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固肠止泻丸治疗结肠炎

 三九胃泰石榴皮 2019-09-04

固肠止泻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腹泻患者的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固肠止泻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腹泻的机制和疗效。方法 42例轻中度活动UC患者(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35.6岁,病程3-5年),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固肠止泻丸联合美沙拉嗪(固肠止泻丸 4g/次,3次/日;美沙拉嗪缓释颗粒1g/次,4次/日,8周)治疗,B组单纯应用美沙拉嗪治疗(美沙拉嗪缓释颗粒1g/次,4次/日,8周),观察两组腹泻症状缓解情况,临床总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肠镜缓解情况,组织学缓解情况,腹泻缓解时间及脓血便消失时间采用t检验,临床总疗效采用Ridit分析。结果 腹泻症状缓解情况:与B组【(16.7?4.1)d】比较,A组患者腹泻症状恢复正常时间【(10.1?4.4)d,t=8.22,p《0.05】及脓血便消失时间【(9.8?5.6)d,(15.3+4.1)d】明显缩短(t=8.22,p《0.05)。临床总疗效:A组(完全缓解15例,有效5例,无效1例)显著优于B组(完全缓解10例,有效5例,无效6例,t=8.34,p《0.05),临床症状缓解情况:A组(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1例)显著优于B 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3例,U=8.48,p《0.05)。肠镜缓解情况:A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1例)显著优于B 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9例,无效5例,U=8.21,p《0.05)。组织学缓解情况:A组(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1例)显著优于B 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1例,U=8.28,p《0.05)。胃肠道反应情况:A组上腹部不适,烧心,恶心等反应例数少于B组,未见其他不良反应,而B组则有水样大便次数增多,皮疹各一例不良反应。结论:固肠止泻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通过修复肠粘膜屏障从而快速缓解腹泻症状。讲肠粘膜屏障修复作为治疗UC新策略,将为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腹泻;固肠止泻丸;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目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肠粘膜功能缺陷、肠道通透性增高以及肠道内诱发的异常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其中,肠粘膜损伤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的重要原因,因此修复损伤的肠粘膜,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的关键措施之一。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药物美沙拉嗪等通过抑制炎症间接减轻对肠粘膜损伤,而非直接修复损伤肠粘膜屏障。已有研究表明,固肠止泻丸可有效修复慢性腹泻患者肠道粘膜损伤,本研究通过观察固肠止泻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前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腹泻症状改善情况和肠粘膜修复情况,以期阐明固肠止泻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腹泻机制。

资料和方法

一.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谷城县人民医院,时间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轻中度活动期溃疡等结肠炎患者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35.6岁,病程3个月-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制定的标准。入选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应用(固肠止泻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组,给予固肠止泻丸 4g/次,3次/日,餐前服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1g/次,4次/日,餐后服用,疗程8周),B组(单纯应用美沙拉嗪治疗组,美沙拉嗪缓释颗粒1g/次,4次/日,疗程8周),各21例,治疗观察期内免服影响消化道动力及其他止泻、助消化药。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分别记录腹泻症状变化并行肠镜检查,取活检。观察两组腹泻症状缓解情况、临床总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肠镜缓解情况、组织学缓解情况。

二. 方法

腹泻症状评分参照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标准。肠镜检查分级: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3d内镜观察以下7项指标,其中脓性分泌物和假息肉分为两级;溃疡、糜烂、粘膜出血、充血水肿和血管模糊按其程度分为0、1、2、3、4级(0为无,1为轻,2为中,3为较重,

1/3页

4为重),严格按照观察表项目填写。组织学分级标准治疗前及治疗后内镜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和分级。0级:无多形核细胞;1级:固有层有少量多形核细胞侵润;2级:固有层有明显多形核细胞侵润,累及50%以上隐窝;3.级:有大量多形核细胞侵润伴隐窝脓肿;4级:明显急性炎症伴溃疡形成。

总疗效评价(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以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2次/日,大便镜检无红、白细胞,纤维结肠镜复查,粘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

-4次/日,大便成形,大便镜检红细胞和白细胞《10个/高倍镜,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次数2

纤维肠镜复查,粘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化验及内镜无改善。临床症状缓解:完全缓解:治疗8周后大便每天0-2次,无肉眼血便及镜下红细胞;部分缓解:治疗8周后大便每日3-4次,无肉眼血便,镜下红细胞(10/高倍镜);无变化:治疗8周后大便次数每日5次以上,肉眼可见血便。

