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很多时候大家对此习以为常,但却不知道,这些数据从产生到最后作用于生活中,在背后经过了很长的产业链条。 (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正文共:1232 字 阅读时间:4 分钟 题图:资料图 经历了很多个环节,而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黑灰产窃取数据的“黄金宝地”,有些从事黑灰产的人甚至会通过各类技术手段直接窃取信息。 信息泄露与你有什么关系?关系大了! 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当前超过90%的电信诈骗,来源于个人信息的泄露。不法分子利用泄露的信息,不仅能从中寻找更容易得手的“猎物”,更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得受骗人的信任,提高诈骗的成功率! 根据目前一些曝光的案件来看,个人信息一般是这样被获取的: 1、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攻击、恶意电话、短信钓鱼、非法软件、病毒攻击等方式来盗取信息; 2、一些企业或内部员工随意保存客户信息、未及时加密或销毁客户信息,甚至利欲熏心,把用户的隐私信息非法泄密,贩卖牟利; 3、用户自己没有把信息保护当回事,疏忽管理、过量提供、随意泄露甚至随意丢弃(快递单等)。 (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可以看出,信息泄露固然有犯罪分子的原因,但是使用了个人信息的企业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更不用说自己——每个人作为自己个人信息的拥有者,更应该负起这个责任。这里就分享一些如何保护个人的信息的经验吧! 1、 谨防钓鱼网站 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验看登陆的网址,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谨防钓鱼网站,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2、 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等票据 快递单含有网购者的姓名、电话、住址,车票、机票上印有购票者姓名、身份证号,购物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因此一定要妥善保管,丢弃时一定要保证损毁含有个人信息的部分。 3、 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 现在在很多地方办理业务都需要使用身份证复印件,但这些机构不一定有能力保护好你的信息,因此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XX用于XX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防止万一泄露,被犯罪分子利用的后果。 4、 不在社交网络中透露个人信息 在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真诚很宝贵,所以要留给信任的场合信任的人。 5、 微信不要加不明身份的好友 晒照片时,一定要谨慎,不晒包含过多个人信息的照片,必要时设置分组来分享照片。 6、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 参与此类活动前,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并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7、免费wifi易泄露隐私 在需要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或进行交易行为时,应避免使用公共场所的无线WIFI,改用数据流量。既然走出了家门,就多抬头看看真实的世界,老捧着手机对脖子和眼睛都不好。(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大数据时代,信息和隐私的守卫变得越来越难,边界也变得日益模糊和难以取舍。囿于信息不对称,有时候信息的失守,比你想象得要严重。 这其中,使用数据的机构固然要承担责任,但作为用户,平时要更加注重个人信息的保护,毕竟信息泄露的恶果,是损害每一个人的根本利益的。
|
|
来自: 昵称RPKvyRhg > 《生活常识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