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投降仪式上,麦克阿瑟签字的第一支金笔送给了谁?

 指缝间的历史 2019-09-04

文/晚风暮雨

1945年9月2日,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军舰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时,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身后站着两位身材削瘦的盟军将领陪同,一位是英军中将亚瑟·帕西瓦尔,另一位是美军中将乔纳森·温莱特,麦克阿瑟一共准备了5支派克金笔用于签字,他用第一支笔签下“道格”两字后,回身将金笔送给了温赖特中将。

这位温赖特中将是何许人?麦克阿瑟为什么要把第一支签字、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的金笔送给他呢?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上,站在麦克阿瑟左后方着军便服者即温莱特中将

乔纳森·温莱特中将出生身于军人世家,毕业于著名的西点军校,是麦克阿瑟的学弟,麦克阿瑟任菲律宾陆军总司令时,温莱特全力协助他组建菲律宾陆军,出力甚多,深受信任,菲律宾陆军与驻菲美军合并后,温赖特任第1军军长。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向菲律宾发动进攻。不久,美国在菲律宾的空中力量被日军摧毁,美菲联军地面部队无法阻挡日军,接连后撤,首都马尼拉沦陷,美菲联军退守巴丹半岛。

残余的美菲联军弹药、给养严重匮乏,美国高层认为巴丹半岛无法长期固守,就令麦克阿瑟赶赴墨尔本,指挥在澳大利亚的美军部队,但麦克阿瑟不肯走,打算“与菲律宾共存亡”。

温莱特中将

1942年3月,日军加紧进攻巴丹半岛,罗斯福总统任命麦克阿瑟为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令其到澳大利亚赴任,同时由温莱特接替麦克阿瑟的指挥美菲联军。麦克阿瑟搭乘鱼雷快艇离开时,留下那句名言:“我会回来的(I shall return)”。

美国高层多次催促麦克阿瑟离开菲律宾,是担心其被日军俘虏,而且高层深知麦克阿瑟狂傲不羁,直接让他撤走,肯定会被拒绝,于是,特意制造了让他到澳大利亚盟军司令部赴任的借口离开,既保证了他的安全,又保全了他的颜面,可谓是煞费苦心。

温莱特接过麦克阿瑟的指挥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作为麦克阿瑟的替身,替他留在危险的菲律宾,麦克阿瑟对此心知肚明。

麦克阿瑟走后,日军继续进攻。温莱特将指挥部搬到克雷吉多岛,4月9日,金将军带领留守巴丹半岛的75000名美菲联军向日军投降。5月6日,遭到日军疯狂围攻,已经弹尽粮绝的温莱特被迫率领残余的12000名士兵向日军投降,至此,菲律宾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日军将近9万美菲联军战俘从巴丹半岛转运到吕宋岛中部的奥德内尔战俘营,这段路虽然只有100公里,但战俘们遭到日军肆意殴打、侮辱和屠杀,路边随处可见战俘的尸体,据统计:大约15000名战俘死于半路,故这次转移战俘也被称为“巴丹死亡行军”。

反映巴丹死亡行军的画作

到达奥德内尔集中营的战俘,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又有26000余人被日军虐待致死,包括温莱特将军在内的一批战俘,几经辗转,最后被运到位于中国东北的奉天战俘营。日军不为战俘提供充足的食物,还逼迫他们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战俘们个个瘦得皮包骨头。

温莱特的战俘生涯一直持续了三年多,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8日,美国战俘营营救小组来到东北奉天战俘营,温莱特终于结束了耻辱的战俘生涯。

获救的温莱特搭乘飞机经沈阳飞往重庆,随后返回美国,受到总统杜鲁门的接见。

此时,身为远东盟军最高统帅、代表同盟国接受日本投降的麦克阿瑟并没有忘记温莱特这位代替自己留守菲律宾的老部下,邀请他参加9月2日在密苏里号上举行的签字仪式,并且站在自己身后陪同,然后,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赠金笔一幕。

日本投降后,麦克阿瑟拥抱温莱特,可见温莱特依旧瘦骨嶙峋

目睹日军签署投降文件,温莱特思绪万千,甚至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半个月之前自己还身陷日军战俘营,随时可能丢掉性命,可此时此刻,却站在密苏里号上和其他盟军将领一起,接受日军投降!

签字仪式后,麦克阿瑟派遣温莱特重返马尼拉,接受驻菲律宾日军的投降,以雪当年被日军俘虏之耻。

1946年,温赖特晋升为上将,并升任美军第四集团军司令,1953年去世,走完了传奇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