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棵黄公檀

 杏林前浪4868 2019-09-05

  [安徽]章小兵

  青阳若要评树王,酉华镇的黄公檀应当之无愧。这棵树屹立在酉华镇二酉董村的村口,巍巍如华盖,千年不变地保持着不亢不卑的姿态。那石碑上“檀公古树”标记,蕴藏着世人对它的虔诚与尊重。

  想象不出,一千多年前它是怎么来到这里,是飞鸟将它的种子衔来?还是春风把它的种子吹来?也可能,是宋朝的诗人漫游行吟时,顺手将一棵青檀小苗栽在这山青水秀的山溪边。至今千年已过,它仍然长势旺盛。

  应该感谢世代呵护它的村民。缺薪时,他们没有把它当成一堆柴。缺暖时,没有把它当成一篓炭。缺钱时,没有把它打成家具的一根主料,制作宣纸的一堆纸浆。它伟岸且不失潇洒地活着,一活就是千年。这是一棵树的奇迹,也是村人与自然融洽共处的奇迹。

  一棵树,被记载在一部家谱中,这很少见。这株檀公古树,十分荣耀地被记录在当地望族董氏家谱中。这套清乾隆年间修缮的《董氏家谱》,这样记述:“祠前有古檀焉,枝杆扶疏,苍翠劲茂,荫翳四蔽,形如毩然。祠前之古檀,不知共几经岁月矣,而纠结盘根历久,弥荣行见地灵呈祥。人文蔚起,董氏之兴,其有日乎,则兹树之庇荫,我村者不仅一二人,而且千百人,不仅一二世,而且千百世矣。”把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村的千年繁衍与发展,归功于一棵树。可见这棵树在当地人的眼中,功莫大也。

  董村不大,地处一个山凹里,两边青山对峙,中间小桥流水潺潺。这两边的山,东边的叫狮山,西边的也叫狮山。檀公古树就在其间,故被称作“双狮争绣球”。每年正月里,村里玩龙灯时,发灯之前,先要绕着檀公古树转一圈。然后,各家各户才能开始接龙灯。村里年轻人婚嫁,都要到檀公古树前,虔诚地礼拜再三,再结百年之好。这样的风俗,就像这棵树,永久地矗立在村民的心坎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