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发现一座1600年前遗迹,出土一特殊文物,上面竟留有四个汉字

 百家杂评 2021-02-23

英国《每日邮报》9月1日报道,在英国伯克郡的一个村庄里,考古专家挖出了一幅罕见的罗马马赛克画。对于中国人而言,罗马马赛克画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在这一距今1600余年的遗迹之中,还出土了一些小物件,而其中一个小物件极为特殊,因为上面竟然有中国汉字。

虽说英国媒体使用了“疑似中国文字”的表述,但相信只要是中国人见到,都能明确这就是汉字(见下图),其中至少有四个汉字可以确认。

然而,这就带来一个令人不解的疑问:1600年前,中国处于南北朝时期或五胡乱华时期,难道那个时候就有中国人去过英国?

1600年前,英国还是罗马的不列颠行省,处于罗马帝国统治之下。因此,要探究此事,我们有必要先看一看史书记载中的中国与罗马帝国交流。

东汉时期,班超曾主动寻求与罗马的直接联系:公元97年,“班超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然而,甘英一路西行到波斯湾时,不希望中国人直接联系罗马帝国的安息国王,就编了一个谎言。

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一二岁者,故入海皆赉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

安息帝国一口咬定,去罗马帝国,必须要坐船三年,途中还有各种风险,于是甘英听罢放弃西行。

在1600年前,这是中国史书唯一一次记载出访罗马帝国的活动,可惜没能成功。

既然汉朝和罗马帝国没有建立实际的联系,那么英国遗迹中的汉字,究竟从何而来?伦敦古墓考古,或许解开了谜题。

2016年,在伦敦一座公元4世纪的古墓中,英国考古学家挖出了两具古老遗骸,经过DNA检测结果和骨相测定,学者确认遗骸具有东亚人特征。伦敦博物馆人类骨骼馆的馆长Rebecca Redfern博士声称,这两人可能来源于中国,而且是“罗马人的奴隶”。

当然,对于这两个疑似中国人的身份,中国学者推测认为,未必是奴隶,更可能是商人。原因很简单,汉朝开通丝绸之路后,中国商人为了利润,远赴罗马帝国未必不可能。在明朝的时候,不也有一些商人为了利润而东渡美洲的墨西哥吗!

而且,唐宋之前的中国人,远比清朝的中国人更胆大更开放,比如班超、陈汤、王玄策等人,因此伦敦古墓中挖出的中国人,很可能就是中国商人。

通过伦敦古墓的发现,或许就能解释伯克郡挖出的中国文字了。原因很简单,中国商人为了利润,早就去过欧洲,由此而留下了中国文字。古今中外的商人,总是站在探险的第一线!

在1600年前,史书记载的中西交流,或许只有寥寥几笔,但实际民间交流却要比想象的更为频繁、更为庞大,而这一切是建立在张骞“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的基础之上。由此也能看到张骞的伟大,他开通的丝绸之路,几乎是影响了2000年的欧亚大陆历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