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家驹 中药也好、中成药也好,都需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去应用。中医的临床思维就是理法方药的过程,先辨证,再立法,最后选方药。 中成药是提前生产出来的,古代就有中成药,提前制备出来,避免紧急情况下耽误时间。每个中成药都有一个固定的证,辨证论治,证辨对了,用这个中成药自然就有效果,辨证不对,服下去就没有效果,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或者出现所谓的过敏反应。 一位老患者给我发来消息,才想起之前的一次治疗过程。 这个患者具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反复加重。本次就是一个感冒,内伤基础上的一个外感,外感要是治疗不当,就会诱发内伤,导致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急性加重。 本外感的主要症状就是恶寒,身上冷,属于表证。表证的治疗方法就是解表发汗。只要治法不错,大体是有疗效的。紧急情况下,来不及给予煎煮汤剂治疗,中成药就能发挥作用。 当前,家家户户基本都备有常用的感冒药,有辛温解表的、有辛凉解表的,其中最多的是清热解毒化痰之类的成药。需要根据治法去选择合适的中成药,用药如用兵,药选错了,就会出问题。所以中成药也不是乱用的,也需要去辨证。 感冒清热颗粒虽然叫清热,其实具备辛温解表作用,近似于平性,不太温也不太凉,可以服,但是需要注意服药后要达到汗出的效果才能解表,所以让其剂量适当大一些,加上辅助汗出(喝热水、啜粥、温覆、连服等)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目的。 服药后有汗出,说明表解,邪气随着汗出而去,汗出而愈,所以很快就痊愈了。同时腰也不疼了,身上觉得暖和了。 总之,中医临床,还是坚持辨证论治,落实在经方上,就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