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来这里充实下,你的土壤酸化处理知识吧

 五湖四海董庆银 2019-09-05
进来这里充实下,你的土壤酸化处理知识吧

一、土壤酸化的含义

土壤酸化指土壤吸收性复合体接受了一定数量交换性氢离子或铝离子,使土壤中碱性(盐基)离子淋失的过程,即土壤酸化是土壤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指土壤酸性增加,变为强酸性、极强酸性的一种自然现象。

二、导致土壤酸化的原因

1、自然因素

(1)水

经过空气平衡后的降水通常是很稀的碳酸溶液。当降水量大且集中时,淋溶作用强烈,导致钙、镁、钾等碱性盐基大量流失,这是造成土壤酸化的根本原因。

酸雨会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化。我国南方土壤本来多呈酸性,再经酸雨冲刷,加速了酸化过程;我国北方土壤呈碱性,对酸雨有较强缓冲能力,一般不易酸化。

土壤水的自动离解会产生氢离子,虽然浓度很小,但在长期的多雨条件下,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被逐渐淋去,而被氢离子所代替,从而使土壤逐渐酸化。

(2)气体

酸沉降: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气体经过扩散、转化与迁移,以酸性降水(pH值<5.6)和干沉降等形式降落至地表,从而使土壤酸化。

(3)闪电

闪电使大气中的N2氧化成NO-,进一步被氧化成NO2和HNO3。

2、农业因素

(1)用肥

氮肥:过多使用氮肥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上,单施酸性化肥,铵被吸收后,剩下的酸根与土壤中氢离子结合生成酸,会导致土壤板结,酸性增强,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磷肥:可溶性磷肥(如磷酸一铵)释放出的磷酸能暂时使施肥区局部酸化。

总的来说,大量施用化肥(酸性化肥)或大量施用高浓度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而钙、镁等中微量元素非的投入相对不足,造成土攘养分失调,使土壤胶粒中的钙、镁等碱基元素很容易被氢离子置换,使pH值迅速下降。(注:下表为化肥的化学酸碱性与生理酸碱性)

(2)耕作

连年种植同一类作物,导致重茬问题严重,土壤中碱基元素(如钙、镁、钾等)被过多的移走,导致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钙、镁、钾等消耗过度,使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

(3)灌溉

灌水和降水后,最容易被淋溶的是Na、K等一价阳离子和Ca、Mg等二价阳离子,它们都是碱性离子,这些离子不断从土壤中流失会造成土壤酸化。

3、微生物活动

植物根系活动及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和大量的CO2,还有某些微生物产生的矿质酸,都是土壤溶液中的H+的来源。

三、土壤酸化的危害

1、抑制植物根系发育

土壤酸化可加重土壤板结,使植株根系伸展困难,发根力弱,缓苗困难,容易形成老僵苗。植物根系发育不良会导致根系吸收功能降低,长势弱,产量降低。

2、吸收利用率低

土壤酸化导致肥料流失严重,大部分中、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率很低,不足30%。土壤酸性不单使70%的氮素的流失,同时也使易生成不溶性物质的磷钾成份吸收不了,加上酸性导致根系生长弱、养分自身吸收利用率低,即使大量使用化肥,但作物仍旧生长缓慢,病害多、产量低、品质差,造成投入增加,效益大幅度降低。施磷后仍缺磷,施钾后仍缺钾,是土壤酸化后,利用率低的明显表现。

土壤酸化不仅影响大量元素的有效性,也影响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如硼在pH值4.7-6.7的范围内,钼在pH值4-8的范围吸收最好,随pH值的下降,有效性降低。当pH值<5时,活性铁、铝多,磷酸根易与铁、铝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造成磷素的固定土壤酸化加重。

3、植物易得病害

植株长势差,抗逆性弱,容易受病菌侵蚀,用再好的药也控制不了病害的发生。而土壤酸化,阻碍营养元素的吸收,改变了土壤微生态环境,滋生真菌,导致根际病害增加,且控制困难,尤其是十字花科的根肿病和茄果类蔬菜的青枯病、黄萎病增多。植株缺素症严重,营养不良,如苹果苦痘病、红点、根瘤、丛叶、花叶、果锈病及梨铁头、斑点、鸡爪印等缺素症及病毒等病频繁发生。

4、微生物种群变化

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种群变化,细菌个体生长变小,生长繁殖速度降低,如分解有机质及其蛋白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芽孢杆菌、放线菌和有关真菌数量降低,影响营养元素的良性循环,造成农业减产。特别是酸雨可降低土壤中氨化细菌和固氮细菌的数量,使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下降,对农作物大为不利。

5、土壤结构破坏

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板结,物理性变差,抗逆能力下降。

四、如何辨别酸、碱土壤

1、通过浇水后的状态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

酸性土壤浇水以后下渗较快,不冒白泡,水面较浑;碱性土壤浇水后,下渗较慢,水面冒白泡,起白沫,有时表面还有一层白色的碱性物质。

2、通过土源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

山林中的土壤,沟壑的腐殖土,一般是黑色或者褐色的土壤,比较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是非常好的酸性腐殖土。如:松针腐殖土,草炭腐殖土等。

