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分类肾肿瘤病理类型复杂,临床表现殊异,各家观点不一。1957年富特(N.C.Foot)等提出将肾肿瘤分为肾实质细胞瘤、肾移行细胞瘤、肾胚胎癌、肾间质瘤和继发性肾肿瘤五类,这一分类方法以其简明扼要、比较完善实用,为人所乐于接受。近数十年,特别是B超、CT、MRI的广泛应用,肾实质肿瘤的检出比较容易,检出率迅速提高,人们对肾肿瘤的认识较前大有转变,如以往认为肾肿瘤几全为恶性,良性极少,现查知其良性肿瘤和肾囊肿占相当大的比例,并非罕见。今介绍常有的简明分类表如下: 1、来自肾实质的肿瘤,有肾腺瘤和肾癌(又称肾细胞癌); 2、来自肾盂上皮的肿瘤,有移行乳头状瘤、移行细胞癌、鳞形细胞癌和腺癌; 3、来自肾胚胎组织的肿瘤,有肾母细胞瘤(即Wilms肿瘤)、胚胎癌和肉瘤; 4、来自间叶组织的肿瘤,有纤维瘤、纤维肉瘤、脂肪瘤、脂肪肉瘤、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 5、来自血管的肿瘤有血管瘤、淋巴瘤和错构瘤; 6、来自神经组织的肿瘤有神经母细胞瘤、交感神经母细胞瘤; 7、来自肾包膜的肿瘤,有纤维瘤、平滑肌瘤、脂肪瘤、混合瘤; 8、囊肿,有孤立性囊肿、多发性囊肿、囊腺瘤、皮样囊肿、囊腺癌; 9、转移性肿瘤。 常见类型肾肿瘤多为恶性,以往普通认为“任何肾肿瘤在组织学检查以前都应该认为是恶性”。自B超、CT、MRI等影像诊断广泛应用以来,良性肿瘤的检出率提高,这一概念有所改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770例肾实质肿瘤中,良性肿瘤48例,占6.29%。除原发性恶性肿瘤肾肿瘤外,尚有身体其他部分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肾的称继发性肾肿瘤,以肺癌肾转移最常见,其他如恶性淋巴瘤、睾丸、卵巢。大小肠的恶性肿瘤亦可有肾转移,这类病人生前可能因转移广泛而未能处理,多数只在尸检中发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