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的太监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因为受生活所迫,家里指望把孩子送进宫里后,能吃上“皇粮”,留条活路。 清宫小太监 报名做太监的孩子被正式录取后,接下来就要做“净身”手术。 在清朝时期,净身有二种机构:一种是官办的,是内务府下面的''慎刑司'';另一种是民间的''净身所''。 到了清朝晚期,北京民间的净身所阉割水准已相当专业。 如光绪年间的''毕五''和''小刀刘'',因为这二家净身所长期为清室输送了大量的优质太监,因此被朝廷授予六品顶戴。 太监净身图 因为净身的风险很大,死亡率很高。 在手术之前,家长或者本人都要跟净身师签一份契约书,内容包括风险告知、宝贝赎回等事宜。 主要目的是规避手术风险,一旦手术失败或者死亡,净身师概不承担责任。 整个手术过程十分痛苦,因为剧烈疼痛,必须把手术对象的脚与手都绑起来,像捆猪一样捆起来,防止胡乱挣扎影响手术效果。 净身专用刀具 那么,净身过程中割下来的宝贝怎么处理呢? 按照契约规定,净身师有权保留,而太监无权将自己的宝贝拿回去,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前来赎回。 手术完成之后,净身师会准备一只装满石灰的盆子,然后把宝贝小心翼翼地放进去,以便让石灰吸收水分,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 手术的契约书也要用油纸包好,同时放入盆中,用大红布将盆子包起来,最后吊在屋梁上。 这叫做“红布高升”,寓意太监走红运,步步高升。 古代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身体是父母给的,人死之后必留全尸,否则对不住列祖列宗,没有资格埋在家族墓地,也不能与父母埋在一起。 还有一个说法,因为太监身上少了一些东西,不男不女六根不全,连阎王爷都不收,死后会变成冤魂野鬼。 所以做太监的人,他的最大愿望就是把自己的宝贝赎回来,赎回的过程称之为“赎兰”。 这是太监一生当中最大的喜事,一般在50岁之前操办。 中国最后一名太监孙耀庭 赎兰仪式跟嫁娶一样隆重,一般由太监的义子出面承办。 这一天,义子会来到净身师的家里,奉上红包礼金,净身师则摆上香桌,铺上红布,门口放起鞭炮,敲起锣鼓,气氛很是热闹。 净身师先将盆子捧出来,放在桌子中央,由太监家族中的长辈揭开红布,宣布“赎兰”事宜。 最后,由义子双手捧着宝贝,坐轿前往家族墓地。 清宫最后一批太监 太监这时早已等候在父母的坟前,等长辈宣读“赎兰”事宜,并在坟前烧掉净身契约书。 这时候,太监一边磕头一边痛哭流涕:爹!娘!你们生给儿子的骨肉,儿子已经赎回来了...... 对太监来说,这也算是一种人生的圆满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