肠镜缓解:完全缓解指内镜7项指标中5项和以上在治疗后达到0-1级;部分缓解指内镜7项指标中3-4项在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一个等级;无变化指内镜7项指标中0-2项在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一个等级。

组织学缓解:完全缓解指治疗后病理分级比治疗前下降,治疗后病理分级0-1级;部分缓解指治疗后病理分级比治疗前下降,治疗后病理分级》1级;无变化指治疗前后无变化。

三.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ū?s)表示,腹泻缓解时间及脓血便消失时间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腹泻症状缓解情况:与B组【(16.7?4.1)d】比较,A组患者腹泻症状恢复正常时间【(10.1?4.4)d,t=8.22,p《0.05】及粘液脓血便消失时间【(9.8?5.6)d,(15.3?4.1)d】明显缩短(t=8.22,p《0.05)。

临床总疗效:A组(完全缓解15例,有效5例,无效1例)显著优于B组(完全缓解10例,有效5例,无效6例,U=8.34,p《0.05)。

临床症状缓解情况:A组(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1例)显著优于B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3例,U=8.48,p《0.05)。

肠镜缓解情况:A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1例)显著优于B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9例,无效5例,U=8.21,p《0.05)。

组织学缓解情况:A组(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1例)显著优于B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3例,U=8.28,p《0.05)。

胃肠道反应情况:A组上腹部不适,烧心,恶心等反应例数少于B组,未见其他不良反应,而B组则有水样大便次数增多,皮疹各1例不良反应。

讨论

肠粘膜屏障损伤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的重要因素。肠粘膜屏障是指正常肠道具有较为完善的功能隔离带,可将肠腔及机体内环境分隔开来,防止致病抗原(肠腔内的细菌,有毒物质,食物抗原,致癌物质等)侵入的功能,使机体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功能。肠粘膜屏障主要由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化学屏障及免疫屏障组成。肠道机械屏障由肠粘膜表面的粘液层、肠上皮本身及其紧密连接、上皮基底膜、粘膜下固有层组成。细胞连接是多细胞生物中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一些特化的连接装置,是肠道机械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机体的构建和功能都十分重要。

肠上皮紧密连接一旦发生变异、减少或缺失,肠上皮细胞间隙通透性就会增加,细菌、内毒素及大分子物质可通过紧密连接进入体循环。溃疡性结肠炎其特征就是肠上皮细胞旁路

2/3页

通透性增高,允许肠腔内病原菌及其毒素通过并进入上皮下层,这是导致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检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粘膜组织,在中性粒细胞侵润区域的与紧密连接相关的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非中性粒细胞侵润的区域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蛋白表达降低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细胞渗透性增加有关。对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的研究表明,炎症的结肠粘膜屏障功能减退,紧密连接结构的改变是原因之一。我们以前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细胞超微结构严重受损,表现为微绒毛稀疏、紊乱、断裂乃至脱落;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细胞核固缩;核染色体边集明显;可见清晰的凋亡小体,杯状细胞明显减少,残留的杯状细胞水肿明显,线粒体肿胀、嵴突减少、嵴断裂,内质网扩张。提示肠粘膜屏障损伤是溃疡性结肠炎腹泻重要原因。

如何修复损伤的肠粘膜,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的关键措施之一。现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药物,如美沙拉嗪通过非特异性抗炎作用,间接减轻炎症对肠粘膜的损伤,而不能直接修复肠粘膜屏障。因此,联合直接修复肠粘膜药物有可能更迅速和长久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症状。研究表明,固肠止泻丸进入肠道后形成内敷膏,粘附于肠管内皮,可以直接修复损伤肠粘膜,且内含杀死细菌的黄连素成分,乌梅、延胡索对肠粘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粘附于整个肠腔表明,对细菌、病毒及其毒素等攻击因子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增强粘膜屏障,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从而具有保护损伤的肠粘膜。同时,它能调理肝脾功能,促进组织修复。愈后复发率低,远期疗效满意。长期临床应用表明,固肠止泻丸无明显毒副作用,使用安全,对各种类型的腹泻,包括细菌与非细菌感染,急性和慢性腹泻均有很好的疗效,故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腹泻。

本研究发现,固肠止泻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较单纯应用美沙拉嗪治疗能更快修复损伤肠粘膜屏障,使肠粘膜快速愈合,从而快速缓解腹泻症状。

总之,固肠止泻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既可以通过美沙拉嗪抗炎作用减轻肠粘膜损伤,又可以通过固肠止泻丸直接修复损伤肠粘膜,从而有望达到迅速长久止泻作用。由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粘膜屏障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损伤,将肠粘膜屏障修复作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新策略,将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