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01 开学之际,朋友又开始抑郁。 朋友学了很多关于培养孩子的教程,也不是没有尝试过蹲下来和孩子讲话,用爱感动他,甚至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大师,买了不少钙片回家,均没有效果。 02 那些要人命的毒鸡汤,曾让朋友长时间内疚;因为鸡汤说了,孩子表现不好都是家长的错,至于错哪了?慢慢找,肯定错了。 找不到没关系啊,反正知道是家长错了就行了,而且是大错特错,根深蒂固的错。 为了解决家长们的错误,焦虑贩子们通常会两眼上翻,口中念念有词,突然浑身一个哆嗦,拿出几套康复课程和过期的脑白金,先来三个疗程。 怎么样?不错吧,只要8千8,神童教程拿回家。 至于疗效如何?大湿说了,二十年以后才能有效果,而且要心诚才能灵…… 曾经有个神棍一样的老太太,据说是北大儿童教育系的叫兽。 这个老太太仗着自己的年龄优势,说朋友孩子的问题是因为孩子3岁时候家长没有给他买零食造成的心灵遗憾,伴随终身,现在孩子只不过是现世报来了。 朋友觉得老太太可能在3岁的时候,脑白金吃太多,脑血管吃堵了,所以没理她。 当然,如果这些都无法让家长意识到是自己的“错”了,没关系,焦虑贩子们还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国际毒鸡汤等着让家长喝。 比如废柴宅怂的日本教你了解“日本小学生诠释什么能赢在起跑线上”; 嗑药约炮为荣,学习上进为耻的美国教你体会“快乐教育”; 智障民族欢乐多的印度让你领略什么是全民免费的“公平教育”; 就连弹丸之地的菲律宾、印尼都能包装成教育强国,教你怎么用爱发电…… 国产焦虑和进口焦虑两头下套,总有一款等着你。 03 焦虑贩子人为的炒作焦虑,无非是想让家长乱了阵脚,然后乘机补刀,刀刀刺向家长的钱包,直到家长的钱包瘪了为止。 其实,培养孩子本来没有那么复杂,只要孩子身体硬件没有什么问题,那么搭建好孩子的操作系统,让孩子流畅运行并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孩子出现调皮、捣蛋、不听话的情况,充其量是系统出现小bug,查找原因,重新调试,打个补丁就可以。 而鸡汤贩子往往就是那些伪装成杀毒软件的病毒插件,只要你敢下载,他就能捆绑出N多广告弹屏和乱七八糟的垃圾软件,还要向你收取高昂的费用,多年都卸载不干净。 毒到深处还能让你的孩子直接蓝屏。 所以,想让孩子从“熊”变“雄”,第一步就需要屏蔽鸡汤贩子和焦虑贩子,这些神经病基本上属于教人无方扰民有术的骗子。 通过鼓吹焦虑,贩卖文化垃圾,尤其是贩卖进口文化垃圾,祸害孩子的鸡汤贩子,恐怕只有刑法才能匹配他们的行为。 04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想挣钱并不是什么不可见光的想法,能在教育行业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双赢事情; 家长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案,切实把孩子培养成知书达理,胸怀大志的有为青年,岂不美哉? 然而当下依旧延续着赚大钱为导向的唯市场论,教育沦为市场,投机分子涌入到此来掘金,教育从业者沦为市场上的贩夫走卒。 家长作为消费主体,只有消费的权力,根本没有办法甄别教育产品优劣。有关部门只负责剔除没有牌照的小贩,至于市面上流通的教育产品是否有三聚氰胺,则无人监管。 埋藏在鸡汤和进口垃圾里的文化三聚氰胺,只能产品的受用主体——孩子来承担。当十多年后,鸡汤毒性发作,孩子变得像香港废青一样躁动难安时,谁会为这一切的后果来埋单呢? 有关部门不会,焦虑贩子不会,鸡汤贩子也不会,埋单的只有直接受害者——孩子和间接受害者——家长。 然而又有多少孩子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由文化鸡汤导致的呢?又有多少家长明白,孩子的毛病,是由文化三聚氰胺的导致的呢? 这种软刀子潜移默化,才是真正的恐怖之处。终日受其害却浑然不知,一如当下香港废青,还以为自己做着什么了不起的事呢。 有鉴于此,学咖屋从线上走到线下,成立工作室,落户北京周边,打算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文化复兴增砖添瓦。 文化防火墙需要建立; 优质的文化内容也需要组织团队进行创作; 反击“快乐教育”,设计应对方案; 设计普适性的优秀学子培养教程; 并尝试解决个别有所谓“心理疾病“的案例。 不知道这条路能坚持多久,但是必须得走。有人想用教育绑架孩子勒索家长,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妥协,而是反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