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 【句源】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君子之于子也,爱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导之以道而勿强也。 【出自】《曾子·子恩子》。 【句意】君子对于自己的子女,喜爱他们而不表现在脸上,使唤他们也不必用好脸色慰劳,用道理诱导他们而不强制压服。 佳句赏析 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其中有孩子的责任,但主要是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没有威信。所谓“威信”,就是威望和信誉。威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意志和服从。父母的威信主要表现在:孩子尊重、爱戴、信赖父母;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孩子能自愿地毫不勉强地接受。 实践证明:如果父母没有威信,尽管态度认真,教育严肃,但孩子仍然当作耳边风;相反,如果父母有威信,不用讲多少道理,孩子也能令行禁止。由此可见,要搞好家庭教育,必须努力建立和维护父母的威信。父母的威信是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基础。 日远迈兮思予心,恋所生兮泪流襟。 【句源】日远迈兮思予心,恋所生兮泪流襟。 【出自】三国魏·嵇康《思亲》。 【句意】离家时间越长,越是思念亲人。禁:止。 佳句赏析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忘记身边有着最珍贵的东西,而且在没有失去的时候,总是不能自觉的想起来,所以就有这么一句话,“总是要在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 当我们离开家,在外读书、工作时才知道家的温暖,感到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格外地思念父母。当想念他们时,可以拿起你手中的笔,想想他们对你说的每一句话,想想你们在一起的日子,写一封家书。父母要的不是很好的文采,而是你平安幸福的信息。只要是你亲笔写的信,不论是怎样的文采,不论用怎样的辞藻,只要是你的思念之情,父母都会很开心的。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句源】故君臣不信,则国政不安;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兄弟不信,则其情不亲;朋友不信,则其交易绝。 【出自】唐·《臣轨·诚信章》。 【句意】父子相互猜忌,家庭就会不和睦。 佳句赏析 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社会,家庭或家族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与基础,其他社会关系可以说都是家庭关系的拟制与扩展。因为家庭关系紧密和情深意浓,更有“父子一气”和“兄弟同气”的说法,所以特别强调彼此之间“相敬厮爱”的亲情;但是,古来的圣人晓得就家庭关系而言,尽管亲情浓郁,但由于私人空间逼仄与经济资源匮乏,却也容易导致家庭成员利益上的纠葛和摩擦,从而产生冲突和分家之类的事端。所以为了维持“家道之睦”,还必须用伦理和礼义来节制——所谓“礼发乎情,而止于义。”而其中,“信”被作为最重要的一条提出来。 和睦的家庭都是相同的,要想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彼此就要有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的态度。否则没有诚信,则道德沦丧,人伦不再,社会不存。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句源】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出自】《增广贤文》。 【句意】小羊羔在吃奶时,会跪在妈妈的脚下,以谢父母的生养之恩;乌鸦在小时候,母鸦会捕虫子给小乌鸦吃,等到小乌鸦长大后,会捕虫子给母鸦吃。 佳句赏析 动物尚且知恩必报,何况于人!天底下最难酬报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因为这是任何一个人倾其一生都报答不尽的。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感恩父母,我们不需要作出多伟大的事业。用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亲热的动作,或任何一个微小的进步就可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与孝心! 打是疼,骂是爱。 【句源】打是疼,骂是爱。 【出自】《醒世姻缘注》。 【句意】有时候的打骂,实际上是疼爱。 佳句赏析 有人说:“懂得骂孩子的父母,同时也最懂得夸奖孩子。”这句话一点儿也不错。爱孩子是需要技巧的,并不是高兴就抱一抱,不高兴就揍一揍,应该多了解孩子,体察孩子的心,并配合孩子的生活方式教导他们。 另外,斥责确实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我国民间有句俗话:“不骂,孩子就不晓得厉害。”但是怎样责骂却大有学问。因为简单、粗暴的斥责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反而易引起孩子的反抗。这种叛逆心理一旦形成就会造成父母和子女间的隔阂和冲突。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报父母恩。 【句源】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报父母恩。 【出自】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句意】当家的人才知柴米可贵,抚养孩子的人才会报答父母对自己的恩情。 佳句赏析 人们有亲身的体验后,才真正懂得某一事理。曾经的玩世不恭、放浪形骸、不屑一顾,只有当我们真正成家立业,真正为人父母时,才会感受到“原来,爸爸妈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 我们一天天在成长,可父母却在一天天苍老,拿什么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父母不需要太多的钱财,他们的要求特别简单,有可能是一个温暖的电话,还可能是一晚上体贴的谈话……总之,孝心是父母最大的安慰与最好的补品。 经典名句 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句意】父母关心子女的心情,人人都有。 儿行千里母担忧。 【句意】儿女出门远,做母亲的总是放心不下。形容母爱真挚深情。 只愁不养,不愁不长。 【句意】只担心不生孩子,不担心孩子长不大。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句意】做长辈的不必为儿孙想太多,有些事要靠他们自己去做。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句意】抚养儿女是防备年老,积存谷子是防备饥荒。 恨铁不成钢。 【句意】比喻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感到焦急不满。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句意】自己常暗地里因思念自己的母亲而流泪,但只恐怕母亲思念自己的泪水会流得更多。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句意】这一间破旧的茅屋能值几个钱,但这是父母生我养我的地方,所以我才舍不得离开。 父母常失,在不能已于媚子。 【句意】父母通常的过失,在于自己情不自禁地溺爱迁就子女。 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 【句意】父亲疼爱孩子,不是为求孩子的报答。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句意】做人子的,要做到孝顺;做人父的,要做到慈爱。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句意】没有父亲,谁来保护我?没有母亲,谁来照顾我? 知子莫若父。 【句意】没有人比父亲更了解自己儿子。 |
|
来自: 文明Shiwenshan >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