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诈骗:男性受害者超六成

 361doc938 2019-09-04
网络诈骗:男性受害者超六成

法治周末记者 张贵志

突然有位“美女”加你为好友,对你嘘寒问暖,再把你拉入一个荐股群,交了几百万元“学费”,最后才发现群里除了你以外,都是骗子,那些为荐股师摇旗呐喊的“人”,很可能只是一台聊天机器。

8月6日,腾讯联合公安部、检察院等部门联合发布了《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2019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已经开始被不法分子用作实施犯罪、破坏网络秩序的工具。网络诈骗受害人男女比例分别为63%和37%,男性是女性的近两倍。

《报告》将诈骗类型分为交易诈骗、兼职诈骗、交友诈骗、返利诈骗、低价利诱诈骗、金融信用诈骗、仿冒诈骗、色情诈骗、免费送诈骗、盗号诈骗等10种类型。所有诈骗类型中,女性受害人数量仅在返利诈骗、免费送诈骗和兼职诈骗3种类型超过男性受害人;剩余7种诈骗类型男性受害人数量均超过女性,其中色情诈骗最为突出,98%的受害人为男性;交友诈骗次之,男性受害人为85%。

“桃色陷阱”

《报告》称,2018年12月,邹新(化名)出差到上海,一人正在房间里觉得无聊,发现有人添加他为好友,一看头相,是个“美女”,便欣然接受了。

“美女”开始主动跟邹新打招呼,没聊几句,两人便谈妥了“服务”价格。但“美女”提出,为保险起见,要预付200元订金。邹新通过微信支付200元后,等待了将近20分钟,“美女”称,已经到楼下了,让其支付100元的专车费。邹新又给其转了100元钱。怎料,“美女”在收到钱后又要求邹新把剩余的钱付清后才肯上楼见面。邹新提出当面给剩下的钱,与其交涉无果后,邹新要求退还预交的200元钱。不想,“美女”将其直接拉黑了。

邹新知道上当受骗,但也只能自认倒霉。

《报告》指出,色情诈骗的主要方式是利用男性易出现的“招嫖”心理,通过技术手段设置“桃色陷阱”,欺骗被害人先交钱再提供“服务”。此类诈骗作案门槛低,仅需一台手机就可作案,可以一人或多人作案;诈骗金额较小,作案人掌握了被害人的心理,即使识破骗局,也会因金额较小,紧张羞愧而不敢报警。

近日,武汉警方打掉的一个诈骗团伙则已不满足于小打小闹,而是以提供特殊服务为饵引诱受害人高额消费。

3月以来,武汉市江岸明曜君男仕SPA松闲馆连续发生多起因高额充值引起的纠纷报警。

报警人罗某告诉民警,去年12月,他在手机上看到一则“专供男士养生护理”的广告,便加了微信。随后,一名女客服发来语音称店里可提供特殊服务。罗某按照对方发来的地址,找到了明曜君男仕SPA松闲馆。

一名自称管家的年轻女子向罗某介绍,本店只对会员开放,充值16888元成为金卡会员就能享受特殊服务。刷卡支付了16888元后,罗某被带到一间会员房。不久,一名20多岁自称为经理的女子告诉罗某,只要充值到5万元升级为高级会员,就能享受到顶级服务,并不断暗示这些服务是涉黄色情内容。罗某再次刷卡支付了33112元,但最终并没有享受到所谓的特殊服务。

经警方梳理研判,自去年以来,明曜君男仕SPA松闲馆涉及此类警情高达数十起,案情与警方以往侦办的酒托诈骗案相似。

7月初,武汉警方调派警力前往成都、西安等地涉案窝点布控,在6家实体店同步展开集中收网,抓获首要分子张某等涉案人员237名,其中武汉抓获167人、成都抓获30人、西安抓获40人,现场查获涉案电脑20多台、手机300多部、POS机10多部及大量账本、话术本等涉案物品。

据办案民警介绍,这个团伙由组织者张某和6家实体店以及店长、经理、管家、技师和外联人员构成,店内员工大部分为女性,拥有一套完整的诈骗流程,各角色分工配合,诱骗环环相扣,并针对受害人设计了周密的话术。外联人员利用微信等社交工具,在网上以隐含色情服务的言语引诱男性受害人到线下实体店消费。受害人到店后,有预谋、分步骤地派出技师、管家、经理接触受害人,以暧昧言语、亲密小动作暗示,要充值升级会员才能享受色情服务迷惑受害人,逐步实施高额充值消费诈骗。最终,以下次到店才能享受会员服务等托辞将受害人支走。

