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人机产业前景如何? 请听行业大咖“金山论道”

 369蓝田书院 2019-09-04

民用无人机产业迎来“黄金时代”了吗?

无人机不需要飞手就能实现全自动飞行?

AI(人工智能)和5G技术将如何助力

无人机产业“飞”得更高?

在前天举行的华东无人机基地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

无人机领域的大咖们齐聚金山,

坐而论道。 

未来10年“黄金时期”

全国无人机协会合作互助联盟理事长、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民用无人机在国际市场占有“半壁江山”,国内的民用无人机市场潜力十足,目前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已经形成了大约2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或超200亿元。民用无人机是否迎来了“黄金时代”?杨金才指出,未来10年是无人机发展的黄金时期。

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民用无人机产业产值将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

杨金才认为,民用无人机最大的市场在于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如警用、消防、测绘、植保、巡检、气象等,占到总需求的 80%。目前,工业级无人机需求超过十万架,消费级无人机需求超过百万架。农业植保、电力巡检、油气管道巡检、国土测绘和警用5项年均潜在需求40 亿美元左右。杨金才还提出, 无人机航拍市场才刚刚打开,发展潜力惊人。未来3~5年,多旋翼无人机作为航拍,将会迎来需求“井喷“,市场空间将会快速打开,并且市场需求巨大。

协同推进产业发展

民航局空管办总协调人杨非在发言中指出,截止2019年6月30日,国内无人机实名登记33.7万架。截至2019年5月23日,已颁发无人机驾驶员执照50569本。截至2019年5月23日,共有5378家企业在线取得无人机经营许可证。

尽管近年来民用无人机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整个行业仍面临诸多问题,产业良性发展需要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等协同努力。为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航空生态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持,民航局做了大量工作,如开展无人机与客机碰撞试验,建立了无人机与ARJ21机头、平尾和风挡的数字结构模型,并下发了违规飞行处置程序,规范应急处置程序等。为推动行业法规完善,民航局全面参与推动国家层面的立法和28部门联合工作机制,目前《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已经进入报批流程。《轻小型民用无人机飞行数据报送及管理规定》拟以咨询通告颁布,已面向行业、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杨非表示,未来应在空域、空航等方面加强社会管理和行业管理的结合,在社会公共安全的基础上,扩大社会无人机监管,民航局与行业协会合作实现协同管理,促进行业良性发展。据介绍,深圳地区已进行无人机飞行管理试点,释放适飞空域,适飞空域占深圳面积约60%,不审批即可飞行。

先进技术为产业赋能

这两年翱翔在城市上空的无人机已逐渐从人们的愿景走向生活应用,AI(人工智能)的发展已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两者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上海复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曹亚兵指出,现如今大部分无人机应用都是通过飞手操作,然而飞手长时间作业工作强度很高,非常辛苦,对此,复亚公司研发了全自动飞行系统,通过“AI+自动化+云计算”,无需现场值守,就可实现远程一键飞行,无人机可全自动、自主作业,从而减少人员的投入。以电力巡检为例,自动飞场首先获取需要巡检的杆塔和电力线的三维模型点云图,通过巡飞平台系统,在模型上标记要巡检的目标,系统即可自动规划出无人机的最佳飞行路径和飞行角度,借助AI算法,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可实时调整姿态及拍摄参数,获得精准清晰的拍摄画面,自动飞行系统目前已在电力巡检、航道巡逻、交通巡逻等领域试用。

中移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蒋亚佳表示, 5G网络技术与无人机行业需求天然匹配,其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特性有助于破解低空监管、应用难题。无人机作为“低小慢”航空器,受通信手段制约,“看不见”“管不着””传不了”限制其发展,5G技术为可为其“加速”。中国移动正努力构建边、云、网、端5G网联无人机体系,携手产业链打造一体化解决方案。正持续推动飞联网基础网络升级,打造低空-高空的立体网络覆盖能力,满足航空器连接需求。全面开放平台、通信、运营、5G等核心能力,定义行业通信服务标准,推进行业发展,为企业、开发者提供能力开放接口,提供高扩展、可视化定制应用及运营服务。

智造金山

公众号:智造金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