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诒三 | 《论语》“君子有三戒”章索解

 zqbxi 2019-09-04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以上一章,有几个关键字词,有的前人没有很好解释,有的是以往的解释尚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斟酌。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联系词语意义的历史层次、句法特点和文字形体讹变等因素,进行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一、血 气 

“血气”一词,是本章议论的主题和关键,但是历来《论语》注本很少进行专门解释。朱熹《论语集注》:“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阴而气阳也。”[1]如此解释,未免玄虚。今人典范的《论语》注本如杨伯峻《论语译注》和孙钦善《论语本解》的译文中,“血气”一词没有翻译,“血气”究竟何义,我们认为,尚有探讨和明确的必要。

《说文·皿部》:“血,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血”的本义是祭祀时,盛在祭祀器皿里的血液,后来泛指人和动物的血液。如《左传·成公二年》:“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由于生命的关键在于“血液”,所以“血”指生物的“生命、活力”,《论衡·论死》:“血者,生时之精气也。”

《说文·气部》:“云气也,象形。”“气”本义是云气,引申指空气、气象等,也指人的生命体现:呼吸。《礼记·祭义》:“气也者,神之盛也。”郑玄注:“气谓嘘吸出入也者。”[2]由于“气”往往指一种不易把握的虚的东西,所以,“气”用于人,常常偏向于指人的精神方面。《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他有“气质”“志气”“勇气”“傲气”“灵气”等词。

“血气”连用,是一个词组,“血”指生物的物质基础方面,可以理解为“生命和活力”,“气”倾向于指生物的精神方面,可以理解为“性情和精神”。

夏,楚子庚卒,楚子使薳子冯为令尹。访于申叔豫,叔豫曰:“国多宠而王弱,国不可为也。”遂以疾辞。方暑,阙地,下冰而床焉。重茧衣裘,鲜食而寝。楚子使医视之,复曰:“瘠则甚矣,而血气未动。”乃使子南为令尹。(《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左传·昭公十年》)

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荀子·非相》)

以上《左传》和《荀子》中的几例“血气”和《论语》中的“血气”,意思应该是一样的,不是指具体的“血液”和“气息(呼吸)”,而是抽象概念,指动物生命的物质基础和依据,大致可以理解为“精力、活力”,《汉语大词典》解释《左传》中的“血气”一词,是“指元气、精力”[3]。除此之外,还指人的自然生命的人性表现,大致可以理解为“心性”“性情”等,《汉语大词典》解释以上《荀子》中的“血气”是“气质,感情”。

我们联系以上例子,结合《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把《论语》中的“血气”解释为“活力和性情”。

二、戒之在色

古代训诂学者都没有对“色”单独解释,一般理解为“美色”或“女色”,这种解释可以从今人的权威注本看出来,“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便要警戒,莫迷恋女色。”[4]孙钦善《论语本解》译为:“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未发育定,应该戒忌的在于女色。”[5]

但是,把“色”理解为“美色”或“女色”,在“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一句中,“戒之”的“之”,显然是指“血气”,如果直译,应该是“警戒血气在女色方面”,并不是要“警戒女色”,即是说,“美色”和“女色”并不是“戒”的对象。所以以上所引两家的翻译,无形中是把“女色”作为“戒忌”的对象了。

要准确理解这句话,我们应该联“戒”和“色”在古代的意义才好。

先说“戒”:《说文·廾部》:“警也,从廾持戈,以戒不虞。”“戒”本义为“防备、警戒”,《周易·萃卦》:“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孔颖达疏:“修治戎器,以戒备不虞也。”[6]引申为“准备”,《诗·小雅·大田》:“既种既戒,既备乃事。”朱熹《集传》:“戒,饬其具也。”[7]又引申为“告戒”,《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可见,“戒”的意义主要是“防备、警戒”,也就是“警惕”。

至于“色”,《说文·卪部》:“色,颜气也。从人,从卪。”“色”在汉语中本来是指“颜色”,《尚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引申指人的脸色、表情,《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史记·商君列传》:“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后来引申为指“美色”。《谷梁传·僖公十九年》:“梁亡。自亡也,湎于酒,淫于色,心昏,耳目塞。”

《左传》“色”共17例,其中指“脸色”(如“忧色”“怨色”等)的8例,指“颜色”(如“五色”等)的7例,指“美色”仅2例。可见,在《左传》等先秦文献中,“色”主要的意思是“脸色”“表情”。

那么,“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应该翻译为:年轻的时候,(一个人)的活力和性情都没有稳定下来,这个时候应该警戒它表现在脸色上。

这个意思是夫子教育年轻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欲,要“喜怒不形于色”,这既是养生之道,也是为人之道,更是处世之道。这也是针对年轻人不够成熟,容易受外部世界刺激的影响,喜怒哀乐表现强烈的弱点而发的。

另外,《淮南子·诠言训》:“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暴强,老则好利。”有些学者认为,《淮南子·诠言训》的这句话,本于《论语》“君子有三戒”,那么,“少则猖狂”对应“戒之在色”,就是说,《淮南子》编著者认为,“戒之在色”是针对“少则猖狂”而发的,“少则猖狂”可以解释为年轻人容易激动、轻浮外露、不够稳重等,“猖狂”应不可解释为“好色”。

