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 起 2007年至今,我在社区从事一线慢病管理工作已11年有余。11年的慢病管理工作让我从当初对慢病管理感到困惑,再到现在对慢病管理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信心和梦想。 作为一名护士,在社区医院能有所作为,我感到无比幸福! 医院进修感悟慢病管理 提及我对慢病管理的热情,首先我要感谢 2012年,我在杭州老年病医院进修的那半年。 我所在的病区收的大部分都是慢性病伴有严重并发症的失能病人。53张床位,天天住满。医生护士都很辛苦。我们的任务就是让那些病人活着。但是病人的生命质量指数很低。 看到病人的生存状况,我很同情。他们有求生的欲望,但是改变不了宿命。失能是很残忍的字眼。 每当上早班的路上,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念想就会蹦出来,于是白天就拼命去照护病人。下了前夜班,守门大伯开门的时候,猛吸几口新鲜空气,逃离监狱的感觉。 那段经历,是我的人生财富。由此,对于健康,对于失能,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回到社区医院,我认识到慢病管理工作的意义。 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 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我坚定了我的梦想:让我所管辖的居民因我而存在,因我而健康。选择做一个简单善良的人,探索慢病管理之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回到慢病管理岗位后,我仔细观察了慢病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条例清晰,内容也很全面。只要我们按着系统一步步脚踏实地去做,就能很好地完成政府对我们的考核。 我认为这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要求,回报就是我们能准确收集到慢性病人的信息,熟悉病人。 政府给了我们完善的系统,给我们工作提供了最大的方便。 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我们努力地在做慢病工作,慢病防治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高血压管理心得 就高血压而言,患者患病知晓率不到40%,患病管理率仅约1/4,管理人群服药依从率约60%,血压控制率约50%。全国40岁以上成人高血压年发病率约3%,脑卒中至少700万。 我国每5个成人中至少有1人患高血压病。慢病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有人认为慢病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考核指标高,专项资金较少,管理未见成效。难免部分慢病管理人员存在浑水摸鱼,滥竽充数,应付考核的现象。 慢病问题是国际难题,现在没做好不代表没有办法去做好!既然是必须要走的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总有一天我们的慢病管理工作能够突破瓶颈,让政府和百姓满意。 我在平时工作中比较注重融入中医适宜技术方面的宣教。我所管辖的社区里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比较排斥服用降压药,认为吃上就要终身服药。有部分患者则过分依赖药品,对生活方式的调节重要性却很漠视,缺乏改变生活方式的信心和能力。 对于一级高血压及血压处于正常高值相对安全的病人,除去一般戒烟,饮食,运动指导我教他们进行穴位按摩,如耳后降压沟,中府,太冲,太溪等穴。 实践表明:一般人群半个月就能看到效果,坚持2个月左右高低压分别可以降压10个单位左右。 我们社区现有十多位居民坚持通过穴位按摩,一年多时间,达到平稳降压,不用服药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高血压防治方面安全,有效,居民认可度高,在慢病管理工作中应该提倡。 二级及以上高血压病人应提倡规律服药平稳降压,达到预防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目的。我们社区有位55岁男性病人,每次来卫生站脸都潮红,测量血压都达到160/110mmHg,规律服药。他每次都以想不通的眼神问我,奇怪,我吃药的嘛,天天吃的嘛,这怎么就降不下来呢。我说,你是不是夜里没有睡好觉。然后他告诉我说,每天夜班,做保安,白天也做保安,但身体感觉还好的嘛。 我很震撼!在杭州,相对富足的郊区居民,他们不缺钱,不缺诊治,缺的是预防慢病的知识,以及改变不良行为生活习惯的能力。我们慢病管理工作者这时候就需要观察细致,找出最根本的慢病相关危险因素,必要的时候上门进行生活跟踪,观察居民生活,心理情况。 2014年开始,杭州开展居民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我们将慢病患者或者有慢病倾向的家庭签约进来,进行系统管理。政策的支持,就是我们实现慢病管理梦想的坚强后盾。 健康管理三部曲 健康管理有三部曲: 一、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健康状况的检测和信息收集。 二、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健康风险的评估和健康评价。 三、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和健康促进。 其中干预是关键,促进则是目的。目前的慢病管理第一步和第二步都做了,但干预没有做好,缺乏良好完善的干预适宜技术,缺乏训练有素的慢病管理人才。 ![]() 我的慢病管理规划 我的慢病管理梦想之路逐渐清晰: 1.依托政策的引导,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管理模式,脚踏实地做好慢病管理工作。 2.发挥健康管理师所学健康教育干预方法,运用”知信行”健康相关行为改变模式达到真正实现健康促进的目的。 3.宣扬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运用中医适宜技术防病控病治病。 4.寻找合作伙伴,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打造健康社区。 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不断学习和实践,大家一起努力,相信能改善慢病管理的现状,突破瓶颈,实现梦想。 本文来源 慢病界约稿 感 谢 杭州市拱墅区半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塘卫生站 王永雅 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