子要改姓胡,该意见遭到了妻子伍女士的拒绝。虽经主审法官多方面对双方进行劝导,但未能调解成功。法院最终判决准予双方离婚,母亲伍女士抚养儿子小伍,父亲胡先生抚养女儿小胡,孩子的姓氏暂不改变。 02 孩子跟谁姓很重要吗? 认为应该随父姓的人说: 凭什么儿子跟你姓,我又不是上门女婿! 在中国小孩不随父亲姓,会被当成后爸,异样的眼神齐刷刷扫过来。 认为应该随母姓的人说: 这个孩子在我肚子里待了10个月,从我的肚子里出生,我用乳房哺育了他,我们女人付出这么多...... 当然也有一些愿意接受新观念的人说: 姓只是一个符号,孩子跟谁姓不会影响我们的血缘关系。 我不和爸爸姓,也不和妈妈姓,父母婚姻幸福,所以大家纠结什么? 自古以来,孩子跟爸爸姓的观念早已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大家都把姓氏当作是延续香火的大事。但是要说不重要,它也是真的不重要。因为只要双方都不在意姓氏归属的问题,凡事有商有量,彼此尊重意见,这就是很普通的一件小事。 记得之前有一条新闻:济南市民吕某给女儿起了一个既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的诗意名字——北雁云依。虽然被拒了,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有些夫妻其实并没有把姓氏看得特别重要。 如今还是有很多年轻人愿意接受新观念。中青报曾针对2032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47.5%受访者认为应随父姓,这是一个传统;54.7%受访者能接受孩子随母姓,23.2%的受访者不能接受。另外,65.2%的男性受访者认为孩子姓什么很重要,显著高于女性受访者的比例(46.2%)。 03 重要的不是姓氏,而是相爱的家人。 在很多欧美国家,不仅是孩子要随父姓,而且大多数女性在结婚以后也会改掉原本的姓氏,随了丈夫的姓。但却有一个小哥,在结婚后毅然决定要跟着妻子姓。 去年,Grant Davis和Jade Phillips结婚了。超过10年的爱情长跑终于修成了正果,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没多久,他们就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Jade到底要不要改姓? Jade家里这一辈的只有她和妹妹,如果她和妹妹嫁人之后都随夫姓,那她的这个姓氏就要断了啊!!Jade家庭关系向来紧密,她向丈夫表示,自己无论如何也不想改姓。 丈夫Grant认为不想改就别改了呗:“这本来就不是法律规定一定要做的事,自古以来人们喜欢这么做,可能只是一些男性想要宣示对妻子的所有权吧,但我并不希望让她觉得是我的附属品......” 甚至Grant把自己的姓氏改成Phillips。他说: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已经下定决心要跟随我妻子的姓氏。我希望帮助我的妻子去延续她珍爱的大家庭,我知道很多人会认为,一个大男人竟然跑去跟着妻子姓,就好像是被‘阉’了一样,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对我来说,我的妻子愿意让我加入她的家族,是我最大的荣幸......” 04 只要有爱,姓啥又有什么所谓呢...... 现行使用的《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但能让孩子随母亲姓的家庭真是不多。尤其在老一辈的认知里,孩子随父姓这是传统。 假设两个孩子各跟着父母一方姓后,两方老人可能会对跟自己同姓的孩子投入更多关心,导致两个孩子之间产生矛盾。如果两个孩子产生矛盾,就可能会影响夫妻两人的感情。 对于孩子的姓氏问题,最好的做法是夫妻双方达成共识,再召集双方老人商量。即使老人不同意,也不用耿耿于怀。毕竟因为姓氏的问题,导致一个幸福家庭的破裂是得不偿失的。 只要夫妻感情和睦,家庭和和美美,孩子跟哪一方姓也没有那么重要了。无论是跟哪一方姓,孩子和父母都是割不断的血亲,孩子的降生是爱的延续啊。 “我们生孩子,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他)同行一段……” |
|
来自: 会飞的鱼a50e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