儒家很注重人的外表,“喜怒不形于色”“不动声色”也就是内心的喜怒哀乐不轻易表现在脸色上,是稳重和矜持,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罕》)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周书》数文王之德,曰:“……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上之人所遇,容色为先,声音次之,事行为后。故望而知宜为人君者,容也;近而可信者,色也;发而安中者,言也;久而可观者,行也。故君子容色,天下仪象而望之,不假言而知为人君者。诗曰:“颜如渥丹。”其君也哉!(《韩诗外传》卷二)

以上几段文字,都是反映了先秦时期,对人的表情(色)、容止(貌)和威仪的要求。也就是对“色”的要求。或许可以作为“戒之在色”的诠解,即使是今天,那些情绪外露、嬉笑无忌的人,也给人一个轻浮和不够稳重的印象。

孔老夫子让人们“少之时”,要控制自己的“血气”,不要动辄表现在脸色上,是让年轻人多一些成熟和稳重。

三、戒之在得

“三戒”之第二戒“戒之在斗”,可以理解为:“警惕它(血气)表现为好斗。”对这句话的理解历来争议不大。至于第三戒“戒之在得”,又成为训释难点。

历来《论语》注解,多把“得”解释为“贪得”,最早提出这种解释的是汉代的孔安国,这一注解保存在梁皇侃《论语义疏》中:“得,贪得也。”[8]

后代的《论语》注译本大多采用这一解释,如:

梁皇侃:“老人所以好贪者,夫年少象春夏,春夏为阳,阳法主施,故少年明怡也。年老象秋冬,秋冬为阴,阴体敛藏,故老耆好敛聚,多贪也。”[9]

今人的注解大多沿袭这一解释。杨伯峻:“孔安国注云:‘得,贪得。’所贪者可能包括名誉、地位、财货在内。《淮南子·诠言训》:‘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强暴,老则好利。’意本于此章,而以‘好利’释得,可能涵义太狭。”[10]

如果把“贪”解释为“贪得”,是把一个单音词解释为双音词,古汉语中的很多单音词,可以用后来的双音词解释,比如“好(hào)”可以解释为“喜好”,前提是“好(hào)”和“喜好”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得”的基本意思是“得到”,没有“贪”的意思,把“得”解释为“贪得”,就把“贪”的意思强加在“得”上,后人依据这一注解理解“得”,把“得”翻译成“贪得无厌”“贪求无厌”,等于是偷换了概念,把“得”辗转解释为“贪”了,所以,“得,贪得”一训,难辞增字为训之咎。

也有学者的解释有些新意。如李泽厚:“老年时代,精力衰退,要警惕保守和贪婪。”[11]方骥龄:“得有足字义,戒之在得,亦可谓为戒之在足。盖年老力衰之人,每多保守自满自足而不求进取,亦不可不戒也。”[12]

李泽厚对“得”的翻译又在“贪婪”之外,加上了“保守”,方骥龄认为“得有足字义”,认为老年人“每多保守自满自足而不求进取,亦不可不戒也”,两家的解释都有新意,联系上下文,也让人感觉有道理。因为,孔子说一个人年轻“血气未成”时警惕什么,又说壮年“血气方刚”时警惕什么,到了老年,“血气既衰”时警惕什么?老年人的通病往往是安于现状,“保守自满自足而不求进取”,并不一定是“贪婪”或“贪得”。也就是说,两家的解释于文义颇谐,问题是:“得”怎么有“保守”义和“足”义,两家都没有提供论证。

我们认为:此处“得”当为“退”字之讹,《说文解字》中“得”小篆作“”,“退”小篆作“”,古文作“”,简帛文献中“得”有以下一些写法:

 简帛“退”有以下写法: 

其中的(得)和(退)字形很接近[13],有混写的可能。

在隶书字体中,“得”作(见《华山庙碑》“朱颉,字宣”)[14],“退”作“”(见《汉司徒掾梁休碑》“遐罻罔潜伏”,清顾蔼吉注:即退字,《说文》本作)[15]

值得注意的是:许慎在编辑《说文解字》时,把“得”和“退”都归入“彳”部,没有把“退”归入“辵(辶)”部,说明许慎时代,“退”字以“”“”为常用字形。

那么,“退”是什么意思?《说文·彳部》:“,却也。一曰:行迟也。从彳从日从夊。”看来,“退”的古义有“后退”和“行走迟缓”两义,在“后退”义基础上,引申出“畏缩不前”的意思:

《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刘宝楠正义:“[冉求]但虑其逡巡畏缩,而为之不勇耳,夫子所以进之。”[16]

“求也退”的“退”,是说冉求遇事退缩,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孔子鼓励他,“进之”之进,当为使动,是“使……进”之义,而“由也兼人,故退之”的“退”,也是使动,是“使……谦让”的意思。

这两个“退”“进”,都不是实义动词,都不是表示前进或后退的意思,都是指精神层面的“消极退让”与“积极进取”。

那么,如果“戒之在得”确为“戒之在退”,那就是说,人到了年老的时候,精力和性情都衰微了,要警惕精力和性情表现在畏缩和消极方面。

这样,孔子是要告诫老年人,老年之后,仍要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不能消极保守,畏缩不思进取。

这样理解,与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终身进取精神也是一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