精准化诈骗

《报告》显示,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运作模式日趋专业化、公司化,犯罪手段也越来越智能化,逐渐形成了恶意注册、引流、诈骗、洗钱等上下游环节勾连配合的完整链条,也形成了电信网络诈骗的“新范式”。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副厅长张晓津对媒体表示,诈骗在向精准化发展,犯罪分子让诈骗形成一个产业链,不仅有专业的诈骗团队,还要获取精准的公民个人信息。诈骗的成功率更高,针对性更强。

“比如,荐股诈骗,他会根据被骗者的收入、好友圈等基本情况,将人拉到群里,群里除了被骗者之外,都是骗子成员,通过设计一整套所谓理财或投资股票能获益很多的假象,使用户的财产被骗。”腾讯公司安全管理部总经理朱劲松说。

近期,在广东、北京等地还出现了专门针对公务员、医生等机关人员的裸聊敲诈案。

“我都脱了,你还害什么羞!快脱呀!”

见到微信名为“美丽姑娘”的美女如此主动,视频这头的阿伟不禁血脉贲张,立马跟对方“坦诚相见”。

“我闺蜜来了,等会再聊。”才聊了几分钟,“美丽姑娘”突然挂断了视频。第二天,“美丽姑娘”给阿伟发了一段视频,打开一看,居然是裸聊的片段,对方又发来几张图片,有一张上准确地显示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等信息。

对方表示转账3.8万元就删掉视频,经过反复讨价还价,阿伟分几笔共转了2万元过去,对方发来视频聊天,当面删除了有阿伟裸聊视频的文件夹。

据警方调查,此类犯罪分子大多在柬埔寨、越南等地,合伙成立犯罪集团,购买敲诈所用微信号码、被害人信息资料,专门针对中国境内的医生、公务员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群体实施裸聊敲诈勒索。

近期,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检察院公诉的一宗此类案件,以程某为首的恶势力犯罪集团,仅在1个多月里,就成功敲诈勒索被害人52名,所得赃款共计人民币98.6万元。被害人损失金额少则两三千元,多则六七万元不等。

人工智能成诈骗工具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也被利用。比如,人工智能已经被用于充当聊天机器人程序,配合人工操作,成为骗局聊天群中的客服或者托儿。

荐股类案件就是典型,诈骗人伪装成“荐股大师”,通过群控设备向目标人群发送推荐股票的消息。在将被害人诱骗入炒股群后,又通过群聊诱使被害人缴纳高额会员费、购买软件,或进一步引入虚假交易平台。而这些精心设计的聊天群中,除了被害人本人,其余鼓掌、点赞,鼓吹荐股佳绩的成员实际上均为诈骗行为人以及经过“训练”的聊天机器人。利用这样的群控群聊设备,单个诈骗行为人可同时向多个被害人实施诈骗。

另外,公安部门发现,在电信网络诈骗上游犯罪中,黑产分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破坏网络平台安全策略,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和批量注册黑产账号提供了便利,成为网络黑恶源头犯罪的重要技术支撑。

6月12日,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就破获了一起软件程序控制1835部手机及4台电脑批量添加微信好友,并采用统一程序自动与对方聊天,然后根据需要将其拉入不同微信投资群的案件。

《报告》显示,2019年,电信网络诈骗在高发类型、目标人群、诈骗套路方面都发生了新变化,90后被骗概率增高,中老年人被骗金额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林春对受骗人群的年龄分析,18岁至21岁的年轻人大多正在读书或是刚步入社会,经济能力有限,容易成为支付返利、免费送、低价利诱、招聘兼职等骗术的主要实施对象。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年轻人(22岁至28岁),虽然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存在情感、婚恋等方面的需求,故在色情、网络交友、金融信用方面遭遇诈骗比例较高。

与年轻人相比,中老年人也是受骗的重灾区,而且他们被骗的金额往往很高。其中,45岁以上被害人的人均受骗金额约为7000元,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人群。

林春表示,中老年人阅历丰富,但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的认知活动能力不断衰退,部分老人会变得固执、刻板,容易根据经验来作出判断。一些老年人对新技术和新事物缺乏了解和理解,导致他们慌乱和缺乏安全感,这给骗子创造了可乘之机。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5.1万名,同比上升32.3%。张晓津表示,下一步司法机关将更新理念、更新技术,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通过和公安机关、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大型互联网公司、银行、电信基础运营商等进行合作,我们要分析研判,怎么能够尽可能地把‘打’和‘防’二者并重。”

责编:高恒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