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难了”表情包火遍大江南北。 可是三个月前最火的还是“真好”。 当代社畜青年,情绪常年在自我激励和自我沮丧之间来回切换。 20多岁,自杀式单身,每天最关心的问题就是: 同事说那句话什么意思? 老板今天是不是不开心了? 妈妈是不是在怪我没有及时回电话? 回到家里疲惫极了,想脱了这身演出服,跑到一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租一间看得到大海的房子,彻底放空。 可能吗?可能! 在日本,有一种说法,叫做“读空气”。 说好听点,就是观察周遭的气氛,来判断什么话该说、什么事该做,意思等同于“察言观色”; 可再直白些来说,就是“看别人脸色行事”。 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名叫大岛凪,她就是一个“读空气”的高手,在“察言观色”这件事上可谓是做到了极致。 她的“人缘很好”,“乐于助人”,在公司经常要完成不属于自己分内的工作,甚至加班到深夜; 有时候,她还能“善解人意”地自动站出来,替同事背黑锅,挨上司的骂。 她还有一个“很爱她”的男朋友。因为男友喜欢,她就把自己一头夸张的天然卷拉直,每天早起,花上一个多小时去保养。 她太会察言观色了,以至于哪怕自己带了便当,在女同事们邀请她一起去吃午饭时还是微笑着答应下来。 合照时她永远挤在后排的空隙里,同事们用她闭眼的照片发了ins,她也第一时间去点赞。 哪怕是对话题毫不感冒,她也能熟练地做出一副激动的表情,把“我懂,我懂”挂在嘴边。 都活得这么小心翼翼了,凪还是会担心别人在背后讨厌她。 当同事夸了自己时,她也会如临大敌,谨慎地斟酌回答,脑内不受控制地乱想: “ 她活得小心翼翼,一切的一切都不能给她安全感。 连不敢公开恋情的男朋友,她也选择逆来顺受,一味地讨好,想着一旦和他结婚,自己就能脱离这种窒息般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她撞见了表面上关系融洽的女同事如何在背后议论自己: “ 还不小心听到男友和别人谈论自己时,竟说和她在一起完全是出于“那方面”和谐; 在男友口中,她的贤惠成了寒酸,她的节俭成为了抠唆。 “ 这些话,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凪因喘不上气晕倒,被送进了医院。 在病房里,她想了很多,意识到了自己的可悲:从来都是拼尽全力讨好他人,却从未取悦自己。 凪下定决心,要抛却一切,这一次,为自己而活。 她向公司裸辞,把头发恢复成最初的天然卷,只背着一床被子,骑着单车逃离了那个鬼地方。 凪来到乡下,租下了一间房租只要3万日元的小屋,将捡来的电风扇漆成向日葵的颜色,放在床头,睡了一个久违了许多年的大懒觉。 生活变得如此简陋,大岛凪却觉得久违地能够自由呼吸,真是太幸福了。 ![]() 这个故事,来自于日剧《凪的新生活》。 第一集播出之后,立刻在豆瓣收到了9.4的高分,数万人标记了在看。 故事中的女主,凪,患有迎合型人格障碍;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卑微的讨好型人格。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他们都会优先考虑别人的反应: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符合他人的期待? 即使已经非常不愉快,他们也不会表现出来。 就像剧中的凪,总是竭尽全力,从不拒绝、从不反驳,永远是人群中最懂事、最善解人意、最大公无私的那一个; 可实际上,周围的人却只当无趣又好使唤,像是一具空壳。 往往,卑微的讨好型人格难以获得真正的友谊和爱情。 一味付出,会让伴侣背上严重的心理包袱; 一味迎合、缺乏主见,也容易令人感到乏味。 在一期《奇葩说》中,知名女作家蒋方舟就谈到了自己曾经困于讨好型人格,心力交瘁的情感生活。 她说,自己从未与他人争吵,哪怕是最简单的反驳和质疑,也堵在心中,难以说出口来。 男朋友在电话里责骂自己,她可以不停地道歉两个小时,浑身哆嗦,也不敢反驳一句。 理由无他,只是害怕别人不高兴,害怕被讨厌。 当然,这段卑微的恋情,很快便走到了头。 后来,蒋方舟在《东京一年》一书中写道: “ 其实,没有人天生就会读空气。 他们的讨好、会察言观色都是有原因的。 剧情的后半部,凪的妈妈出场了。她的出现,让我们多少理解了一点凪成为“观气族”的原因。 讨好型人格的养成,往往和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小,妈妈的强势教育让凪缺少赞美和肯定,即使委屈自己,也只有迎合妈妈的期望,才能讨来认同。 现实生活中,正有无数“大岛凪”渴望认同、害怕失去,以至于交往中进退失据。 然而,当他们意识到这种卑微只是徒劳,并不能换来他人的善待时,就是崩溃的一刻。 影片中,大岛凪独自躺在病房里,没有一个人前来探病; 这天恰巧是她的生日,也没人记得,只有店铺发来了祝福的短信。 这一天,是大岛凪的人生中最惨淡的一天; 同时,也是人生触底反弹、真我彻底觉醒的一天。 后来的大岛凪,做到了彻底的“断舍离”: 她删光了手机app,处理掉旧家具和“女主播”风格的衣服,也最终强硬地赶走了找上门来的前男友。 然而,数百万、千万计的隐形讨好型人格者中,没能做出改变,擦干眼泪继续生活的人,却是沉默的大多数。 最后,凪过上理想中的生活了吗? 我们还不知道。但她的一句话,彻底颠覆了先前那个懦弱卑微的自己,也让无数人一秒释然: “ 是啊,一味地让别人感到舒服,才不是生而为人的意义。 没有必要太过在意周围的空气,而忘记了呼吸。 每个活得卑微的讨好型人格,都值得一个新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