3、通过手感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

酸性土壤握在手中一般是软软的,松开后土壤容易散开,不易结块;碱性土壤握在手中感觉挺硬实,松手以后容易结块而不散开。

4、通过质地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

碱性土壤质地疏松,透气透水性强;酸性土壤质地坚硬,土壤容易板结。

5、通过地表植物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

在采集土样时,可以观察一下地表生长的植物,一般生长松树、杉类植物、杜鹃的土壤多为酸性土;而生长谷子、高梁、卤蓬等地段的土多为碱性土壤。

6、通过土壤颜色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

酸性土壤一般颜色较深,多为黑褐色,而碱性土壤颜色多呈白、黄等浅色。有些盐碱地区,土表经常有一层白色的盐碱。

7、通过pH试纸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

将土样少许放入蒸馏水中,溶解一会,将pH试纸条放入其中静置2秒,然后取出与比色卡对照。pH>7,则为碱性土壤,pH<7,则为酸性土壤。

五、土壤酸化的改良办法

1、适当用肥

(1)有机肥有极大的缓冲性,有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适当使用,可以平衡酸碱,培肥地力。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科学施肥可以在高产条件下,将氮肥施用量再降低30%-60%,从而实现作物高产和环境保护“双赢”。

(2)酸性土壤钾、钙、镁等盐基养分缺乏,甚至成为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限制因子,因此,应当适当增施钾肥、钙镁磷肥及其他碱性肥料,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酸性土壤不仅养分缺乏,而且土壤物理性状恶劣,质地黏重,因此,要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

(3)施用配方肥。“控氮、稳磷、增钾”不仅是配方施肥的原则,同时也是治理土壤酸化的好办法。通过施用测土配方专用肥,可革除单一施用尿素和碳铵的落后施肥习惯,保持土壤和作物的供求平衡,合理科学地补充磷、钾,是治理生物性酸化简单、低碳、有效的好办法。

(4)施用硅肥。硅是水稻等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硅肥呈碱性,增施硅肥,可中和土壤酸性,补充硅素营养。具体方法按照不同硅肥品种的说明合理施用。

(5)叶面肥喷施补充钾、钙、镁等中微量营养元素,如使用嘉美金利,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温,疏松土壤,调节pH值,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磷元素,激活冲施肥中各种活性因子,让B、Ca、K、Zn、Cu、Fe、Mo的活性达到最大值,大幅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植物缺素症的发生。

2、使用石灰

当土壤pH值小于5.5时,就必须通过施用石灰等措施进行改良。施用石灰不仅能补充土壤钙,为作物提供钙营养,而且还可以中和酸性土壤。石灰施用量(公斤/亩)以土壤酸度和质地而异,对微酸性土(pH值为6.0),砂土、壤土、黏土施用量分别为25、25-50、50;对酸性土(pH值为5.0-6.0),砂土、壤土、黏土施用量分别为25-50、50-75、75-125;(对强酸性土pH值≤4.5),砂土、壤土、黏土施用量分别为50-75、100、150。不同石灰性物质对土壤酸性的中和能力不同,中和能力越强,施用量越少。

3、合理种植

要选择耐酸耐瘠作物;实行水旱轮作,在淹水条件下,土壤还原性物质增加,有利于提高土壤pH值和磷及多种微量元素的活性,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和营养状况。覆盖栽培分秸秆(或杂草)覆盖和地膜覆盖两种,可减轻雨水对土壤的冲刷,降低盐基离子淋溶速度,还有调温保墒,压草增肥等作用。

4、改良施肥结构

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氯化铵属强生理酸性肥,碳酸氢铵是弱生理酸性肥,磷铵、硝酸钾、尿素属生理中性肥料,石灰氮等是生理碱性肥,多施用生理中性和生理碱性肥料,少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用钙镁磷肥代替过磷酸钙;施用硝酸钙、碳酸钙(镁)调酸等。

5、施用土壤调理剂——嘉美金利

土壤酸度调理剂种类繁多,作用不尽相同,应用效果也有差异。施用土壤酸度调理剂前要先进行试验,选择质量过硬、效果良好的品种。如嘉美金利,它溶于水后形成有机无机粘粒复合胶体,金利是土壤团粒体的主要胶结剂,能够形成稳定性团粒结构,调节水气热平衡,使土壤变得疏松透气保暖,更具有保水保肥保温性能。

有机无机粘粒复合胶体通过基团上H+离子的解离或吸附具有强烈的缓冲性,调节稳定土壤的酸碱度在中性范围,有效的调节治理土壤酸化问题。试验表明,金利800倍液在pH4-9范围内溶液表现出对酸碱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达平衡时pH值在5-7之间,在pH﹥7时释放H+显酸性,pH﹤5时吸收H+显碱性,稀释浓度高时缓冲能力更强。与对照比,施用金利后的各种土壤中纤维素酶活性提高6.6-50%,磷酸酶活性提高8.4-46%,蛋白酶活性提高14-43%,土壤中氨化细菌、自生固氮菌、有机磷细菌、放线菌、纤维分解菌等有益微生物数量平均增加144%,最高可达271%。菌核病、立枯病、根腐病及枯黄萎病等病害发病率对比下降81.6-92.5%,大大缓解了酸性土壤对微生物和作物的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