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家族的历代封号

 张巍帐篷剧 2019-09-05
   历代帝王为利用儒家学说维护其封建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孔孟之道。对孟子追封加谥,敕修林庙,御驾孟庙祭祀,使孟子的地位达到仅次于“至圣”孔子而为“亚圣”的高度。同时,对孟子父母也追封加衔,对其后裔赐以官爵,使家族得到一般家族无法得到的殊荣。

   追封加谥

  孟子的封号 孟子所作《孟子》七篇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引起历代学者及封建统治者对孟子的注重与推崇。秦代《孟子》被列为子书,西汉被列为传。西汉杨雄首先肯定孟子对儒学的突出贡献,评价为“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东汉赵岐首称孟子为“亚圣”,称他是“命世亚圣之大才者”。唐代韩愈立“道统”论,谓孟子“功不在禹下”。至宋代,正式将《孟子》列为十三经之一,对孟子的推崇也由汉唐文人学士的初倡,发展到封建朝廷的认可。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朝廷开始将《孟子》作为科举命题之书;元丰六年(1083年)十月戊子,封孟子为邹国公,这是孟子首次被封建皇帝赐的“公”爵。元丰七年(1084年)五月壬戌,始以孟子配享孔子,九月五日,朝廷敕命诏修孟子庙,定孟子服九旒衣九章。政和五年(1115年),孟子弟子乐正克被封为利国侯,配享孟子。自此孟子始配享和从祀。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年),诏迁孟子像于宣圣右;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孟子》被列为“四书”之一;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诏孟子为“亚圣”、“四配”之首。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亚圣”从此便成为孟子的代名词,从而使封建皇帝对孟子的封赐达到了极顶。
孟子先世的封赐 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朝廷“诏历代忠臣义士孝妇烈女史籍所载德行弥高者,并令郡县长官随其所在立祠宇,岁时致祭。孝妇七人,邹孟子母居第五”。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秋七月,朝廷“追封亚圣邹国公父为邾国公、母仉氏为邾国宣献夫人,更塑一品冠服”。清乾隆三年(1738年),弘历帝追封孟母邾国宣献夫人为“端范宣献夫人”。孟庙第4进院落东路启贤门之内,明弘治十年(1497年),始建“启圣殿”祀孟子父,殿正中神龛内安置其冠服七旒七章的塑像;孟母有庙祭祀则早于孟子,后在修建“启圣殿”的同时在其后修建孟母殿。该殿原名宣献夫人殿,内无塑像,正中神龛内安放木主牌位,楷书“邹国端范宣献夫人之位”。
  孟子夫人的封赐 自古妇以夫为贵,孟子被封为“亚圣”之后,孟子夫人田氏也改称“亚圣夫人”。明代弘治十年(1497年)扩建孟庙时,将“亚圣殿”后供奉孟子父母的殿堂改为“寝殿”,为专门祭祀孟子夫人的殿堂。内中建一神龛,供奉着“亚圣夫人田氏之位”的木制牌位。

    敕修林庙

  自宋代起,历代帝王尊儒重道,对孟庙、孟林进行过数次修建,终形成较大规模。
    修建孟庙 孟庙,又称“亚圣庙”,为历代祭祀孟子的场所。孟子之有庙奉祀,始于宋景祐四年(1037年)。庙建于邹县城东北12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孟子陵墓之前。此庙为孔子第45代孙孔道辅所创建,规模较小,为3楹殿堂。后因距城较远,瞻仰祭祀等诸多不便,又别建孟庙于邹县城东廓,此为邹城有孟庙之始。然而此庙之具体位置、规模及确切建置年代,均不甚详,只知共有室7间,“制度极陋”,可能建于宋熙宁或元丰初年。宋政和四年(1114年),朝廷曾赐钱300万,将四基山和邹城东廓之孟庙具重修。宋宣和三年(1121年),因邹城东廓之庙“濒水亟坏,不四十年凡五经更修矣”,县士徐韦请于邹县令朱缶,议迁孟庙于邹城南门外,“韦遂以私钱二百万,徙庙于南门之外道左。乡人资之钱者又数十万,而后庙成。总四十二楹。中为殿,安神栖,绘群弟子像于两庑。又为孟氏家庙于其东。以杨雄、韩愈尝推尊孟子,又为祠于其西。重门夹庑,壮丽宏伟;与山中之庙轮奂相辉矣。自此历经800多个寒暑,兴废不一,有史可查者,已修葺38次之多。重修及大修者先后亦有几次:金贞裕二年(1214年)反对金朝的“红袄军”农民起义军,攻克邹城,捣毁孟庙,其建筑遭到严重破坏,仅存门垣,荒废达80年之久。到元至元九年(1272年),孟子第50代孙孟德昌,资力四万,仅建成一堂以安放孟子塑像,其它建筑物未及修复;元元贞元年(1295年),由邹县尹司居敬等介议重修“正殿五间、孟母殿三间、两庑十四间、戟门三间、斋厅三间”,庙貌得以复兴。泰定四年(1327年)春,修建孟子父母祠堂(即现在孟庙之寝殿);至顺三年(1332年),在孟庙西院修建“致严堂”。元末战争使孟庙遭到一次十分严重的破坏,“祖庭毁颓、荒芜,止有遗基”,沦为一片废墟。明代邹县历任县令颇重修葺。洪武四年(1371年)至成化四年(1468年)这97年的时间里,孟庙先后重修、增修达11次之多。洪武四年(1371年),山东佥事郑本捐奉与邹县令桂孟规复重修孟庙;洪武十二年(1379年),重修亚圣门;天顺二年(1458年),县令刘巍在重修孟庙时,于庙西增建一座亚圣木坊,横跨孟庙与孟府之间的南北大街。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鲁西南爆发以徐鸿儒为首的“闻香教”起义,天启元年(1621年)五月十七日,起义军攻占邹城,捣毁孟庙,火烧孟府,中庸书院、孟母断机堂、颛孙子张祠等建筑亦被摧毁。2年后,山东布政使孙朝肃、邹县令毛芬奉旨督工重建“大殿七楹,寝殿五楹,邾国公前后殿各五楹,东西庑各七楹,斋房四楹,家庙三楹,祭器、省牲房各三楹,亚圣坊、继往圣坊、开来学坊各一,承圣门、锺灵、毓秀门各一……计费仅九百三十三金”。虽然这是自宋宣和三年(1121年)孟庙建成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全面的重修,但直至清代,孟庙方具今貌。清康熙七年(1668年),因郯城大地震,孟庙主体建筑圣殿被震塌,时隔5年,孟子第63代孙孟贞仁、邹县令杨毓兰募捐重修,才使其恢复旧观。乾隆元年(1736年),山东抚臣领内帑,对孟庙亚圣殿、东西庑、承圣门、棂星门、知言门、养气门、寝殿、邾国公祠、宣献夫人殿、致严堂、御碑亭等19处建筑全面进行维修,形成孟庙之雄伟壮观的规模。
  孟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长方形,五进大院落,以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为一条中轴线,左右作对称式配列。正南门为“棂星门”;第二进门为“亚圣庙石坊”;第三进门为“泰山气象门”;第四进院正中之门为“承圣门”,门左为“康熙御碑亭”,左“启贤门”,右“致敬门”;第五进院落为孟庙花园。总计各种殿宇64楹,碑亭2座,木门坊4座,石坊l座。南北长458.5米,东西宽95米,总面积66亩。庙内生长着430多棵松、桧、柏、银杏等参天树木,虽历经800多年的风雨,依然生机盎然。

