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古人在姓名之外,还要取字、号?今天总算弄明白了

 timtxu 2019-09-04

小时候学古诗古文,总是很奇怪,那些作者一个个的都好多名字,感觉光记这些东西就要掉血30%。

为何古人在姓名之外,还要取字、号?今天总算弄明白了

就拿陶渊明来说吧,另外还有人管他叫陶潜,陶元亮,还有什么五柳先生、彭泽县令、靖节先生……要不是他太有名,我大概不会知道这些名字都是他的。

初中的时候,看《三国演义》,曹操被叫做曹孟德,刘备就是刘玄德,张飞叫张翼德,赵云是“子龙”,关羽是“云长”……每个人都有名字,可偏偏都不用,喜欢用“字”来称呼别人。

那个时候不太懂,觉得虽然麻烦了点,但其实也挺酷的,也跟风给自己取了些乱七八糟的名号~不过没什么人知道。

为何古人在姓名之外,还要取字、号?今天总算弄明白了

其实在咱们古代,人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姓名的,而是先有姓与氏,然后有名、字、别号,死后还会有“谥号”,这些不同的“名字”,含义不同,用途也各有不同。

一、 名

姓氏,是出生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你父母是谁,处在哪个氏族里,就直接决定了何种姓氏。然后周朝《礼仪·丧服》中记载:“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孩子出生后三个月大时,父亲会给孩子取一个正式的名字,然后通告亲族,并报告官府,入籍登记。

所以命名仪式是一件非常隆重且正式的大事,古人流行给孩子过百天,就是那时候流传下来的习俗。

为何古人在姓名之外,还要取字、号?今天总算弄明白了

然后这名又分为两种,乳名学名。乳名是小名,供亲长称呼的;学名则是上学后的正式名,供老师同窗称呼的,也就是父亲给起的那个名字。曹操就有一个小名,叫阿瞒。

当然我们见得更多的诸如:狗蛋、翠花、大牛等,也都是小名,因为民间的传统是“贱名好养活”。到了现在,基本上就被小糯米、小土豆、小苹果一类的名字给取代了~~

二、字

等到孩子成年的时候,又可以拿名字做文章了,这就是“字”。《礼记》里分别有记载:

男子二十,冠而字。

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

也就是说,在男生20岁,女生15岁成年的时候,长辈会另外给他们取一个“”,表示他们已经长大成人,是独立的个体,开始受到人们的尊重。于是取一个字,供他人称呼,用于社会交往,以示尊敬。

为何古人在姓名之外,还要取字、号?今天总算弄明白了

有了字之后,只有父母长辈和自己才能称名,平辈若直呼其名,那就是轻蔑无礼的表现,晚辈就更不用说了。小时候常在电视里听到说:“**的名讳岂是你能叫的?”原因就是这个。

字,又称表字,也是很讲究的。除了字数要求和“名”一样多之外,在意思上也有规定。大致分为几类:

1. 名与字意义相同并列。如屈平,字原;孟轲,字子舆。

2. 名与字意义相近类似。如陆机,字士衡;李渔,字笠翁。

3. 名与字意义扩展延伸。如李白,字太白;陆羽,字鸿渐。

4. 名与字意义相反矛盾。如韩愈,字退之;王绩,字无功。

三、 号

名和字都是父母长辈起的,可是咱们自己也很想做一回主啊,重新定义自己的感觉超爽的,可是父母给的名字是万万不能改的,咋办?再起一个“号”就可以了。

为何古人在姓名之外,还要取字、号?今天总算弄明白了

这个号,又称别号。它的起法就自由多了,没有规则,但凭喜好,可以自由地抒发和标榜自己的志向和情趣,而且还可以起很多个,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到了元朝及以后,几乎是人人有号,而且不止一个。比如明朝画家陈洪绶就有老莲、老迟、悔迟、云门僧4个号。

陶渊明,因为门前种了5棵柳树,然后写了一本《五柳先生传》,于是他的别号就是“五柳先生”。

唐宋时期,佛教盛行,所以很多人都以“居士”为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然后元代流行道教,人们又纷纷以“道人”自居。如冯子振号“怪怪道人”,赵孟頫号“雪松道人”,吴镇号“梅花道人”。

为何古人在姓名之外,还要取字、号?今天总算弄明白了

另外还有很多具有强烈个人价值观、人生观或其他抒情色彩的别号。

辛弃疾,认为农业才是国之根本,大力提倡农桑,晚年退居乡野,一句“更从老农以学稼”,所以自号“稼轩”;

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

欧阳修 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自己一老翁,便是六中之一。

另外还有很多别人送的外号:如温庭钧——温八叉(八叉手而成八韵);杜甫——杜 拾遗(曾任左拾遗);苏轼——坡仙(为人旷达的东坡居士)……

为何古人在姓名之外,还要取字、号?今天总算弄明白了

除了以上的雅号之外,也有很多接地气的“外号”、“绰号”、“诨号”等,往往是根据人的性格、外貌特征来形容的,或在他们身上发生过的事情来起的号,更适用于普通老百姓。

《水浒传》里就有很多。

四、 谥 号

谥号其实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 。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字数不定,情况较为复杂。

总的来说,帝后、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平,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高度概括一个人的生平。

为何古人在姓名之外,还要取字、号?今天总算弄明白了

除了高官有谥号之外,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如陶渊明谥号“靖节先生”,曾国藩谥号“文正”,恭亲王奕䜣谥号“忠”;

明成祖的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自称,名、字、号,是礼体现,也是个人生平、志趣的体现。

芳艺菲,专注新中式家具全屋定制,质优价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