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肺到肾中的水,清者由督脉上升,经过项的冷却,将温度降下来才能入脑。这个水相当于烹酒是第一道,质量最好的给大脑。所以才有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接下来的清中之浊的水,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这个水在膀胱接受小肠火的烹烧,变成了一个类似热气球,火在底下不断的烧。膀胱本身可以留存400毫升尿液。进入膀胱的水,经过再次气化,其清者上升入肝,浊者变成了尿液排出体外。一旦小肠火力下降,就会出现小便异常,病就来了。 进入肝脏的水,其水之清者,由肝入心,木生火。水之浊气入胆成为胆汁,参与消化入肠道。 由小肠进入到大肠的糟粕和水,由于大肠下面的小肠之火不间断的燃烧。其中水之清者,经气化上升入肺。为什么?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大肠职司传导,赖肺气之肃降而排泄通达,反之,大便积滞不通也能影响肺气之肃降。进入大肠的水之浊者,随糟粕一起变成了粪便排出体外。 由膀胱气化和大肠气化产生的水,类似于烹调的调,变成了二锅头,分别入肝入肺,和营养成分变成了津液和化赤入血。人体就是这么奥妙,不会浪费一滴水。 中医治水,我们必须要全面了解认识中医的水是气化后的水。缺水?是气化出问题了。气化出现问题,引发的太多太多的疾病。 回头看上面开头介绍的一例病人,西医也是认为缺水,没有什么不同。但他们输进体内的是凉水,直接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有用吗?只能是加重病情。表面看,体重增加了5公斤,病人感觉要死了。这个进入身体的水,被身体很快排出去了。病人回到家,体重从35公斤下降到27公斤,这才请中医诊治。按照中医的治法,最终体重恢复正常达46公斤。 我们在了解了中医讲的水之后,才有可能知道现代医学为什么这个病治不好,那个病没疗效。急性病治成慢性病,慢性病治成终身疾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