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陶瓷环保修复 商业修复 无痕修复

 李海英工作室 2019-09-04

      在中国,古陶瓷修复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景德镇陶录》中记载了景德镇陶工粘合碗盏的方法:“粘碗盏法,用未蒸熟面筋如筛,净细石灰少许,杵数百下,忽化开入水以之粘定缚牢,阴干。自不脱,胜于钉钳……”《景德镇陶录》卷八。建国后,古陶瓷修复技术逐步纳入文物保护科学的范畴中去。


 古陶瓷修复遵从的原则:
      1.可逆性(即对文物实施的所有干预性操作均能被安全解除)。
      2.相容性(直接与文物接触的保护修复材料必须与器物的原材质相容,并不会互相排斥或者破坏。
      3.稳定性(引入到文物内的材料要尽可能长久保持其特性)。
      4.最小干预性(保障干预操作尽量少的影响文物采集及其承载的信息)。
      5.美学性(即修旧如旧。修复后看不出修复的痕迹,让文物恢复其原有的生命和活力)。

      与传统古陶瓷修复相比,环保型修复方法无异味,不会带来空气污染。操作空间灵活,可在专业工作室、也可在家中、写字楼等采光充足的场所操作,对工作环境要求度低。2018年国家文物局科技专家组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专家,对古陶瓷环保修复的理念给予了高度认可。
     北京收藏协会古陶瓷修复研究会会长、环保修复倡导者李海英老师开展“古陶瓷环保修复”的课程,践行环保修复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修复人才。

     李海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注册艺术品-古陶瓷鉴定评估师(ICAACA)。无锡青花磁场.古陶瓷研究会古陶瓷修复顾问,海上瓷林古陶瓷修复顾问,山东省肥城市文物鉴赏协会古陶瓷修复顾问,中国旧货业协会文化艺术品委员会、中艺藏(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古陶瓷修复专业高级讲师,北京收藏家协会古陶瓷修复研究会会长。

一流博物馆修复经验
      多次参加故宫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景德镇陶瓷修复与研究中心,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等的古陶瓷修复。

融汇贯通的修复技法
      早年拜上海的陶瓷修复高手于爱平老师为师,也曾得到文物修复权威专家周宝中,古陶瓷修复大师蒋道银老师的指导。修复技能创新守正,精益求精,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古陶瓷修复专家。在瓷器的纹饰、发色、画法等技艺方面,与国内知名书画大师保持经常性的交流探讨。
      古陶瓷修复中的两种技法:笔涂技法和喷枪技法,无论单独或交叉使用,都能够运用自如。

环保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李海英工作室联合国内外专家,试验、研发、引进国内外古陶瓷修复专用材料,贯彻环保修复的理念,秉承污染最小,环境友好的修复原则。
      这些修复材料广泛应用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景德镇陶瓷修复与研究中心、上海博物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航海博物馆、湖北省文物信息交流中心、安徽省古陶瓷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江苏文博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灵武博物馆、云南个旧博物馆、内蒙河套文化博物院、宜兴博物馆、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绵阳市文物管理局、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黑龙江鹤岗市博物馆、 泰州市博物馆、景德镇古陶瓷研究中心、景德镇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河北东方学院、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各大博物馆、考古所、学校及专业修复室。

国内长期合作机构:
    ● 上海俊豪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 复旦求是学院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研究中心
    ● 香港鉴宸文物艺术品教育培训集团
    ● 上海开放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