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全国各地的植物,终于要迎来秋高气爽的好时节。而备受大家宠爱的月季们,也即将开始自己盛大的秋花季。 那么,大家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月季们从被炎炎夏日“虐待”的惨态中恢复,元气满满的开出美好的秋花呢? 「 STEP1:杀菌除虫 」 月季在高温多雨的夏季里,会遭遇一些难以避免的病虫害,其中最典型的便是黑斑病和蓟马。 ▲黑斑病的症状 黑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比较多见,夏季尤为高发,会导致月季大量落叶,使得植株的蒸腾作用减弱,从而容易在多雨的季节逐渐烂根,长势衰弱。 在入秋后,黑斑病的传染性逐渐减弱,但已经感染的月季难以自愈,因此要打药杀菌治疗,使月季恢复健康。 先将盆面上的枯枝败叶清理干净,因为黑斑病的病菌会藏匿于此。 如果黑斑病较为严重,使用特效药氟硅唑;如果黑斑病不太严重,使用广谱的杀菌剂即可,如百菌清、代森锰锌等。 ▲蓟马的症状 蓟马是一种食叶性害虫,虫体微小,肉眼需要很仔细观察才能看到,通常躲在嫩叶或花苞中,以吸食植株的汁液为生。 被它吸食后的叶片,会发生卷曲现象,无法正常发育长大,而被它吸食的花苞,可以看见棕黑色的“咬痕”,会开成畸形花。 ▲被蓟马吸食的花苞 蓟马是一种夜行性的害虫,因此对付它,需要在傍晚后再打药,推荐使用吡虫啉,一般一两次便可见效。 除了黑斑病和蓟马外,月季可能还会遭受红蜘蛛、毛毛虫等病虫害,是个名副其实的“药罐子”。除了对症下药进行治疗以外,平时也要定期打药,预防为主噢~ 「 STEP2:秋季追肥 」 入秋后,温度逐渐降低,雨水逐渐减少,秋高气爽,月季的长势逐渐恢复旺盛,开花品质也达到最佳。并且不像春天的时候雨水那么多,花苞还没开放就容易被淋坏,因此在很多地区,秋天是月季的最佳观赏期。 生长和开花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因此在入秋后,我们要及时给月季补充肥料。 ▲缓释颗粒肥 盆栽月季,推荐大家使用的追肥有两种,一是缓释颗粒肥,给植株提供长期的肥效,但见效较慢;二是液体肥,液体肥是一种速效肥,可以用于叶面喷施或者灌根,迅速给植物补充营养,但肥效较短。 因此同时施用缓释肥和液体肥,搭配的效果最好。 ▲液体肥 在肥料的型号上,推荐大家使用高磷高钾的花卉型肥料,磷钾肥有助于月季开花,能让它们的开花量更大,花型花色也更标准。 ▲把月季喂饱它们才能开得更好哟喵~ 「 STEP3:入秋修剪」 月季是新枝开花,也就是在新发出的枝条上孕育花蕾。因此在入秋后,适当的修剪有利于月季开花,使得发出来的开花枝条更多、更壮,从而使得月季的秋花数量更多,花型也更标准。 在进行月季的入秋修剪前,我们需要先对月季的健康情况进行初步判断,根据植株健康叶片的数量,我们可以把月季分为:健康苗、亚健康苗和病弱苗。 ▲健康苗 植株有较多的健康叶片,可以旺盛的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这样的苗我们叫做健康苗。 对于健康苗,入秋修剪的原则是,先剪去枯枝弱枝,然后剪去植株整体的1/3。 ▲健康苗剪去1/3 入秋修剪不宜剪得太狠,需要保留尽可能多的枝叶进行光合作用,供给花苞生长发育。 ▲健康苗秋剪前后对比 适度修剪有利于月季萌发新的开花枝,所以剪去植株上部的1/3左右正好,如果剪得太狠,超过1/2,会因为养分过度损耗而影响秋花的质量。 ▲亚健康苗 植株只有较少的健康叶片,可以维持正常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这样的苗我们叫做亚健康苗。 对于亚健康苗,入秋修剪的原则是只剪去枯枝和弱枝,保留尽可能多的叶片和枝条,如果发现花苞可以选择保留,不做其它修剪。 因为亚健康的苗,在入秋后最重要的事情,是长出更多的健康叶片,让自己的生长逐渐旺盛起来,只有这样,后续才能生有足够多的养分供应开花。 ▲病弱苗 植株几乎已经没有健康叶片,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这样的苗我们叫做病弱苗。 对于病弱苗,入秋修剪的原则是不修剪,发现花苞也要及时剪除。 ▲病弱苗的花苞要剪掉 和亚健康的苗一样,病弱苗也需要尽快恢复正常的生长,如果保留花苞,会消耗掉植株大量的营养,这就像是要求一个病弱的妈妈怀孕生孩子一样。 因此对于病弱苗,发现花苞就及时掐掉,让植株从生殖生长转入营养生长,早日恢复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