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Satish Dhawan Space Centre)(SDSC),该设施最初名为斯里赫里戈达靶场(Sriharikota Range)(SHAR),是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运营的火箭发射中心。它位于13°43′12″N 80°13′49″E,是在安德拉邦东海岸的一个纺锤形屏障岛——斯里赫里戈达岛(斯里哈里科塔岛)。总面积约为145平方公里(56平方英里),沿海长度为27公里(17英里)。有一条路穿过布里格德泻湖(Pulicat)与苏卢鲁佩特镇(Sullurupeta)16号国道相接,往南连接南部约83公里(52英里)金奈市。于1969年被选为卫星发射站,该中心第一次发射任务是在1971年10月1日发射了一枚“罗希尼-125(Rohini-125)”型探空火箭。1971年10月9日和10日发射了三枚罗希尼-125型探空火箭,该发射中心正式开始投入使用。 于2002年9月5日被命名为“萨迪什·达万(Satish Dhawan)航天中心”(SDSC),以纪念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前主席萨迪什·达万。改名的原因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前主席萨迪什·达万在这一年去世,现在的名字正是为纪念他而取的。 该中心有两个可操作的轨道发射台,还为各种罗希尼探空火箭提供发射设施。有火箭卫星装配车间,静态测试和评估综合体及固体推进剂空间增压装置(SPROB),用于铸造和测试火箭。该站点还有建有遥测和跟踪的控制中心,液体推进剂存储和维修设施,管理服务部门等公共设施。 PSLV发射综合体于1990年投入使用。它有一个3000吨,76.5米高的移动服务塔(MST),其中包括SP-3有效载荷洁净室。 首次尝试发射一颗罗希尼1A(Rohini 1A)轨道卫星于1979年8月10日发射,但由于火箭第二级推力矢量控制失败,该卫星于1979年8月19日未能成功入轨。1980年7月18日成功发射了印度的第三颗卫星,也是印度的第一颗卫星成功发射。 该发射场的硬件设施现包括两个发射台,第一个发射台是位于印度斯里哈里科塔的火箭发射场,于1993年开始运行。它目前由ISRO的两个运载火箭使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和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另一个是2005年开放的第二发射台。这次发射的第一次发射发生在1993年9月20日,是极地卫星的首次飞行运载IRS-1E卫星的运载火箭。 截至2013年11月,第一发射台已有19个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1个失败,1个部分成功和17个完全成功)和3个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1个失败和2个完全成功)从这里启动。最新的一次是2016年4月28日PSLV-C33成功发射,载有印度第七和最后一颗印度区域导航系统卫星IRNSS-1G。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发表了关于此次发射的简短讲话。 第二发射台设施包括通过铁路轨道连接到火箭装配大楼(VAB),卫星组装大楼(SSAB),技术综合体-2(TC2),航天器准备设施,包括跟踪,遥测和远程指挥系统的测距仪器设施。第一次发射是在2005年5月5日由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载有地球观测-1卫星(CARTOSAT-1)和业余无线电卫星通信卫星(HAMSAT)。截至2016年,该综合体已经推出了9个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全部成功)和6个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2个成功,1个部分成功和3个失败)。 印度的第一个月亮任务,月船1号(Chandrayan-I)于2008年10月22日从这个发射台发射。最近一次发射是在2019年7月22日由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3型火箭(GSLV III)搭载的月船2号。 第三发射台用于未来的印度火箭,如统一模块化运载火箭,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III型(Mk III)和阿凡达RLV型(阿凡达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以及较旧的火箭,如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和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始建于2012年9月,目前还在建造中。 印度历年发射的运载火箭: 1963年,印度在顿巴建成了第一个火箭发射台,发射了第一枚探空火箭。 1975年4月19日,印度第一颗自制卫星从苏联的火箭发射场发射成功。 1980年7月18日,印度第一次用自制的运载火箭从本国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卫星成功,成为世界上第8个具有独立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 1999年年5月26日,印度第一次发射商业卫星。 2002年9月14日,自行开发的火箭超低温发动机在泰米尔邦的国家液体推进系统中心试验成功。 2004年9月20日,印度使用由俄罗斯提供超低温发动机的“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图1(b)型”将一颗1.95吨的“教育卫星”送入地球上空3.6万公里的轨道。继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日本之后,成为第六个具备使用超低温发动机发射对地同步卫星能力的国家。 2007年1月10日,印度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首个的返回式太空舱(468公斤)和3颗卫星,包括一颗印度自行研制680公斤的遥感卫星,一颗印度尼西亚56公斤的地球观测卫星和一颗阿根廷6公斤的小卫星送入太空。 2008年10月22日印度当地时间下午6时22分(格林尼治时间00时52 分),印度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发射升空,2009年8月29日,印度与 “月船一号”的通讯全部中断,当局表示决定放弃该卫星。 2013年11月5日印度时间2时38分(格林尼治时间9时8分),极地卫星运载火箭-XL C25(PSLV-XL C25)发射,2014年9月24日“火星轨道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是全球首个第一次尝试便成功入轨的国家。 2014年12月18日印度时间上午9时30分,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首次“轨道飞行器”( 飞船模块再入大气层实验)进行载人航天计划所用太空舱的无人飞行实验。 2017年2月15日,极地卫星运载火箭-C37(PSLV-C37)发射成功一箭104星创世界记录。 2019年7月22日,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3型成功发射“月船2号”,8月20日进入月球轨道,预计将着陆月球正面南极。 ![]() 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入口处 ![]() ![]() 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入口 ![]() 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入口处的卫星运载火箭模型 ![]() 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卫星图,2017年2月13日。 ![]() 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地图 ![]() 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位置图 ![]() 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博物馆 ![]() 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和 GSAT-7A卫星:车辆通过移动发射基座从车辆装配大楼运输到第二发射台。在从左到右的背景中,可以看到第二卫星装配大楼(SVAB),卫星装配大楼(VAB),固体物装配大楼(SSAB)和航天器整合大楼(SP2B)。 ![]() 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和 GSAT-7A卫星 ![]() ![]() 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 F11)和 GSAT-7A卫星在移动基座上 ![]() 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的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 ![]() 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第二发射台 ![]() 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第一节 ![]() 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第二节 ![]() 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组装整合正在进行中 ![]() 装配大楼内S200火箭移动到发射基座上的固定装置 ![]() 装配大楼内火箭的低温燃料筒 ![]() 装配大楼内陆球同步卫星3-D1型运载火箭的第一节 ![]() 装配大楼内等待安装的地球同步卫星3-D1型运载火箭 ![]() 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3-D1型 ![]() 吊装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3-D1型 ![]() ![]() 装配大楼内安装地球同步卫星3-D1型运载火箭阶段 ![]() 地球同步卫星3-D1型运载火箭移出装配大楼 ![]() 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3-D1型(GSLV-Mk III-D1)被移动到第二发射台 ![]() 地球同步卫星3-D1型运载火箭移到第二发射台 ![]() ![]() 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3-D1型在第二发射台 ![]() 安装GSAT-19通信卫星有效载荷 ![]() ![]() ![]() ![]() 装配大楼内GSAT-19通信卫星部件 ![]() ![]() 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3-D1型搭载GSAT-19卫星在第二发射台发射,2017年6月5日印度时间11时58 分在第二发射台发射。 ![]() GSAT-19卫星 ![]() GSAT-29通信卫星 ![]() ![]() ![]() 装配大楼内GSAT-29通信卫星部件 ![]() 装配大楼内陆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3-D2型 ![]() 用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3-D2型搭载GSAT-29卫星有效载荷整流罩在平板车上 ![]() ![]() 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3-D2型搭载GSAT-29卫星到第二发射台 ![]() ![]() 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3-D2型搭载GSAT-29卫星在第二发射台 ![]() 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3-D2型搭载高通量通信卫星(GSAT-29)在第二发射台发射,2018年11月14日印度时间11时38 分在第二发射台发射。 ![]() 印度海岸警卫队在英迪拉角西南114海里处捞起“飞船员模块再入大气层实验舱(CARE)”,于2014年12月18日印度时间4时在第二发射台发射。 ![]() 印度的火星轨道探测器 ![]() ![]() ![]() ![]() 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F08)在移动基座上 ![]() 第二发射台,背景是GSLV-F08火箭。 ![]() 卫星安装车间的GSLV-F08火箭(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F08) ![]() 卫星安装车间的GSLV-F08火箭核心级的喷嘴末端 ![]() 卫星安装车间正在整合GSAT-6A的有效载荷整流罩 ![]() 卫星安装车间正在整合GSAT-6A的有效载荷整流罩 ![]() 极地卫星PSLV-C11运载火箭在第一发射台 ![]() ![]() ![]() ![]() ![]() ![]() ![]() ![]() 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C11型 ![]() 极地卫星运载火箭C29(PSLV C29)在第一发射台 ![]() 极地卫星运载火箭C35(PSLV C35)在第一发射台 ![]() 极地卫星运载火箭C40型(PSLV C40)在第一发射台 ![]() ![]() ![]() 极地卫星运载火箭C42型(PSLV C42)在第一发射台 ![]() ![]() 极地卫星运载火箭C44型(PSLV C44)部件 ![]() 极地卫星运载火箭C44型(PSLV C44) ![]() 极地卫星PSLV C44型运载火箭在第一发射台 ![]() 极地卫星运载火箭C44型(PSLV C44) ![]() ![]() 极地卫星运载火箭C44型(PSLV C44)2 ![]() ![]() ![]() ![]() ![]() ![]() 极地卫星运载火箭C45型(PSLV C45) ![]() 印度第一台采用燃气发电机循环的C25低温火箭发动机 ![]() 印度的C25低温火箭发动机 ![]() ![]() ![]() ![]() ![]() ![]() ![]() 装配极地卫星运载火箭C46型(PSLV C46)
顿巴赤道火箭发射站(Thumba Equatorial Rocket Launching Station,缩写为TERLS),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经营,位于8°32′34″N 76°51′32″E,它坐落在印度南端附近的特里凡得琅,接近赤道,为大气研究的理想位置。 1962年,印度国家空间研究委员会(INCOSPAR)成立。随后决定考虑建一个火箭站。经过长时间的讨论,确定了该地建制。原址为喀拉拉邦的特里凡得琅机场附近的一个小渔村。 随后,印度政府于顿巴建设基础设施,除了建设,还于此进行一系列工程,如火箭的子系统修建等。于1963年11月21日发射了该国第一枚火箭。顿巴赤道发射站在过去的四十年中,承担设计和组织发射了一系列火箭。这里的正常发射面积约为两平方公里,该场地能够发射直径达0.56米的火箭。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卓越的火箭技术中心。 ![]() 顿巴赤道火箭发射站位置图 ![]() 顿巴赤道火箭发射站位置卫星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