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一部《满城尽带黄金甲》,除了恢弘磅礴的电影画面,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这首诗了。整部电影就如同诗中所写一般,画面里面的奢靡场景,各种繁文缛节,让人颇感震撼。只是在这场电影的背后,我们要先开来看的是写下这部电影名字的主人,黄巢。他是唐末年间的农民起义领袖,他所写的这首诗全名为《不第后赋菊诗》,对于这个领导农民起义,写下精彩诗句的男子,你又了解多少呢? 01聪慧过人,狂妄自大黄巢出生于山东曹州,祖上以贩卖私盐谋生,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是家境也格外殷实。在他5岁的这一年,父亲和友人在一旁对句,这一次出的题目是菊花连句,父亲苦思冥想而不得,黄巢随口就说出了“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这样的句子。父亲不但没有夸奖他,反而责怪黄巢不知轻重,老者便让黄巢再写一篇。只是别人咏菊都是表达对花的喜爱之情,譬如陶渊明,但是黄巢却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他笔下的菊花带了一种杀气,即便黄巢仅有5岁,秋菊的肃杀寒冷,耐霜坚韧在他的诗句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五岁的孩子,本应该是一个玩泥巴、抓知了的快乐年纪,即便是真的热爱读书,也是好读一些诗词歌赋,但是黄巢却与那些同龄的小孩全然不同,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有着青云之志。诗中的那一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于桃花一处开!”已经展现出来了他的自大和狂妄,一个商人之子,竟然有着改天换地的远大抱负,甚至在这天地间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气质。原来在他小的时候,有一颗不知名的种子就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02社会黑暗,科举落第黄巢天资聪颖,父母想着让他以后接手家中产业,所以也没有请专门的老师来给他上学。只是他对商业并不感兴趣,反而更加喜欢骑马射箭,因为没有在正规的私塾接受教育,所以与那些真正的文人比起来也只是略通笔墨。可是他却想着有一日能够高中状元,所以他屡次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只可惜一直名落孙山。他带着满腔愤恨,写下了开篇所提到的这首《不第后赋菊》。 这时候的黄巢还是一个儒雅的书生形象,可是整首诗之间,看不到文人的雅气,反而让人感受到了满腔的杀气。那一朵长安城里的菊花,似乎成了一个手握屠刀的战士,这首在当时看起来并不怎么知名的小诗,其实已经预兆了长安城的未来,也预兆着黄巢的未来。等到他下次返回长安,将会从书生成长为战士,过去这个地方做亏欠他的,他会用手中的刀剑全部拿回来。 黄巢出生的这个年代,以前的大唐盛世早已没有了以前的无限繁华,到处都是一派民生凋敝的景象。那些奸诈险恶的官僚霸占着王朝的舞台,他们手握重权,却是一副自私自利的嘴脸,通过榨取百姓的汗水,维持着自己表面的风光,在这世间不知羞耻的苟活着。皇朝与这个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心中有大志却无法施展个人才华,当他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他似乎在那瞬间找到了自己的宿命。披上战甲,杀尽百花,待他重归长安成那日,不知道将会在这个舞台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 03不甘平庸,揭竿而起黄巢绝对会一辈子都甘于平庸,5岁能够写下那样的诗句,就注定了他未来有着不平凡的一生。乾符一年,山东发生大旱,土地干裂农民颗粒无收,官员不仅无所作为,甚至还强迫百姓交纳赋税,将百姓逼上绝路。黄巢终于忍无可忍,他揭竿而起,汇聚了一大批无路可退的流民,成了举起反抗大旗的农民领袖。他带领着这一批人,与朝廷发生了正面冲突,成立了一支起义军。 虽然聚集了不少人,面对唐朝的军队,仍然是有一些势单力薄。所以在乾符元年,他带领着自己的手下,加入了当时王仙芝所领导的规模更大的一只起义军。这些队伍会合以后,在唐朝军队的围剿下,战争有胜有负,只是起义军一直略占上风。随着粮食越发短缺,征战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流离失所的难民都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如果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农民起义,取得成功也并非不可能。可是当人手中握有重权之时,自然会出现各种矛盾。 他们的首领王仙芝,突然之间想要接受唐王朝授予他的官职,一时间和黄巢发生重大冲突,两人甚至大大出手,最后导致了他们两人分道扬镳。其实最后闹成这种分裂局面,黄巢选择毅然决然的离开,与他个人有这莫大的关系。他当初积极参加科考,可是从未中第,现在领导的起义军,明明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可是唐王朝最先看到的却是王仙芝,他努力了这么多年,依然没有得到认可,心中不免悲愤;其次,在他加入王仙芝的队伍之前,兄弟几人曾经立下豪言壮语,谁知他就这样轻易背叛誓言,只想要荣华富贵,所以等待着他们的,只剩下了决裂。 在黄巢离开以后,王仙芝在义军强烈的反对下,并没有向唐朝投降;黄巢一人领着自己带走的部队在外孤军作战,难以经受住朝廷围剿队伍的人数众多。直到乾符五年,王仙芝最终死在了招安的唐朝官员的手下,他手下的这支义军,并没有乖乖投降,反而是前往亳州与黄巢会合,他一跃成为了当时农民起义的最高领袖,给自己取名为“冲天大将军”,手下所管理的兵力更是多达数10万。 公元880年12月5日,这对于长安城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黄巢在落榜离开这里多年以后终于又一次回来了。可是他这一次不再是从前的文雅书生,他成了自己诗句中的那个手持兵刃的战士形象。他带领着身穿金色锦袍,头束红绫,手拿刀剑的军队冲进了长安,曾经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就这样被推翻了,不过仅仅几天时间,他所创立的王朝就如同流星一样,在这人间陨落,甚至成为了一个屠城恶魔。 ![]() 如若仅仅是将皇帝赶下地位,或许他不会遭到那么多的非议,因为在后世的评价中,对于黄巢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极其复杂。根据史书记载,当他率领的大军破城而入后,在京城里烧杀抢掠,将往日繁华的京城,变成了一座可怕的人间地狱。无论是达官贵族,又或者是平民百姓,在此次的战争中无一幸免。原来的那个儒雅书生,终究是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可是他的一生到底是正义领袖,还是一个杀人狂魔,谁又真的能给他下定义呢? ![]() 作者:青楼诗社 喜欢诗词文化的朋友,欢迎关注青楼诗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