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桥,曾有一棵老榕树离开故土。。。

 良见 2019-09-04

      〞路边一棵榕树下,是我怀念的地方。。。。。。〞这首名叫《榕树下》的流行歌曲,脍炙人口,许多人耳熟能详。榕树,在我们老家农村,叫做〞黄桷树〞、〞黄葛树〞。黄桷树遍及城乡,还有一座城市别名叫〞榕城〞。人们不仅怀念榕树下的爱情、友情,也怀念榕树下的乡情。


       如今的黄桷树,大多是〞老人〞、老树,树龄在百年以上,枝繁叶茂,生命力十分旺盛。它们不仅生长在村庄旁边,还生长在悬崖边,半山腰,贫瘠的大路边,成为一个地方的〞地理标志〞,成为人们儿时和乡情的记忆。


       在几年前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马向阳下乡记》里,有一个马向阳以身护大槐树的情节,场面十分感人。大槐树跟黄桷树不是一个品种,但它们的乡情的象征意义是一样的。有钱人想用钱这玩意儿将它移走,运进城里,这不仅是将它们从人们的视线中抹去,更是残忍地将它们从心们的心底抹去。马向阳往大槐树下一站,他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就陡然高大起来。


     《马向阳下乡记》里发生的〞大槐树命运之争〞,其实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是一段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十分贫穷落后的写照。这样的事在各地农村都或多或少发生过。只不过《马向阳下乡记》里的大槐树是幸运的,它遇到了马向阳,遇到了一个好的第一书记。


      这样的事情,在偏远的李桥镇也曾发生过,而正好笔者也亲自经历了,目睹了老黄桷树悲壮倒下的惨痛一幕。


       当时,笔者在《富顺报》社。一天,有知情人打电话来说,李桥镇川主村一组(组别记不确切了),有一棵上百年的老黄桷树,有村民将它卖了,很快就会被移走,希望能制止此事。于是,笔者被报社安排对此进行采访。


      从李桥镇新雨场镇下车,走一公里左右的路,就到了川主村一组,见到了那棵黄桷树,只见人们正在移树。但笔者不是马向阳,没能阻止钱的魔力下发生的事情,只能在《富顺报》上发了一篇记述其经过的稿子:《百年古树  轰然倒下》,怅然之情充溢在字里行间。报社副总编很有责任心和正义感,事情发生后,他还专门走访了县林业局有关部门,得到的答复是这种做法是允许的,规范性的叫法是〞移栽〞,不是毁树,而是对树进行更好的保护,为它寻找到一个更好的地方。这种说法能够让人理解,不就是农村穷嘛,农民没钱嘛,为了几个钱,就把在当地生长了一百多年,一直陪伴村民的黄桷树给卖了。钱有花光的时候,而黄桷树却从此离开了村民的生活,怎不让人心里空荡荡的!


      十多二十年过去了,村民的这种短视和愚昧,随着李桥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也渐渐远离了人们!李桥镇不仅经济发展充满活力,而且在摆脱愚昧、文明开化方面,更是大踏步向前!不仅有黑凼口农场牵头的农业生产联合体十分活跃,杜甫酒业大力打造李桥酒厂,等等。也有干部群众、志愿者自觉守护母亲河,在河边捡拾垃圾,不让河水在本镇受到损害污染变差。李桥镇不少的村,也有了〞马向阳〞,有了〞第一书记〞,年轻的第一书记走村串户,脚踏实地,在让村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也让自己得到锻炼,迅速成长起来,两者有机结合,实现了〞双赢〞。今年上半年,李桥镇还在全镇广泛发动各村民委员会,经过村民广泛讨论,订立了〞村规民约〞,向农村日益攀升的礼金和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红白喜事〞说不〞。李桥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现了崭新的气象,在向着新的目标迅猛前进,老黄桷树离开故土这样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


        王良炬  2019年9月4日  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