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服药有10个常见的服药误区 可能影响药效发挥 值得警惕 1 把“1日3次”当成“三餐前后” “1日3次,饭前服用”,不意味着“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 “1日3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 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应有的血药浓度。 2 躺着服药 最好站着或坐着服药。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 3 干吞药片 一些患者为了省事,在服药时不喝水,而是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 这样一方面,可能损伤食道。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代谢后引起结石。 4 将药片掰碎或以水溶解后服用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 所以,除非医生特别吩咐或药物说明书上标明,否则不要这么做。 5 用饮料送服 牛奶、果汁、茶水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 6 对着瓶口喝糖浆 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喝糖浆。 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剂量,难以发挥最佳药效。 7 同时服多种药 多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甚至会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8 喝水过多 服药后喝水过多会稀释胃酸,不利于对药物的溶解吸收。 9 服药后马上运动 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 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10 服药期间不注意饮食禁忌 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效,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如服止痛药后喝酒可能伤肝。 这些用药误区 可千万别再踩了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