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路边、丘陵或疏林中阳光充足处常见一藤状灌木,高2-3米。潮汕地区一般叫大叶咸酸鸡,网上搜得知其学名为:紫金牛科信筒子属植物酸果藤,照长个名看了头住晕。 入主题如下 收集来的别名还有:大叶咸酸鸡(潮汕)、咸酸鸡(潮安)、酸藤(普宁)、酸味藤(陆丰、揭阳)、山盐酸(南澳)、山盐酸鸡(潮阳)。 叶:两面均光滑,叶片纸质,倒卵形或窄长圆形,单叶互生,有短柄。 茎:茎圆柱形,赤褐色,有圆点状皮孔。 果:球形,直径约5mm。 药理(据临床有报道过) 1. 本品对治疗痢疾、肠炎有一定的疗效。 2 .本品所含的酸金牛醌钠有驱猪蛔虫、马蛲虫的作用。(猪生肛虫有效,唔知人食了咪情况?) 功效 根、叶:祛瘀止痛,消炎止泻。 果:强状补血,活血。 性味:根、叶:性平,味甘、酸。 用量:根15-30克,果9-15克,鲜叶适量 采集:根、叶及果实入药。根、叶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夏季采果,蒸熟晒干备用。 验方 消化不良、腹泻:大叶咸酸鸡15克,乌梅6克,水煎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