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瓦伦西亚艺术科学城——卡拉特拉瓦

 建材U选 2022-01-13

提起西班牙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1951~),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是其特殊的、以结构表现为特征的建筑形式。卡拉特拉瓦拥有工程师和建筑师的双重身份,他的设计以加入建筑因素的桥梁结构以及加入结构表现的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巴塞罗那、威尼斯、都柏林等多地的桥梁,也设计过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等处的火车站。

西班牙瓦伦西亚的艺术科学城即是卡拉特拉瓦所设计的大规模建筑群。建筑群坐落于原流经瓦伦西亚市的杜利亚(Turia)河床。杜利亚河因泛滥早已被引导到城外,原来的河床被建设为艺术科学城以及其他项目。艺术科学城由三个部分组成——天文馆、菲利佩王子科学馆、索菲娅王后艺术馆(歌剧院)。项目东侧为海洋公园,为著名的西班牙结构兼建筑工程师菲利克斯·坎德拉(Felix Candela 1910-1997)设计。

瓦伦西亚科学城鸟瞰图,从左至右分别是歌剧院、天文馆、科技馆,公路东侧则是海洋公园等。

从建筑组群东侧看科学馆、天文馆、艺术馆(由近至远)

基于其结构设计的背景,卡拉特拉瓦的设计带有明显区别于常规建筑师的结构表现色彩。从他的作品来看,他的设计灵感多来源于自然,植物、动物根茎、骨骼、羽毛等等均是其师从的对象。

索菲娅王后艺术馆(歌剧院)


索菲娅王后艺术馆于2005年建成,内部有4个表演区,能表演交响乐、芭蕾和戏剧等,也可作为露天演出场所。

建筑主要由两片不完整的薄壳覆盖,远看总让人感觉有点古怪,令人联想起不知名的海洋生物或者是外星来物,也让人无法说喜欢或者不喜欢。

远看艺术馆,是外星来物?还是海洋动物?

天文馆


1998年竣工的天文馆如同水滴形,也有“眼睛”的寓意。球形的IMAX天文放映馆被覆盖在一个水滴形的拱罩下,罩长110m,宽55.5m。建筑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其如同眼皮开合的玻璃墙体开启结构。

除了独具特色的开启机关外,应该说天文馆是建筑组群中让人感觉最为舒适、没有过度夸张的单体建筑,究其原因,体量相对较小以及功能相对单一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

从东侧看天文馆,主要入口在水面下的负一层。

从东南侧看天文馆,下部玻璃墙为对折式开启机构。

菲利佩王子科学馆


科学馆体量巨大,长度达241米,宽度达104米。设计灵感更像是来源于动物的骨骼。由于其巨大的体量,重复排列的构件繁多,让人感觉有过于繁杂之感;同时,对形式、结构表现的过于重视总让人感觉有过于“炫耀”技术之感。

虽然从结构受力来讲有其合理性,但毋庸讳言还是显得过于夸张,有“为了结构表现而表现”之嫌。

科学馆与南侧的植物园平台(平台下为停车场)间设计了超大尺度的景观水池,整体环境显得过于恢弘,总让人有“中国式“”大而无当”“好大喜功”的感觉。

室内空间同样尺度巨大,与实际功能相比,同样有“过于宏大”之感。主要空间设计应该说还是较有特色。

由于项目体量以及功能的原因导致设计工作量巨大,同时由于对形式的过分追求,室内空间展现的细节有许多不甚完美甚至是败笔之处。可见即使是大师也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成就“经典”。

卡拉特拉瓦与高迪的比较


同样是师从自然,提起卡拉特拉瓦就不得不提另一位更为著名的西班牙天才大师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 i Cornet,1852-1926)。很明显,更多依赖于现代技术的现代建筑师完败于没有电脑辅助设计年代的天才建筑师。

卡拉特拉瓦更多的是以结构作为其表现的媒介,很多时候为了适应现代建筑技术,更多地使用了“copy”、“array”等命令,让人感受到看似丰富下的单调。而高迪的作品理性与浪漫交织,更强调感性、更富于手工的灵动性、浪漫的创造性。

尺度宏大、看似丰富实则单调的植物园上构架

艺术科学城南侧沿路的墙体上深蓝色的雕塑状通风口(植物园下的停车场)同样是仿生设计的结果,但单元缺乏细节、美感,且简单的重复量大,给人一种粗制滥造之感,与高迪作品的灵动性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高迪设计的“米拉公寓”屋顶风道、楼电梯间等采用的雕塑化处理,充满了想象力,完全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杰出典范。

高迪“圣家族教堂”整体模型——“重复之中的变化,变化之中的统一”,完胜电脑时代的简单“copy”、”array“。

当然,除了对于重复中的变化缺乏完美的把握外,或许也是因为体量过于庞大设计师心有不逮。这组大规模的建筑群虽然特色明显,但或许是过多的重复、过多的变化总让人感觉过于繁杂,看似丰富却又透出单调。

相反,卡拉特拉瓦设计的一些小规模建构筑物倒是让人感觉把握更为精准,结果也更为合理精彩。

艺术科学城东侧的桥梁相对过于功利化的普通桥梁更值得玩味,设计的“度”也是把握得较为得当。

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世贸中心的地铁出入口同样是一个精彩的、把握得恰到好处的作品。飞鸟状雕塑化的形式在一片几何形高楼大厦中凸显出来,成为枯燥环境的最佳调节剂。

设计中对于“度”的把握是建筑师终身需要揣摩的内容,即使一些声名显赫的大师有时也因为各种原因设计作品不能尽善尽美。对于大师的作品,我们不应该为其声名所慑,还是应该更为客观地去分析、学习,得出合理的、有用的判断。

(对于建筑师、建筑师的作品的分析评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同样希望读者持批判态度对待。)


本文作者褚智勇,东南大学建筑系工学学士,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曾著有建筑材料与构造类畅销书《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如认可本文内容,请转发给更多需要的人士!


“建材U选”网站:WWW.BML365.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