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最狂的诗人写下一首诗,叫板李白杜甫,却狂成千古名作

 竹香书屋 2019-09-05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杜甫是唐代当之无愧的大诗人,即使过了千年,声名依然不减。

然而清朝却有一位学者居然写下一首诗,叫板李白杜甫,而这首狂诗最后还成了经典名作,入选教科书。

这首诗名为《论诗》,全文如下: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朝最狂的诗人写下一首诗,叫板李白杜甫,却狂成千古名作

此诗的作者名为赵翼,是清乾隆年间江苏人氏。

他和袁枚、张问陶并称为清朝的“性灵派三大家”。

这个诗派的主要特征就是回归真性情,扫除复古风气,开辟新径,是清朝颇具影响力的一个诗派。

关于赵翼,最传奇的当属他的科举经历了。

赵翼20多岁时便在乡试中拔得头筹,后来又以举人的身份考取了礼部教习、内阁中书。

公元1756年,27岁的他因工作出色,便进入了军机处。

当时清廷兴兵准噶尔,饱读诗书,又足智多谋的赵翼便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他经常出谋献策,表现出超高的军事才能,又常常下笔千言,一时声名大噪。

后来乾隆帝下旨开恩科,赵翼自是不会放过这一金榜题名的机会,于是便报了名。

清朝最狂的诗人写下一首诗,叫板李白杜甫,却狂成千古名作

早在开考前,江湖便曾传言赵翼肯定会是这一届的状元。

赵翼也是信心满满,可最后却只得了探花。

原来此前科举的三甲多是出自军机处,乾隆皇帝早有心思要打压。

当时的主考官也看出了乾隆的心思,于是便互相通气,决不能让赵翼第一。

而赵翼心中也是有数,他在考场上故意用另一字体作答,又生生扭转了文风,最后一众考官愣是没看出来,赵翼还是成了笔试的第一。

乾隆皇帝一看结果,怎么又是军机处的,便道:“陕西很久没出状元”了。

底下的人一听就明白了了,于是原本第三名的陕西人王杰便成了状元,而第一名的赵翼却成了探花。

所以后世都说他是史上最憋屈的“第一名”,有实力却争不过皇权,也是够悲哀。

不过从这件事来看,赵翼确实有狂傲的资本。

清朝最狂的诗人写下一首诗,叫板李白杜甫,却狂成千古名作

现在再来看看这首诗。

诗歌开头两句便将矛头直指李白杜甫二人。

诗人先是肯定李白杜甫诗歌的魅力,即使过了千年也是争相传颂。

可是再美好的东西,久了也会腻味,如今他们的诗歌读起来也就没那么新鲜了。

其实赵翼也不是刻意要抹黑李白杜甫,而是为了引出后文的议论,谁让李白杜甫的名声太大了,于是就被当成了靶子。

接着的两句便是千古流传的名句,激励了无数人。

与其说他认为江山代有人才出,不如说这是他的希望。

前面我们就讲到他是“性灵派”的代表人,主张诗歌的创新。

他并不是单纯地否定李白和杜甫,而是在呼吁人们开拓创新,不要一味地模仿古人,每个时代都应该有属于自己风格的诗篇,这样才会进步。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他希望看到的局面。

清朝最狂的诗人写下一首诗,叫板李白杜甫,却狂成千古名作

后来毛主席在《沁园春》也曾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的自信令人热血沸腾。

从这首诗来看,诗人是个具有创新意识,目光远大之人,诗歌的最后两句鼓舞了无数仁人志士。

不过也有人觉得他贬低李白杜甫过于狂妄,因为他们的诗歌即使再过千年,也是无人能及,这是他们诗歌的魅力。

不知你觉得这首诗是狂妄呢?还是励志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