    修建孟林

  孟林分“西孟林”和“东孟林”。孟子与孔子一样,死后与其父母异地而葬。西孟林是埋葬孟子父母和其嫡裔以及孟氏族众的墓地,亦称孟母林;东孟林是埋葬孟子及孟氏族众的墓地,亦称孟子林。
孟母林位于马鞍山东麓,占地面积570多亩,内有桧、柏、楷、槲等各种树木达1.28万多株。内建有祭祀孟子父母的享殿,为3楹。享殿西为孟子父母墓,傍有新泰伯孟仲子墓、孟宁墓等。
  孟子林也称之为“亚圣林”,始建于宋景祐四年(1037年)。林前有长约3华里神道直达享殿。享殿原为3楹,明代扩建时改为5楹。享殿之后即是孟子墓。孟子墓西为“三家冢”“世传即孟孙、季孙、叔孟三家冢也”。墓地位于四基山之西南麓,内有历代所植柏、桧等各类树木1万多株。

    御驾钦祀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四月,玄烨帝立巨碑于孟庙,盛赞孟子“……岳岳亚圣,岩岩泰山,功迈禹稷,德参孔颜……”二十八年(1689年)在孔庙立石,御制《孟子赞》:“哲人既萎,杨墨昌炽。子舆辟之,曰仁曰义。性善独阐,知言善气。道称尧舜,学屏功利。煌煌七篇,并垂六艺。孔子攸传,禹功作配”。
  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初五,雍正帝题孟庙匾“守先待后”至今仍悬挂在亚圣殿内神龛上方。同时,赐孟子第65代嫡孙孟衍泰堂匾“七篇贻矩”。
  乾隆十三年(1748年),御制《亚圣赞》:“……卓哉亚圣,功在天地。”并立碑亭于孟庙。又二十一年(1756年),赐亚圣殿匾:“道阐尼山”,联“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
  弘历皇帝对孟子特别尊崇。他不仅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十一年(1756年)、三十六年(1771年)、四十九年(1784年)、五十五年(1790年)5次巡幸阙里时,遣大臣分祭邹县孟庙,而且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夏四月已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四月庚辰,2次南巡回銮过邹县,亲幸孟庙拈香,行一跪三叩礼。

   袭封晋阶

  袭封 宋景祐四年(1037年),孔道辅在寻得孟子坟墓,又“傍冢为庙”后.又于凫村访得孟子第45代孙孟宁,推荐于朝,授迪功郎,主邹县簿,主孟子庙祀。孟氏后裔始授官职。后孟宁次子坚,授徐州知州。
孟氏后裔真正直接由朝廷授予官衔,始于明代。明景泰二年(1451年),朝廷诏授孟子第56代嫡孙孟希文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从此孟子后裔始授世职。天顺三年(1459年),孟子55代孙克仁因其子承祧大宗,承袭世职,朝廷赠予翰林院五经博士。明天启二年(1622年),孟子第60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承光被农民起义军杀死。后由太常寺丞或承袭、或代袭,直至第73代都沿袭“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这一封号。1935年,国民政府废除这一封号,任命孟子第73代孙孟庆棠为“亚圣奉祀官”。
  晋阶 朝廷所赠“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虽然由嫡长世袭,但其品秩并不高,仅为八品宫。明天启三年(1623年),孟子第61代孙孟宏略本应承袭世职,因其卒而由其弟孟宏誉代袭世职;至崇祯二年(1629年),其兄宏略之子闻玉年长后,宏誉将世职让与其侄承袭,宏誉由朝廷改授世袭锦衣卫千户。至孟子第70代孙孟广均,除承袭世职又加七级,钦加主事衔,晋加员外郎衔,赏戴蓝翎,就职直隶州州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