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狼牙山五壮士拼死阻击日军,数万乡亲和4个县的机关成功脱险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19-09-05







1941年9月25日,我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五名壮士,在狼牙山上为掩护机关、群众和大部队转移,拼死阻击日军。最后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进方向,把日寇引向了狼牙山主峰绝地,在打光所有子弹后,五名壮士宁死不屈,英勇跳崖。这就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狼牙山五壮士事迹。

杨成武司令员指挥附近的抗战斗争

在电影里受到场景所限,这五位英雄掩护的是军分区一团主力和部分乡亲,但实际上,他们的英勇战斗保护了4万多乡亲的生命。狼牙山位于易县西南方向,属太行山脉五台山的一个支脉,方圆仅百十里,在鬼子重兵扫荡的情况下,为什么会一下子挤进去4万多人呢?

原来,1939年开始,日军加紧了对晋察冀根据地的“扫荡”,并残酷执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当时,狼牙山区的抗日斗争直接归属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指挥,在与日寇的较量中,他深切感受到山区地形和巩固工事的重要性。

选中狼牙山区的复杂地形

尤其是在狼牙山区作战时,杨成武司令员发现这里沟壑纵横、山水相连、奇峰险石间,野兽踏出的小径曲折回环。尤其是主峰棋盘陀一带,就像《水浒传》中的祝家庄一般,山路复杂变幻,死路活路相间,稍加改造以后就是易守难攻、能进能退的天然防御阵地。

1939年春天,杨成武司令员亲自带领一个考察组走上狼牙山,在当地群众的指引下认真查看了山中的各处险要。勘察回来以后,一分区立即拟定了改造狼牙山的计划,组织部队和群众共同对进山路口、缓坡等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建设,以致于电影里熟悉道路的伪军头目都晕头转向。

日寇集中主力全面包围扫荡

此后,每次日寇“扫荡”,狼牙山周边的部队、地方机关、群众都往山里躲避,由于地形复杂,小股敌人轻易跟踪追击,因此可以确保安全。北面的易县、东面的徐水、定兴、南面的满城等地群众,一旦遇到扫荡,也都向狼牙山转移。但长此以往,也引起了日寇的注意。

1941年9月24日,日寇集中3500余人和部分伪军,兵分9路封堵了附近进出的所有路口,并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狼牙山区中心进逼,由于此次敌人扫荡的规模巨大,前来躲避的人也特别多,足足4万余人的庞大人群,无论如何也无法隐蔽了,只能阻止突围。

数万群众成功突出日军重围

在调动军分区所有侦察力量对敌人军事部署进行了解后,杨成武司令员决定“围魏救赵”,调动两个团的八路军主力从外围猛攻包围圈南面的管头、周庄和东面的娄山,吸引北面九莲山、碾子台的日军前来增援,这样包围圈北面就会出现一个足够宽的缺口,让群众及时转移。

也就是在杨成武紧张调动兵力“围魏救赵”的时候,狼牙山五壮士接到了“想尽一切办法把敌人拖住,明天12点钟以前不准敌人越过棋盘陀”。当夜,数万群众还有易县、徐水、定兴、满城4个县的地方机关成功突出了重围,但为了避免日寇的追击,狼牙山五壮士留在棋盘陀主峰,与清晨发动进攻的日寇激战到正午。

也正是为了不暴露棋盘陀附近道路的秘密,五壮士在班长带领下将日寇引上了绝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