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敲黑板!红线是今日文章重点内容和剧透
而且毛毛觉得说的都很对…… 在这个病例中,猫咪由于注射狂犬疫苗引发了“注射部位肉瘤”,并且由于发现晚了,肿瘤已经扩散,也就是说,小猫没得治,日子所剩不多了……对此,大家纷纷表示有点慌,毕竟,免疫是每个铲屎官入门级的常识,养猫必备。现在你告诉我,打疫苗竟然会打出来这么严重的问题 ?
先别慌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 但概率并不高 上世纪90年代,国外的专家就发现,猫咪有可能因为注射疫苗导致纤维瘤——一种易复发、扩散、致死率很高的恶性肿瘤。最早,人们认为它与狂犬病疫苗和猫白血病疫苗中的某种成分有关,所以这种病又被称为“疫苗相关纤维肉瘤”。根据不同来源的统计数据总结来说,平均每1万只猫咪中,大约只有1~3只不幸“撞上枪口”。
人或动物的疫苗都有风险,但大部分情况下,打疫苗所承担的风险和带来的益处相比,不值一提。
而且近年研究发现,任何其他疫苗或者皮下注射行为,也都可能导致纤维瘤的产生,所以现在名字也更新了!已被普遍称为“猫注射部位肉瘤”。除免疫外,仅仅是因为注射长效消炎药、激素,注入芯片甚至手术的不可吸收缝线,都有过引发纤维肉瘤的病例。人们推断,这可能与被注射部位的慢性发炎有关,只是免疫注射依旧是“重灾区”。 所以既然无法完全规避,疫苗该打还是要打,只是从避免恶性肿瘤的角度来说,应该—— 怎么算巧妙? 不打屁股打四肢 关键时也许可以保命! 国外上对于疫苗可能引发的肉瘤问题早已有预防措施,就是——打针不打后背和屁股,打四肢! 关键时刻可以截肢保命! 这就是你们人类想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吗?
好吧,我不勉强接受。 纤维瘤如果发现的早,一般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治疗,而如果长在后背特别是肩胛,手术又困难,效果又不好。并且一旦肿瘤向淋巴、内脏及身体其他器官扩散,基本手术也无法救治了……伤口大,预后不好,大多数会复发,手术后存活时间短。
但如果发病在足部,截肢却能够救猫咪的性命,提高存活率,而且打针部位越靠近肢端,术后存活率也就越高。
 少了一只腿儿,猫咪多数依然能够有质量的生活,并不会行动过于困难。 所以,如果带猫免疫,一定记得要求护士扎腿儿,尤其是狂犬病疫苗!(猫白血病疫苗在我国不属于核心疫苗,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疫苗本来就很疼,打四肢更疼,给注射操作增加了难度,再加上对家长心情的顾虑,所以国内很多宠物医院,并不强制这样做。
但你可以主动要求。有些医院可能会拒绝,可以提前电话询问是否可以这样操作,得到肯定答案,再“杀”过去打疫苗。


还有其他预防方法吗? 有的!慎重起见 某些疫苗可以少打或不打 一般来说,猫的核心疫苗是世界兽医协会推荐注射的疫苗,比如狂犬疫苗和猫三联疫苗。但实际生活中,如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只要满足了某些条件——● 被狂犬病发病期的动物咬伤或抓伤,才有可能被感染。● 一辈子不出门,被管理良好的家养猫,没有机会接触感染源。所以,如果你家在城市住楼房,能保证你的猫咪不散养不出门,始终在你的管理下,安全生活在室内,就可以选择不打狂犬疫苗,因为没必要。但也有人依然坚持猫咪应该注射狂犬病疫苗,因为有可能:行吧……虽然概率非常非常小,但也不是没有这些可能的。但今天毛毛还是把观点也摆在前面了,最后怎么选、怎么做,看你自己权衡了。如果猫咪属于下列情况,恐怕无论如何这针狂犬是躲不掉的:● 城市中半散养的猫咪(严重不推荐这种养猫方式!)。● 群护中的流浪猫。 以前,宠物医生一般推荐除了初始外,猫三联应该每年加强注射一次,甚至下一年还要求提前一个月。但其实,疫苗在猫咪体内形成抗体后,实际作用不止一年。现在,你完全可以选择每年给猫咪打疫苗前,或有任何需要时(寄养、住院、外出旅游),先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然后由医生综合判断,如果抗体水平依然对猫咪保护足够,就可以省了当年这一针了啦。虽然抗体检测其实比疫苗还贵,氮素……总好过免疫需要承担的各种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