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在银行做一个小小的理财经理。 那时候市场还不好,买了基金的客户,无论是定投还是一笔买,都很少有赚钱的。 而我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会去买基金或者股票。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14年年底,那个时候券商股突然雄起了,开始每天不明缘由地涨停板,带动着牛市第一波行情,就这样开始了。 而基金的行情真正开始是在14年的12月。 那个时候随着券商股的启动,慢慢地有许多客户来我这问:你们这能开证券户吗?佣金怎么算的? 也渐渐地有许多客户不再谈基色变,开始把手里的理财一点一点变成基金。 12月的时候,有一只新基金首发,当时有个客户一来就买了几百万,为了方便跟踪客户的资产情况,我自己也跟着买了几千块。 在15年3月的时候,那个客户的基金获利了60%。 我们当时都惊呆了,假设客户投入200万,那么三个月就赚了120万,这暴利简直无法想象! 我和我的同事们开始陷入了一种疯狂买基金的状态。 只要一发工资,把生活费空出来,其他的钱全部都买成基金。 一开始买蓝筹的,后来嫌弃涨得慢,不停换仓,换仓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买上了创业板的基金。 当时我们同事里有一个年龄最小的,她一惯生活节俭,投资也十分保守。
牛市的日子过得是如此惬意,我和同事们每天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早上打开app看账户余额变动,有种包租婆每天收月租的感觉。 很多炒股的客户抱怨自己的股票涨得慢,别人的股票又涨停板了。 我对炒股的客户说,假设您买5只股,那要5只股票都涨停,您今天的收益才有10%。 但是如果您买成基金,按照现在的市场,过往每天收益都是四五个点啊! 客户说,是是是,还省得自己盯盘瞎折腾,来,给我满上基金。 那个时候也不停地会有新的基金发行,每天在微信朋友圈上发一条广告,客户就会自己跑来买基金。 新基金动不动一募就上百亿,客户在赚钱,我们也在赚钱。 证券营业部的门口排起了长队,和尚去证券公司开户,卖菜的在炒股票,大妈们每天准时蹲点证券营业厅…… 车上、路上、办公室里,每个人都盯着自己手机里红红绿绿的界面,生怕分分钟错过了几个亿。 大盘的点位一路创新高,然而在高点位上人们没有恐惧,只有亢奋。 在5000点时,加仓简直太容易了。我有70%的仓位,都是在6月份加上去的。 2000、3000点的时候再看看,到了4500、5000点时,感觉每个人每天都在捡钱,自己再不上车就来不及了。 于是赶紧连滚带爬、倾家荡产地冲上去,看不到杠杆,看不到泡沫,看不到风险。 各类后市观点里面也是一片喜气洋溢唱多的气氛,
我不禁感叹:这就是牛市啊! 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6月到来,那个日子也如期而至。 我还年轻,为什么要我见证这么多历史? 相信很多亲临一线奋战的人们都忘不了那个月是怎么过的:安抚客户到无言以对,寄望救市到心如死灰。 刚开始跌的一个星期,每个人都不相信金融风暴来了,包括我自己。 我们不停地翻着市场上的各种观点,尝试给客户,也给自己给出一个下跌的理由。 当然,这个时候没有人相信股灾来了,大家都还是坚定看多的,毕竟,看空是有风险的嘛。
在大跌的第二个星期里,客户开始变得急躁不安,我们也开始慌了。愤怒的客户每天都会打电话来质问,什么时候才会涨,调整怎么还没结束。 我的很多同事晚上开始失眠,有被客户打电话来骂一两个小时的,有被客户当面斥责到哭的。 就在这个时候,救市的出现给了我们一种久违的希望。就像在狂风暴雨里突然找到了栖身之所。 我们开始给客户讲政府的救市决心是如何坚定,救市的力度是多么的前所罕见,然后拿出自己亏得一塌糊涂的账户给客户看,表示我们正在等待救市效果的来临。 我们开始打电话让客户把基金都赎回,我问了许多人的意见,这些人里有其他同事,有研究员,有各种潜水的炒股大佬,大家不约而同地看空。 于是,我自己也默默地在手机上点了赎回,赎回了我那些亏了50%以上的创业板基金。 我那个要求保本高收益的同事也割了肉,她没有告诉我们她亏了多少,只是每天更加勤奋地在工作了。 看着账上可怜的那点钱,突然有种解脱了的感觉,我安慰自己:等到了底,我再进去。 赎回的第二天晚上,听说突然有了救市资金进场。 大盘开始了连续一个月的反弹,很多股民们又恢复到了亢奋的状态。 鱼的记忆只有7秒,而三根阳线,就能改变中国股民的人生观。 我、同事、客户,全都不约而同地割在了地板上,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 虽然我觉得大盘一定会反弹的,虽然我也不觉得漫长的熊市要就此开始了。 但是每个人都在看空,大盘每天都在跌,而我还站在一线,这种压力是无法想象的。 最后赎回的那一刹那,我仿佛终于解脱了。 然而,造化总是如此弄人,你真正崩溃的那一刻,恰恰就是黎明到来的那一刻。 客户纷纷打电话来抱怨我们为什么要让他们割肉,怨气的程度不亚于三周大跌时。 一个星期后,确定市场企稳了,我痛定思痛,开始买入国企改革的基金追反弹,企图挽回失地。 最高的时候,赚了大概10%左右,我觉得这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有一瞬间,我甚至幻想我能够回本。 然而在8月18日,A股又跟我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大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七连杀跌,跌出了8年最大跌幅,7天整整去了一千点。 更可怕的是,外围国际市场也在跟着跌,很多人担忧:是不是金融危机要来了? 还好外围股市没有A股这么脆弱,跌了几天就很快企稳了。 但A股在大家坚定认为的3300铁底破了的那一刻开始,所有人都不敢预测底究竟在哪里。 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亏损,这次算上曾经“赚过”的,亏损程度达25%。 在市场的一片看空中,我又在考虑是否需要减仓。 更可怕的是,我担心6月重现,那么如果早点止损,会不会比较好? 好巧不巧,这轮领跌的恰好是国企改革和军工。 在我征询了一圈意见之后,我终于决定赎回所有国企改革基金的份额。 赎回之后,大盘又继续跌了一天,那个时候我是庆幸的。 然而,大盘在第二天就开始强势反弹,我,又倒下了。 炒股也好,基金也好,其实考验的是人心。 回过头来冷静想,我至少有三种非常简单的方法是可以避免产生这样高达65%的资金损失的。 这样虽然躲不开下跌的损失,但是也能顺利地抢到反弹,反弹之后冲高加仓,其实会加剧损失的程度。 而且现在都讲究长期价值投资,抱个几年,估计情况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简单来说,不要掏光家底去投资权益类产品。 假设你有10万块,你把10万块都拿去买股票基金,和你只抽1万块来买股票基金,你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 剩下的钱,买买债,买买货币基金,不要有赌徒的心理。 怕自己手痒的,可以买封闭式基金,赎不出来,就不用剁手了。 既能存钱,也能平滑股市波动。 我有个同事一直以来都坚持每个月做定投,6月底的时候她晒出账户看,大熊市里,只有定投还是赚着钱的。 因为承担你账户60%损失的,只有6月投的那些份额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